APP下载

“三少民族”桦皮制品中蕴藏的通感艺术

2015-05-30沈钰王瑞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6期

沈钰 王瑞华

摘 要:通感艺术源于文学,现被广泛使用。我国早期的桦树皮制品中也蕴藏着通感艺术。桦皮制品中不仅仅局限于它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更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上的体验,从而启发了对现代设计的根本以及灵感来源的重新审视。

关键词:三少民族;桦树皮制品;通感艺术

“三少民族”是指生活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以及鄂伦春族。他们的先民游猎于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广阔地区,世世代代狩猎在茫茫的白桦林海之中。桦树皮文化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方法独特、流传至今。这里的人民接受了大自然的馈赠,将丰富的木质变成了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及工艺品。桦皮制品中不仅极富地方特色,还可以体现“三少民族”人民的性格与心理,唤起人们的乡情、民族情感。桦树皮文化具有充沛的生命力,是文化艺术形态的重要体现,它反映了造物的本质,也蕴藏着关于嗅觉、触觉、视觉等感官上的艺术形式。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来介绍:通感艺术的成因、桦皮制品蕴藏的通感艺术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启示。

一、解析通感艺术的成因

理解一个东西不是仅仅能够定义它或是描述它,而是要把我们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拿过来,变换其位置,增强我们对其真实性的新鲜感,从而深化我们对它的理解。这是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观点,他对触觉的体验胜于对视觉的痴迷,他逃避色彩给人的错觉,同触感对话,这使得他设计的每件产品都会让人的多种器官都运作起来从而相互产生连通之感。而真正好的设计是会令人产生感官上的连通的,即为通感。

通感的概念涉及艺术研究和心理研究两个层面。心理现象解释是一个感官对真实刺激的感觉伴随着另外一个感官的感觉,即借助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从而使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官能相互沟通,互相转化,不分界限,它系人们所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通感最早用于文学创作中,为了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更富美感。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今,通感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加入到通感设计的队伍中。

在当今这种信息膨胀的世界,人们的大脑会备感压抑,而这种压力不是来自庞大的信息数量而是源于设计中那有限的质量。当一个器物出现,设计者对其形象在头脑中构建出的状态即为设计印象,接受者则会拼命地从记忆中搜寻与之吻合或相并的印象。因此,材料不单只是模仿外在的东西,还有人们对大量记忆的唤醒,当这种印象同大脑中的记忆吻合时,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拥有丰富的情感会使人迸发出创造的冲动,究其原因是人类对肌理、色彩、材质本身就具有天生的敏锐性。

二、桦皮制品蕴藏的通感艺术

据康熙年间的《龙沙纪略·物产》中记载:“鄂伦春地宜桦,冠履、器具、庐帐舟渡,皆以桦皮为之。”桦树皮早期被我国东北部的少数民族所使用,由于他们长期游猎于山水之间,因而他们不得不放弃精美、易碎而又沉重的陶瓷制品,而选择了更加轻便、防水、防潮、隔热性好、可塑性强的桦树皮作为生活用品制作的原材料。

起初,桦树被人们赋予的是生存的希望,因世世代代的“三少民族”靠着流传下来的渔猎技艺为生,这是他们更自然的生活方式。恰巧大自然给予了他们想要的一切: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在清澈汩汩的河边,桦树用作对抗野兽、饥饿的武器和工具。这些少数民族的勇士用丰富的桦树皮制出了种类繁多的器具,主要包含:桦皮船、滑雪板、火柴盒、桦皮鞍垫、刀鞘、桦皮箱等制品。每种制品均体现了他们仰望自然又依附自然的质朴。

(一)制品中蕴藏的听觉艺术

走在博物馆的长廊,望着一个个造型简单的器物,注视每个因使用而诞生的细节,仿佛可以看到它们诞生的全过程,耳边响起了镰刀刮过树枝的呼呼声,树皮被打磨光滑的沙沙声,身体的每一个感官都在振奋,而每一个细胞也为之起舞。高科技发展伴随的是新材料的涌现,而这些材质给人们带来的是冷漠和冰冷,只有原始的材质才会给人以温馨,它让人轻而易举地产生了记忆共鸣,带领着人类的感官回归到那片白桦林,重返自然。

在桦树皮器具上装饰着动物纹、植物纹、几何形纹、文字纹等纹样。这些纹饰在布局上有的稀疏,有的浓密,产生了一定的韵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