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科学概念构建策略

2015-05-30王炳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摆锤教科物体

王炳瑜

科学概念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在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常常要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在讨论和交流中抽象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灵活、有效地掌握概念,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提高科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多年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一、在实验观察中明晰概念

科学概念的构建,有时需要对大量同类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然后在此基础上,明晰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特征。

如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师让学生用自己想出的方法使物体来发出声音。生活经验让学生知道:拍打鼓面,弹拉紧的皮筋,用棒子敲击锣可以发出声音。学生对生活中现象常常是无意观察,没有明确方向和目的。在构建概念时,常将现象当成原理,得出的片面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不同的发声现象和方式中有什么共同之处?物体发出声音时,物体本身有什么变化?学生带着问题并在教师适当引导下进行的观察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深刻性。这既是对学生精细观察能力的培养,也为学生明晰概念本质作了方向性的指导。在再次观察、寻找共性的活动中,学生思维逐渐向“振动”概念靠拢。通过观察,发现“拍打、敲击、弹拨”不是发声物体本身的特征,在众多的现象中抽象出声音产生的共同特征:物体发出声音时会有振动产生,物体振动了就会有声音产生,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观察活动中得到解决,完成对概念的构建。

二、在分析推理中深化概念

分析推理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接近概念本质的过程,是调动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的过程。学会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就会给了学生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促进学生自主地深化概念的建构。

以小学科学教科版五下《摆的研究》为例。

学生完成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关系的实验后,得到15秒内摆来回运动次数的数据:

在此基础上,学生继续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关系,得到15秒内摆来回运动次数的数据: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认识到相同摆锤重量的摆,摆绳长的摆次数少,速度慢,摆绳短的次数多,摆的速度快。接着,又发现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重量不同的摆,摆的快慢是一样的,摆的速度和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的重量无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究“相同摆绳长度,不同摆锤长度”的摆,发现摆的快慢并不一样,这又与他们刚建立的概念又产生了矛盾。再次分析实验中的变量,发现摆绳相同摆的快慢还与摆锤长度有关,“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次分析推理,慢慢接近“摆长”的本质。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摆长概念 “模糊——清晰”发展过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亲历概念建构过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尤为深刻。

三、在归纳比较中形成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概念的学习,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感性材料入手,对事物和生活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出普遍特征,形成概念。如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动物的卵》一课。

教师准备了一些动物卵的图片和实物,学生比较发现:蟾蜍卵黑色,呈线状排列,较小;青蛙的卵褐色,堆成一堆,稍大;凤蝶的卵,球形黄色;小灰蝶的卵扁平状乳白色……再比较各种鸟的卵,发现它们在形状、颜色、数量、大小等外部形态上各不相同。那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接着,以熟悉的鸡蛋为例,观察鸡蛋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形成鸡蛋的卵可以发育成小鸡的初始概念。然后对比其他动物,寻找本质上的共同特点,归纳出动物卵的本质特征:不同动物的卵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可以发育成动物。

小学生概念的构建不应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由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寻找形象的支持,然后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分析,从思考中逐步比较、归纳出普遍的特征。学习新概念过程中,运用对比、归纳的思维方式,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入、更系统。

四、在交流讨论拓展中完善概念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加强概念内容的讨论和交流,可以增加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准确性,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帮助他们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如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

教师发下一小包沙子和盐,分别倒入水中,实验后让学生讨论:沙子和盐颗粒会怎样?

生:沙子会沉在水里,还是一粒粒的。

生:盐有的浮到水面上,有的会沉在水里,过一会儿融化了。

生:盐的颗粒会变小,最后慢慢不在了。

生:开始的时候是完整的一包盐,倒入搅拌5下后有一点化了,搅拌20下后全都不在了。

师:提个意见,她说不在了,是真的不在了吗?

生:是融化了。

师:融化到哪里了?

生:融合到杯底了。

生:应该是水里了。我妈妈煮汤时,放些盐,水都变成了咸水。

生: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它了,并不是真的没有了。

师:这个过程是不是一下子没有的?

生:不是

生:先是变少了,变小了,然后不见了。

师:这个过程在生活中叫融化,实际上像盐那样慢慢扩散到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过程在科学上叫溶解。

科学概念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跟着学生的思维,组织他们进行适当的讨论和交流,一步步地去接近科学概念。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不可能对概念的理解一部到位,教师要从概念着眼,从细节着手,在讨论和交流中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促进学生自己的经验与认知对象互动,完善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总之,概念构建的方式很多,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构建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观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将教材中静态的概念描述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直观形象。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构建概念的过程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探究能力,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养成,实现科学学习的目标。

猜你喜欢

摆锤教科物体
南京国民政府教科图书出版审查审定法律制度初探
——从行政法角度
严摇恺
——教科双馨铸丰碑
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实验创新
影响摆摆动快慢的 因素实验创新
躲避大摆锤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铜川市印台区教科体系统“五个再一遍”推动扫黑除恶问题整改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塑料冲击试验机摆锤形状对空气阻力的影响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