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

2015-05-30高海俊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开展中小学德育

高海俊

【摘 要】学校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学生步入社会学会做人的基础,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校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努力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开展;中小学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一个道理。一个人的优秀品德既不是先天遗传的、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长时间综合教育和环境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先做人后做事”,也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同时也给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应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德育思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个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共青团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第一,班主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一定要让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和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当班主任。同时学校要注重平时的各项管理工作,即,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第二,学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作用,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第三,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定期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等活动,向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敦促学生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彼此接受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塑造高尚的灵魂。第四,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应把学生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德育教育范围之内。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教育为本,以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建立健全学校法制教育机构,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经常聘请法制辅导员为学生作法律与安全教育讲座,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加强品质修养教育,提高学生心里素质

思想品德教育应处于学生工作的核心地位,校长应该重视学校在传授文化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必须突出德育主题,把学生的做人摆在第一位,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校长必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活动,把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使学生在明确的基础上内化为自觉,进而成为终生受益的优秀品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爱国主义的基础上,校长必修研究如何使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符合学校实际,要让教育的每项内容逐步转化成学生终生受益的内质,帮助学生提高心里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研究德育教育方法,提高德育质量

实现德育教育,必须研究德育教育法则。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经常运用说服、榜样、陶冶的德育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激起情感上的共鸣,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四方面要统一结合,否则是难以奏效的。在学生的实际教育活动中,必须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的榜样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各方面的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同时,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由量变的质变的渐进过程和螺旋式发展的这一规律,做大量的、长期而反复的教育工作。教育是一种艺术。成功选用德育方法,还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机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只是鼓励地、单独运用某一种方法,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巧妙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掌握各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要因材施教,不断完善德育思想、调整德育手段、拓展德育渠道,最终实现德育目标。

四、构建家校共育体系,促进德育全面发展

我们充分发挥“校园主战场、课堂主阵地、教师主力军”的“三主”作用,在努力建设好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两支专业德育队伍的同时,积极建设思想品德教育基地,编制德育教育网络。学生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最长,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全面而且深刻。因此,学校要建立家校联系卡,必须经常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尽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说服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树立家长的教育目标,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目标,以德依法理家,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为国教子”的观念。“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标志,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只有在家长具备正确观念的前提下,才能教育学生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先人后己、仁爱互助、爱护环境等优良道德品质。其次要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培训家长改进教育方式,调动子女积极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利用学校图书、网络电视等媒体资料向家长宣传教育原理;通过家长会、家访、校访等一系列方式让家长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家庭教育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在全面发展。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载体。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建设,做到净化、绿化、美化,不留有任何“死角”。加强环境建设,做到让每一棵花草、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让它们成为校园德育工作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发挥它们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班级文化要各具特色,班级知识树、楼道国学文化展示、评比栏、读书角等有神有色。学校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保护环境的告示牌、名言警句牌和建筑物等一切可利用的媒介宣传教育理念,如张贴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特别要注重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使浓郁的校园文化渗透在学生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使之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落实到学生的为人处世中,融化到学生的血液中,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总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不仅要研究德育理论,认识德育规律,而且还要掌握德育原则、方法,懂得实施途径,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严峻形势和重要作用,正确理解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型合格人才,塑造一代创新人才,为构建平安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进步,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猜你喜欢

开展中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