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找“题眼”得高分
2015-05-30石庆柱
石庆柱
选择题是历史高考和各种测试中最基本的题型,其优势在于命题灵活,信息量大和技巧性强。要解答好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到其突破口——“题眼”。
虽然对“题眼”的解释见仁见智,但大都含有“试题主要落脚点”或“解题的关键词”之意。从同学们解题的角度看,“题眼”是指题目的要害,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或首要条件。因此,解题过程中最关键的思维环节,即可称为寻找和破解“题眼”的过程。
在新课程高考下,选择题的题干多采用材料加设问的呈现形式,“题眼”一般就包含在材料或设问中。材料包含的关键信息或核心观点是解题的基础,而设问决定着选择题答题的方向,同样的材料因设问不同而结论也大相径庭,因题目的设问巧妙而更加灵活。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例题,讲讲如何巧找选择题的“题眼”。
[ 找设问和材料中相同的关键词语]
例1 有学者认为:“与欧洲文化相比,美国文化完全是山寨(仿造)起家的。”下列各项符合其“山寨”性表现的是( )
A.效法英国的政党政治 B.仿照法国的共和制
C.借鉴德国的联邦制 D.沿袭英国责任制内阁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初建时对欧洲文化和民主政治的借鉴。考查同学们解读材料信息,并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历史阶段特征,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因为多数同学对美国的联邦制和共和制印象深刻,所以极易误选B项或C项,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确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B、C两项的排除主要是基于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1875年和德意志联邦制确立的1871年,美国共和制确立于1787年,故美国不可能仿效法、德两国的政体。美国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制内阁,故排除D项。美国的两党制效法的是英国的政党政治,故选A项。
答案 A
点拨 一般来说,设问能直接或间接表明题目要考查的方向和题干的答题指向,故根据设问中的关键词、切入点和侧重点就可以推定“题眼”,如果这一关键词在材料中也处于核心地位,那我们就确凿无疑地找到了“题眼”。
从呈现形式看,题眼往往通过一些关键词、限定条件、设问的切入点或侧重点体现出来,它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一个词组,也可能是一个词。本题的“题眼”是“山寨起家”,这也是本题设问中的核心关键词,它影响并主导着我们答题的方向。
A.1940年 B.1941年
C.1943年 D.1945年
解析 从这张照片中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信息:主人公是罗斯福与丘吉尔;后面的人物是海军军官。由此推论两巨头这次会晤的具体地点可能在有海军的地方。事实上,1940年他们没有会晤过;1943年他们只在开罗和德黑兰会晤过,1945年在雅尔塔会晤,但这三次会晤的具体地点有海军的可能性不大,故排除。
答案 B
点拨 寻找图表型选择题的题眼,要审清其中的“注”:注的内容对图表起补充性或解释的作用,有助于理解图的深层次寓意,如题目选项中的几个历史年代,这种注脚就是命题者为降低题目难度、消除歧义而特别设计的,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从图表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从知识点看,该题的“题眼”落在1940美英对二战的态度和作为、1941年《大西洋宪章》的发表、1943年的《开罗宣言》与《德黑兰宣言》和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从解题的角度看,假定同学们对二战中几次重大会议的知识比较熟悉,那么,该题的“题眼”是在照片所含的诸多信息中看出“有海军军官”这一有效信息。
下面,我们再看例4的变式训练设计:
例5 观察下列历史照片(见例4)。两位巨头虽然都笑容满面地为这次会晤的成功而高兴,但他们此时最关心的可能是( )
A.法国是否配合 B.法西斯的动向
C.中国持何态度 D.斯大林的反应
解析 设问是解答图表类选择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也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图表的核心寓意。在这道变式训练题中,材料和图片未做任何变动,只是设问的些许变动,就使题目的考查目标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题眼”由前题的“有海军军官”转换为“最关心”,题目就由单纯的知识再现上升为对人物心理活动和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
答案 D
点拨 经过如此修改,例5试题不仅保留了题目考查的基本目标,而且增加了对两位巨头此时此刻心理的活动的考查,同学们必需进行角色体验,“做一做”当时的罗斯福和邱吉尔,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换位思考。这就使试题的“题眼”进一步得到了升华,题目也显得更加大气。当然,试题的难度也会因此而提高,这就能考查出高层次同学的鉴别和判断能力。这就启示我们必须认真审题,特别是图表式选择题的设问指向至关重要。
从上述例题分析看,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就要在明确选择题的构成与功能的基础上,巧找“题眼”,审清题目、图表中的关键引文、信息、注脚以及设问角度,并恰当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解题能力有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