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促进县域非公经济的发展

2015-05-30郑玲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尤溪县非公经济发展

【摘 要】 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非公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实施“工业强县、文化强县、开放尤溪、幸福尤溪”发展战略以来,以“三个一”项目带动为抓手,不断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步伐,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

【关键词】 尤溪县;非公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 郑玲,中共尤溪县委党校中级教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6-0036-02

尤溪县(下文简称“我县”)位于福建省中部,素有“闽中明珠”之称。是三明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全国南方重点的林业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食用菌生产十强县和全省水电装机容量最大县、中国革基布名城。近年来,尤溪非公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实施“工业强县、文化强县、开放尤溪、幸福尤溪”发展战略以来,以“三个一”项目带动为抓手,不断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步伐,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

一、我县非公有制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第一,发展速度加快。这几年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我县的几个园区开发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也规划新增供地1000亩,为德为聚纤、隆源纺织、鑫森合纤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高端纺织企业提供投资产地。截至2014年12月,全县共有私营企业1931家、同比增长14.6%,注册资金90.91亿元,同比增长22.4%,从业人员31388人,同比增长3.36%;共有外商投资企业53家,注册资金1.28亿美元;共有个体工商户10568户,注册资金9.81亿元,从业人员20753人,同比分别增长15.87%、47.89%和21.03%,其中当年新设立个体工商户1445户,资金数额3.18亿元,从业人员3606人;完成新增注册企业242个,2014年,尤溪的第三产业重点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6个投资16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第二,经济贡献显著。至2014年底,全县非公经济实现产值283亿元,比增17.48%;上缴税收7.52亿元。全县非公出口企业有39家,其中今年新增加6家;出口创汇16061万美元,同比增长30.6%。纳税超百万企业66家,比去年增加2家,其中纳税超千万元6家。至今年3月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吸纳近13万人劳动力就业。

第三,产业布局较为集中。我县的三大主导产业的布局较为集中,林产加工业均在埔头园区;矿产业均在梅仙镇;纺织加工业均在城西园区和西滨镇。这样三大主导产业的产业积聚效应逐步显现。2014年三大产业的企业户数分别是:林产占行业企业数的33.62%;矿产占行业企业数的13%;纺织业占行业企业数的5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三大主导行业201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2亿元,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亿元,同比增长15%。三大主导产业资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其中:纺织、服装业完成产值123.81亿元、同比增长89.9%;林产业完成产值61.30亿元、同比增长82.0%;矿产、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50.34亿元、增长105.9%。

第四,第三产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由于尤溪县历史上城市化水平较低,旧城改造缓慢,人口难以集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近年来,随着尤溪的日益壮大和新一轮城市建设的推进,尤溪第三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8.81亿元,同比增长11.7%。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2.0%,拉动生产总值增长5.39个百分点,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财源。

二、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普遍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在这几年经济下滑的压力下,至2012年以来,纺织业销售市场疲软,产成品库存快速增加,货款回笼明显延长,生产效益下降,部分纺织企业出现间歇性停产或半停产;大多铅锌矿探矿、采矿证已过期,铅锌矿加工企業矿源不足,市场铅锌价格下降,部分企业生产处于亏损状态;林产加工企业受林木砍伐指标的限制原材料供应困难;旅游产业虽出现好的势头,但各方面的设施和宣传还有待提高。

第二,低价格粗放型生产。我县工业产业层次普遍不高,大部分产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加工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多数产品档次低,以“低价跑量”的竞争方式为主。

第三,投资领域狭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多年来企业为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科技成果长期依赖“拿来主义”,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研发投入少。创新人才十分缺乏,企业缺少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科技含量低,科技成果产业化慢。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选择资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产业层次较低,企业创新能力较低,设备与技术落后,缺乏名牌产品,资源配置能力有限,开发和研制新产品观念不强,导致产品在市场竞争力不高,遏制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做大做强。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所发展,但是动力不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产业几乎没有非公有制涉足。

第四,政策环境不平等。与公有制经济相比,与外资形成的经济成分相比,个体私营经济无论是在行业准入方面,还是资源、信息政策获取方面,和公有制经济相比还是处于劣势。

第五,融资渠道不畅。许多企业反映他们像在国企一样向国家纳税,但是却很难从国有银行正常融资,平等享受与国企一样的纳税人待遇。许多企业新建的厂房却没有房产证,无法办理抵押贷款,仅靠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和企业间互相贷款,融资金额有限、手续复杂,办理时间长。生产资金短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第六,人才流失严重。很多企业中拥有专业特长的技术性人才大量流失,他们往往工作两三年后等自己的专业水平或特长发挥出优势时就前往福州厦门等沿海发达地区。没有出台相关的保护人才措施和创新鼓励机制。

三、对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出台政策支持第三产业。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重点扶持纺织、矿产、林产和机械电子等“3+1”主导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制定出台实施《尤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扶持产业转型升级优惠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国内外先进生产装备和先进生产技术工艺,促进企业朝着生产高效、产品高质、节能环保方向转变。重点突出“3+1”主导产业,促进纺织、矿产、林产三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培育机械电子产业,推进我县工业经济总体规模不断壮大。

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大力发展旅游业。抓好朱熹诞生地、闽湖、九阜山、联合梯田、桂峰古民居、天下峡谷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响“中华理学名城、海西休闲胜地、福建最美乡村”三大旅游品牌。2.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重点推进闽中新天地、闽中经贸大厦、火车站商贸中心、中仙货运站等项目建设,抓紧启动南门市场搬迁,规划建设水南大型综合市场。3.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做好“村淘”产业,还要重点抓好闽中现代物流园建设,打造闽中兄弟现代物流城。4.巩固发展房地产业。抓好水东四期、西城组团开发,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南旧城区改造和三奎头片区开发。5.提升发展交通运输业。6.培育发展文化体育产业。重点推进中医药创意园、制造业、综合型体育运动中心和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

第三,加大环境支持。环境支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支持。硬环境支持包括:水、电、气、道路等配套的城市基础功能设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经营生产环境。软环境支持则主要搞好政府自身的非公有制发展的支持体系建设,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为民间投资提供法律、政策、咨询、财务、金融、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服务的中介组织。

第四,拓宽融资渠道。尽快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银行融资仍是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主渠道。促进大型商业银行贷款理念和对象的转变。使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向中小企業倾斜。其次建立和发展直接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合作银行或合作金融组织。借鉴各地城市商业银行或社区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贷款鼓励模式。鼓励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多发放小额贷款。在条件成熟时,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在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也可发中小企业联合债券。

第五,建立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发展模式。1.把好人才招聘关,不盲目追求高学历,注重找企业需要的人才,特别是特殊岗位的人才。2.做好人才与岗位的合理匹配。既要做到人尽其用,又要使人才发挥专长,激发人才工作兴趣,以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实现企业目标,也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3.设计人才发展计划。企业对人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留住人才,保持人才稳定具有积极意义。4.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合理地运用好薪酬制度可有效地留住人才。企业应该根据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人才的市场价值为依据,确定人才的薪酬。

责任编辑:吴雁玲

猜你喜欢

尤溪县非公经济发展
发挥优势 助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尤溪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福建省尤溪县老年大学校歌重焕青春谱辉煌
爸爸的手提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简述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