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青年话语体系阐释

2015-05-30刘佳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中国青年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青年要肩负起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使命;中国青年要准确认识国情,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依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国青年的意义实践;中国共青团要成为中国青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创造性地开展青年工作。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青年;中国共青团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新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高校共青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话语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CUGW1508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学生辅导员,法学硕士,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共青团理论与青少年发展。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6-0031-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中国青年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践、理论和制度的高度统一,从根本上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遵循何种行动指南,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等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行动的方向。

一、使命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归根到底是中国青年的事业

历史为世人呈现这样一幅壮丽图景:20世纪上半叶,中國人民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历经三十八年浴血奋战,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作为世界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九十多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关键节点,我们总能够看到中国青年的身影,他们用青春、智慧、才干、勇气谱写了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青春史诗,中国青年的人生承载和价值诉求天然地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不难发现,中国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思考并努力理清三对关系:一是中国青年与中华民族的关系。由知识青年主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成为旧中国、旧社会蜕化、变质、新生的催化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因青年的存在而被赋予了政治意义和民族意志,并对此后的青年运动甚至民族解放运动产生深刻影响。二是中国青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人类文明史中“前无古人”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青年的观察视域、思维方式、思考逻辑、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中国青年总是力求在个体行动的自由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性之间寻求平衡或互制,这种平衡一旦失去,“国家和民族将因此而失去未来和希望,或由于青年的反抗使之陷于剧烈的动荡和混乱之中”。三是中国青年的个性解放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青年榜样”总是在危难险重关头给予人们无穷的力量,让人们看到了青年一代的使命和担当。“青年榜样”同样也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他们渴望自我表达与自我彰显。正如学者所说:“尽管当前青年追求个性、自主,在诸多事情上显得孤傲,不听从权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国家的爱与责任,只是不愿意盲目服从,希望有自己独到看法而已”。“实践充分证明,广大青年确实是我国社会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确实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

时间与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将义不容辞地落在青年一代的肩上。“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让中国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寻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属于中国青年的壮美诗篇。

二、价值意义: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建构中国青年的意义世界

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思想的张力,才能彰显作为社会变革主力军的中国青年的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中国青年接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选择,而历史发展的逻辑线条与意义世界生成的思想轨迹是高度重叠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什么事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斗争中作战!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只有准确而深刻地认知作为实践客体的“中国”(包括自然的“中国”、社会的“中国”、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中国”、世界的“中国”),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中国青年的灵魂深处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观”和“价值观”,进而根本地、全面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这一过程本质上就是“客体认知——意义建构——路径选择”的过程。

意义世界是“以人的存在与世界之在为本源”,“通过评价而赋予价值的内涵并具体化为不同形式的精神之境”。以“人的存在为本源”是从人作为实践主体和意义世界建构主体的规定性出发,强调这种“精神之境”因“我”而存在,因“我”而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而“以世界之在为本源”则是从作为实践客体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际出发,强调“对象化的世界”是“世界的对象化”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人类依据价值评价体系和价值判断标准,对客观世界的原始形态进行大胆地、富有想象力的、具有鲜明主体性特点的创造、变革和再生。由此推论,意义世界构建的逻辑前提是对认识客体和实践客体的准确认知和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那么,中国青年意义世界的建构应该建立在何种认知客体和实践客体基础之上?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也当然成为中国青年意义世界建构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性、局部的不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与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的迫切愿望与个别公共部门作风建设的软弱无力大相径庭。发展中的问题必然在发展中得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存在论意义”就在于有助于进一步坚定党和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当然也可能成为各种错误主张滋生蔓延的土壤和境外势力消极思想渗透的通道。

青年时期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专业意识的培养、世界观的塑造、价值判断标准的形成、人格特质的养成都要在青年时期完成。受制于世界观的成熟度、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生活背景和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年一代特别是青年学生极易受到消极腐朽思想的蛊惑,进而导致个人迷失方向、人生缺乏目标、理想信念丧失、社会行为失范、公共道德沦陷。由此可见,消极腐朽思想对中国青年的影响不容小觑。建构中国青年的意义世界,就是要理性认识当代中国实际,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中国青年的思想阵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青年的意义世界中生根发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必然要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青年,就是使广大青年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深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的认识,掌握思想武器,认清前进方向,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广大青年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具创新性地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使中国青年在国家发展中成为解决“发展问题”的先锋队和行业精英。

三、组织依靠:共青团是凝聚中国青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党团关系”是中国政治生态图景中十分艳丽的构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团关系”在党的章程和中国青年团的章程中均已独立章节形式加以确认。这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党团关系的本质就是坚持“对党负责”与“对青年负责”的高度统一,共青团组织围绕党的工作中心,按照中国青年特点和成长规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中国共青团是引领青年、组织青年、动员青年、服务青年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是凝聚中国青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共青团的历史就是团结带领中国青年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青团的历史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高度重合,中国共青团的使命同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高度一致。“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中国共青团的光荣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进行了不懈探索,中国共青团也紧跟党的步伐,“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组织带领广大青年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赤诚奉献,开创了共青团事业发展新局面”。正如《中国共青团章程》“总则”中所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青团根据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在经济不断发展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中国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锻炼能力、贡献智慧、建功立业的广阔空间和实践平台,每一位中国青年都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定位自我存在的价值坐标和行动方向。团的十七大报告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对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提出新要求:一是始终坚持党对共青团工作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都要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光荣使命”;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中国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团结带领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体现作用、彰显价值”;三是弘扬主流价值文化,“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筑牢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四是参与社会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共青团要充分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和奉献精神,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五是投身生态环保实践,“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环保习惯,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共同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共青团工作的“五位一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和青年特征。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共青团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历史发展和组织职能“合力”选择的结果,共青团在团结带领中国青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青团的使命与价值契合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需求,与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相吻合,从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

综上所述,基于历史发展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归根到底是中国青年的事业;基于价值建构的分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中国青年依据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个体意义世界的建构;基于组织动员的分析,共青团组织要成为中国青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9(1).

[2]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J].求是,2012,(23).

[4] 东方红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5] 杨雄.青年是推動社会进步和托举“中国梦”的重要力量[J].当代青年研究,2014,(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吴雁玲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延安时期《中国青年》“栏目”中的青年政治动员
从五四运动理性思考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中国青年婚姻观的异化
韦君宜在《中国青年》时期的期刊编辑思想研究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胡耀邦和《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