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之中介语分析

2015-05-30张书惠刘红强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石化中介语二语习得

张书惠 刘红强

【摘要】中介语理论是二语言习得中一个重要课题,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在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中介语的概念、基本特征、形成原因、石化以及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来探讨中介语理论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 二语习得 石化

一、中介语及概念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一个重要理论,最早是由Selinker于1969年提出。1972年Selinker发表Interlanguage,对中介语概念作了详细阐述,二语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建立一个既依赖母语,又不同于母语和目标语的语言系统。中介语既可以指一种特定具体的也可以指一种普遍抽象的中介语语言体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介语成为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理论。1967年,Pit Corder将学习者的语言称为个人特异方言。1971年,William Nemser用“渐近系统”来表示学习者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语言系统。

二、中介语的基本特征

关于中介语的特征,最有代表性的是C.Adjemian提出的系统性、可渗透性和反复性。系统性提出的前提是IL是自然语言的假说,表明IL并不是语言的组合,而是一个系统。像其他自然语言一样,IL具有固有的内部结构,所以可以对它进行系统分析。可渗透性指IL的形成是由于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的相互渗透。目的语规则和形式及母语的正负迁移都会对IL进行语法渗透。如很多日本学生会说:“我书读。”是因为日语中宾语是放动词前的,这是来自母语“わたしは本を読む”造句模式的渗透。在英语学习中,有人会在学习了动词原形后加-ed规则后,将come的过去式变为comed,这是来自目的语的渗透。反复性指IL不断向目的语接近,但过程是曲折反复的,表现为学习者某些错误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同时也说明了IL的系统性和不稳定性。在向目的语靠近的过程中,中介语会得到不断的修正与调整。外语学习者在表述一个意思时,若需使用的目的语较难,就会退而使用一个熟悉的形式,该形式从目的语的标准看是有偏误的。

三、中介语的形成原因

1.语言迁移,指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规则而套用母语规则处理目的语的现象。母语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与目的语规则相似而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是正迁移,反之则是负迁移。如汉语中“我父亲是教师”,英语学习者就会说“My father is teacher”。

2.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指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目的语知识做出过度概括,类推出偏离规则的结构。包括过度概括、忽略规则限制、形成错误概念等。如中国学生在学习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时,知道了直接在形容词后加er 和est的规则,就会对所有形容词应用这一规则,而忽略一些特殊形容词是在前边加more 和the most的。

3.训练迁移,是由于教学不当或采用错误的学习材料引起的。如过分强调形容词加后缀-ly构成副词这一规则会引起学生扩大该规则的使用范围。

4.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语言知识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泛化是外语学习者常用的策略,即采用省略简化的方法。如学习者会将动词单三词素-s或表示名词复数的词缀-s 等省略掉,从而出现“She dance very well或They can sing three song”等错误。

5.外语交际策略,指学习者在表达超出现有语言知识所能表达的内容时,有意识使用的一些手段。如表达“He is the headmaster of the school.”却不知道headmaster一词时,就用“换说法”策略说成,“He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school”。

四、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

1.保证语言交际的有效性。根据语言习得原理,二语习得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参与的心理过程。在交际过程中,学习者掌握的目的语知识有限,往往不好意思开口,使交流受到限制。如果学习者能够适当地使用中介语,可以促进交际的成功,而且有些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学习者根据已掌握的目的语知识,尝试表达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以达到交际目的,这样可以大大促进学习者使用二语交际的积极性。

2.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语言发展规律。错误分析是教师教学中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学生的中介语,可以了解学习者如何学习此种语言以及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者中介语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指导以帮助学习者避免长期使用中介语,使其尽快掌握标准的目的语。

3.有助于学生获取大量语言信息。语言学习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只有被理解了的输入才能被吸收。语言学习者在未完全掌握目的语之前,比较容易接受与母语相似的表达方式。“第二语言学习者常从其它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对许多学习者来说,中介语可能是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语言信息,教师往往使用中介性的话语。这种中介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习者快速理解以获得大量语言信息。

中介语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关注母语和目的语转换过程中的语言,也使得对语言的研究从外部走向内部,学习者注意到语言的内在变化,更好地掌握语言规律,防止石化现象的发生。通过中介语理论的研究,我们对二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有了一个较为科学的认识。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就会考虑到学习者心理特点和学习阶段性,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科学实用的处理语言错误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外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康陆.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分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刘剑辉.国内外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综述与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7.

猜你喜欢

石化中介语二语习得
探究英语词汇的石化现象及其对策
从认知心理角度分析中介语石化的成因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外语学习中中介语的形成与发展
中介语僵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