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霍桑《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015-05-30张娜燕
张娜燕
摘要: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长篇小说《红字》The Scarlet Letter是霍桑最杰出的作品。《红字》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的小说,它以深邃的主题、出色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红字“A”、海丝特·白兰、亚瑟·丁梅斯代尔、罗杰·齐灵渥斯和珠儿等四个主要人物和几个具体场景描写的象征意义来探究霍桑《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关键词:霍桑;《红字》;象征手法;红字“A”;人物;场景
霍桑的《红字》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它以17世纪中叶清教统治下的波士顿为背景,围绕海丝特·白兰Hester Prynne、亚瑟·丁梅斯代尔Arthur Dimmesdale、罗杰·齐灵渥斯Roger Chillingworth和珠儿Pearl等四个主要人物的善恶、爱恨、惩罚与报复展开,同时揭露了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故事讲述女主人公海丝特和丈夫齐灵渥斯从英国移居尚属其殖民地的美国波士顿,途中齐灵渥斯被印第安人俘虏,海丝特只好只身一人来到波士顿,在孤独中她和年轻英俊、学识渊博的牧师丁梅斯代尔相恋并生下一女珠儿,此事被当地的清教徒视为耻辱,他们把海丝特抓起来投进监狱,游街示众,并威胁她戴上象征耻辱的红色“A”字。失踪的齐灵渥斯回来后,认为海丝特是他的耻辱,发誓报复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他在身体和精神上折磨他,并以此为生活的目的。丁梅斯代尔最终承受不了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坦白了自己的罪过,心力交瘁地死在了海丝特的怀中。一年后,齐灵渥斯也郁郁而终,之后海丝特带着珠儿离开波士顿。若干年后,珠儿结婚,海丝特一人回到波士顿,始终佩戴着红色“A”字,直到死后葬在丁梅斯代尔的旁边。霍桑竭力通过海斯特所遭受的迫害来谴责教会对人性的残酷摧残,暴露了政教合一体制下殖民地社会的冷酷虚伪,探讨了有关罪恶和人性的道德、哲理问题。对主人公纯洁高尚的爱情给予赞赏,对其争取人性的自由与解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处在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霍桑,既崇尚民主和自由,而同时又无法摆脱内心深处清教思想意识的束缚,因此它既是清教的继承者,也是清教的批判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霍桑惯用象征手法,红字“A”、四个主要人物和场景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同时也使得《红字》更具艺术表现力。
象征,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以表现抽象的事物和意义,进而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一种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的目的。[1]霍桑是一位象征主义大师,在其代表作《红字》中,红字“A”、四个主要人物、场景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第一,红字“A”具有多重象征意义,且随着情节的深入发展,它的象征意义也在不断地变化。首先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是生命、力量与热情的象征。火是人类生活的光热之源,而爱情之火则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小说中的红色象征着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好、热烈的爱情,同时它又有堕落、淫荡、罪孽、耻辱和惩罚的含义,因为它也是火刑的象征,代表着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这两个应该在炼狱里承受火刑煎熬的负罪的灵魂。红字“A”的象征意义则更为丰富,且在不同的阶段代表不同的含义。它最初象征着通奸罪adultery,因为adultery的第一个字母是A。《红字》一开始就描写海丝特在绞刑台受刑的场景,她受刑的原因就是她的通奸罪。她是有夫之妇,但却和别人相恋并有了别人的孩子,这在清教徒主导的社会是不可接受的。红字“A”代表着通奸罪,也就代表着耻辱,海丝特不得不佩戴红字“A”,也就是说她不得不承受由此带来的耻辱。之后,红字“A”则代表异化和隔离alienation,因为海丝特承认通奸罪后,众人都斥责并远离她,因此海丝特就带着女儿珠儿过着和众人隔离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海丝特也感受到内心的孤独。海丝特选择拒绝说出珠儿的父亲,保护丁梅斯代尔并独自承担惩罚,说明她善良、坚强、对爱情的忠贞。在海丝特离群索居的日子里,她用自己的针线手艺赚钱养活自己和珠儿,这时红字“A”就成了能力ability的象征。在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下,女性走出家庭,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养活自己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海丝特自食其力的行为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海丝特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其他人,她逐渐变成了善良、慷慨和美德的化身。所以这时红字“A”就有了天使angel的色彩,海丝特像天使一样带给人们温暖、关怀和帮助,红字“A”也从最初的消极意义向积极意义转变。红字“A”的象征意义主要表现在女主人公海丝特身上,但同时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胸前的“A”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首先它象征着神圣的传道士apostle,因为丁梅斯代尔本身是神圣庄严的牧师。同时“A”也是亚当Adam的象征,亚当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这是人类的原罪original sin。在《红字》中,身为牧师的丁梅斯代尔却与已有丈夫的海丝特相恋并有一女,对丁梅斯代尔来说,这是他的罪孽,他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他自始至终都遭受着精神的折磨。所以红字“A”有着非常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也因此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第二,在《红字》中,海丝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渥斯和珠儿四个主要人物各有其象征意义。海丝特·白兰Hester Prynne热情奔放,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对爱情坚贞不渝。但她的姓白兰Prynne是prurient(有性欲望的)的谐音,暗示了霍桑对其罪孽根源的揭示。另外海丝特Hester类似希腊女神赫斯缇Hestia的名字,赫斯缇作为掌管家庭的女神,美丽、热情,《红字》中的海丝特也同样热情美丽。霍桑这样描述她,“这位少妇个子颀长,身段窈窕匀称,一头乌黑光洁的秀发散披双肩。肌肤鲜嫩的脸庞妩媚动人,还有那弯弯的娥眉和乌灼灼的眸子使人难以忘怀。”[2]这表明霍桑对海丝特美丽热情性格的赞赏,而且,后来海丝特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养活自己和珠儿,同时帮助处于困境的人们。所以在《红字》中海丝特成为善良、美丽、坚强的代名词。亚瑟·丁梅斯代尔Arthur Dimmesdale是神圣的牧师,人们灵魂的拯救者。亚当偷吃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是人类堕落的开始,Arthur的首字母和亚当Adam相同,表明他堕落的开始。另外Arthur Dimmesdale首字母的组合AD和adultery的前两个字母相同,所以丁梅斯代尔的名字暗藏了他所犯的通奸罪。再者,与海丝特相比,丁梅斯代尔显示出他面对爱情的软弱与无能,所以他只能忍受内心的折磨。丁梅斯代尔在小说中的命运发展轨迹诠释了基督教文学中理想的虔诚的清教徒的一生最为完美的表现:天使的堕落,以及堕落之后为求得解放而做出的努力。丁梅斯代尔身上体现了清教意义上最根本的东西,即人只是一种象征,在本质上则是宗教的。[3]而且丁梅斯代尔的懦弱和海丝特的勇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海丝特在邢台前承认自己的罪过并拒绝说出孩子的父亲,以此来保护丁梅斯代尔的名誉。之后海丝特忍受耻辱,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养活自己和珠儿。反观丁梅斯代尔,他自始至终都承受着心灵的折磨,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罪过,一面在公众面前继续扮演神圣的牧师,一面又暗自悔过,最后承受不住精神上的折磨才在邢台承认自己的罪过。齐灵渥斯在《红字》中以反面人物出现,是邪恶的象征。他的名字Chillingworth中Chilling是寒冷、令人颤抖的意思,暗示着他残酷、豪无人性温暖的一面。罗杰Roger和rogue(流氓,恶棍)谐音,暗示着他将以坏人的面貌出场。齐灵渥斯和海丝特结婚不是因为美好的爱情而是因为他孤独的内心。当他知道海丝特背叛了自己的时候,他就竭尽全力寻找通奸者,把自己投入无情的复仇中。他威胁海丝特不能告诉丁梅斯代尔和其他人他是她的丈夫,因为对他来说海丝特是他的耻辱。此外他把自己伪装成医生和忠诚的朋友接近丁梅斯代尔,看着丁梅斯代尔忍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由此获得复仇的快感。对齐灵渥斯来说,复仇成为了他活着的唯一意义,所以当丁梅斯代尔最后坦白自己的罪过死在海丝特的怀里之后不到一年,他也死了。齐灵渥斯唯一的好处就是死后把遗产留给了珠儿。在《红字》中,珠儿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首先她的名字pearl(珍珠)预示着她的珍贵和美好,因为她是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美好爱情的结晶,她象征着奔放、热情和活力。珠儿长得美丽脱俗,有着倔强的性格和充沛的精力,她和那红字一起闪耀在世人的面前。同时她也是海丝特的精神支柱,是海丝特直面耻辱坚强抗争的动力。海丝特说:“珠儿是上帝给她的孩子,珠儿是她的幸福!也是她的折磨!是珠儿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但同时也是珠儿让她承受着罪孽。”所以,对海丝特来说,珠儿也是她罪孽的象征,是活生生的红字。总而言之,《红字》中四个主要人物海丝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渥斯和珠儿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含义,引发读者的思考,对揭示作品的主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红字》中一些重要的场景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值得读者分析和思考。首先监狱象征着清教思想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它作为惩治犯罪的场所而存在。《红字》中海丝特因为犯通奸罪而被投入监狱遭受惩罚,所以监狱代表着清教社会的法律和惩罚,也体现着清教社会的黑暗和残酷。相对地,监狱前的野玫瑰则昭示着倔强不屈的自然美,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如总督贝灵汉和约翰·威尔逊牧师代表着道德教条和海丝特的坚强反抗一样。同时,邢台是忏悔和审判的象征,海丝特在这里遭受审判而终身佩戴象征耻辱的红字“A”,丁梅斯代尔深夜在这里忏悔自己的罪孽,最后也在这里承认自己的罪过而后死在海丝特的怀里。森林作为作品中一个重要场景,是女巫们聚会的场所,所以它代表着黑暗,但同时它也是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相会的地方,所以森林也是原始自然、释放人性的场所。森林中的阳光热情温暖而又耀眼,象征着突破传统束缚的人性。珠儿在阳光照耀下的森林中开心地玩耍,所以森林释放人的天性,阳光象征着打破传统束缚的人性的美好。另外,森林中的小溪象征着道德的界限,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在小溪的一侧,受清教世俗道德的束缚,珠儿则在小溪的另一侧,自然奔放、挣脱束缚和释放天性。正是这些场景的设定让人物、事件有了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有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和思想的传递。
《红字》反映了霍桑对清教统治下的社会的深入思考,其中红字“A”、四个主要人物以及几个重要的场景都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激发读者的深入探究和思考。在《红字》中他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使得作品主题更加深刻,作品更耐人寻味,同时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金莉.文学原理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胡允恒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998
[3]田俊武.霍桑《红字》人名寓意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