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的景德镇民族用瓷
2015-05-30杨一志
杨一志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56个民族融为一体,共同铸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民族用瓷是中华陶瓷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同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往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陶瓷风格、题材、装饰、器型的多元性。少数民族的文化各有特点,精彩纷呈,它们无疑是中华陶瓷文化永不枯竭的源泉。维吾尔族姑娘的能歌善舞、西藏高原的旖旎风光、苗族民众多彩绚丽的服饰、蒙族青年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驰马挽弓射大雕的英姿,都是陶瓷画面取之不尽的素材。傣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孔雀舞,苗族青年的“芦笙恋”,壮族三月三的对山歌,甚至摩梭人的走婚风俗,都为景德镇艺人开拓了思路。景德镇陶瓷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多民族文化的元素处处得以体现,少数民族用瓷始终是景德镇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德镇生产民族用瓷的历史,至迟可追溯到宋代。1970年,江西景德镇市郊新平乡洋湖村毛蓬店北宋墓出土了一件景德镇青白釉双胡人牵马俑,1978年景德镇乐平市城
郊也出土景德镇出产的一件素胎单胡人牵马俑。这些胡人俑的出土,是宋代景德镇青白瓷远销西域的形象反映。胡人,古时指北方的少数民族;西域,通指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地,这些都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景德镇生产制作了胡人俑的雕塑瓷,可见民族元素早在宋代即已融入景德镇陶瓷文化之中。
就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地处景德镇老罗汉肚的地带,有一个“巢葆珍瓷号”,老板巢葆珍是一个精明的陶瓷生产管理者,他生产的青花“石榴”系列碗是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畅销品,以至于解放后“巢葆珍瓷号”并入人民瓷厂后,这一销售渠道仍一直延续下来。
在我国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从古至今有着喝盖碗茶的习惯。这种盖碗是由茶碗、托盘、盖子配套的,造型精巧,实用方便。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市人民瓷厂曾大量生产这一盖碗,它的“学名”叫马蹄饭贝。茶文化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盖碗就是根据古代中国人喝茶实践而设计的:托盘可托起盛满茶水的茶碗,既不烫手,茶水也不易洒出,喝茶人还可以悠悠地用盖子刮去浮在茶面上的茶沫,文人骚客的风度尽在其中。
人民瓷厂的马蹄饭贝是青花梧桐装饰,而梧桐画面来源于“梧桐引得凤凰来”这一民族传说,且画面上山水桥路、楼台亭阁俱有,渔船、梧桐树、人物都在,加之以“八仙”的仙具作底衬,使得这小小的盖碗,无论是装饰还是造型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红旗瓷厂的荷叶系列碗,就很受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兄弟的欢迎;红光瓷厂的罗汉汤碗,也曾远销蒙古族、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区域;东风瓷厂的乔梁壶是回族、壮族家庭都爱使用的茶具;雕塑瓷厂的观世音、如来佛以及福禄寿三星塑像,更是不少少数民族敬奉在家中的神灵。
迎着新中国的春风,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幸福,民族用瓷也得以长足的发展。瓷都景德镇在20世纪60年代曾建立了专门生产民族用瓷的新华瓷厂,该厂生产的青花斗彩缠枝莲49头藏民族餐具、釉下五彩巴旦森木花纹50头穆斯林餐具、青花吊球如意葡萄53头新疆维吾尔族餐具,畅销于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民族委员会对这个厂非常重视,1989年12月28、29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的司马义?艾买提兴致勃勃地两次视察新华瓷厂后提笔题词:“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为民族人民服务”、“美丽的瓷都,智慧的人民”,对新华瓷厂的民族用瓷生产、促进各民族的团结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瓷都景德镇,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为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制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陶瓷产品,也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来源:景德镇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