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2015-05-30韩晖
【摘 要】课程建设应坚持有效实施国家课程与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尤其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实际,努力实现课程的现代化、生本化、校本化,让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课程建设;办学特色;卓越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45-03
【作者简介】韩晖,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级中学(江苏南京,210019)。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高质量的课程就会有高品质的学校和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课程建设应坚持有效实施国家课程与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尤其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实际,努力实现课程的现代化、生本化、校本化,让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级中学是南京师大附中与建邺区政府合作创建的一所学校,秉承南京师大附中优良的办学传统,汇集优质师资和生源,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社区教育资源,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学生的卓越发展,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一、学校课程的基本结构: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谱系
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以“致力于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跑者——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的人”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必修课、选修课、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形成了以素质养成、个性选择和特长发展为基本框架的校本课程体系,即三大课程群。
1.素质养成课程。该课程包括校本德育课程、校本特色课程和校本学科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共性素质的培养,形成以“爱心、责任、创造”为核心的个性特征培养目标。如以“初中生生涯规划”“爱心·责任·创造”教育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以“新城功夫扇”“新城武术操”“新城啦啦操”等为主题的体育健身课程。
在学科课程方面,我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校本化的实施途径,以期达到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如数学、外语实施“跑班”分层教学,将学生大致按A、B两个层次划分。A层学生数学、外语综合能力相对较强,定为“较高层次”,B层学生数学、外语综合能力相对A层较弱些,定为“普通层次”。上数学、英语课时,原行政班一分为二,分别到A、B班上课;A班上数学时B班则上英语,B班上数学时A班则上英语;上其他课程时,仍回原行政班。这种形式也就是将原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改为“固定班级授课制+流动的A、B两个层次”教学形式,既可以保证原行政班级授课教师的稳定,也便于课程的管理,同时可简化分层排课的难度。
在校本特色课程方面,我校和南京数模微电子公司合作,开设1on1移动教学终端网络与数字化实验项目,大大激发了师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宽了交流互动渠道,提升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的自主、快乐发展。
2.个性选择课程。该课程主要面向部分学生,注重个性素质培养,可自主选择,包括选修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国际课程等。目前已经为学生开设了涵盖人文、科学、信息、艺术、体育等7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22门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它是学生发展自我、培养个性、激发创造力的教育平台,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是对已有必修课的补充,并为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提供了实践和互补的功能。
3.特长发展课程。该课程面向个别学生,注重特长发展,让优秀者更优秀。课程包括学科思维训练、科技竞赛、体育竞赛等。例如:“舞动新城”的健美操课程、“舌尖美食课程”“课本剧表演课程”“秀精彩——十字绣课程”“乘着歌声去旅行——合唱队训练课程”等特色课程。这些为富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和优越的发展平台。
二、校长课程领导力:开放、完善的课程运行机制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课程问题既不是纯理论问题,也不是纯技术问题,而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行动研究的问题。课程领导必须立足于实践,并不断积累实践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效的课程领导者。因此,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体现于课程的设计、编制、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整体过程之中。
1.明确的课程目标愿景。我们以必修课、选修课、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爱心、责任、创造特征的人才,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2.全纳的课程研发主体。由学校教研处牵头成立校本选修课程研发小组,课程专家、社区人员、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计划,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研发小组”,推荐设计课程、反馈实施情况、参与课程评价等。
3. 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方式多样,课堂即时评价、定期汇报展演、参加各类竞赛等相结合;评价标准多维度、多层级,情感态度和基本技能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学生自评与教师评定相结合等。
4.便捷的网络管理平台。学校自主研发了校园网络平台“我的新城”,利用网络资源,融课程申报、管理和评价于一体,更加方便快捷。
5.丰富的课程资源库。搜集校本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时上传教师备课资料、学生学习资料,分门别类汇总、整理和展示各门选修课程的成果等。
6.持续的课程研发机制。把课程开发纳入师生和教研组、备课组等考评内容中,促进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的形成,调动师生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各种奖励措施和考评机制,促进了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动态开放的课程开发和评价机制,使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实现了课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的。
贯穿于设计、编制、开发、管理、评价的实践过程中的课程行动研究,培育了我们质疑、批判、省思与改进的态度,也更坚定了我们“行动”的决心,产生了更加“解放的行动”,在实践智慧的积累中不断提升了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三、鲜明的办学特色:文化、科技、活动相融合的培养模式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人”,使人站立起来。课程建设必须服务于并努力去达成这个目的。多年来的课程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我校“科技启智、活动育能、文化化人”的培养模式。
1.以文化为背景,突出传统文化特色。课程设计在考虑学生的兴趣、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入了文化的元素,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如《失落的文明》《初中语文课本剧的编写和表演》《名著与影视》等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文化的底蕴,也促进了学生对必修课的学习。
2.以科技为着力点,彰显探究和创新意识。在课程内容上注重普及现代科技知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和规律,通过动手去尝试实践和创新。在实施策略上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现代实验的方法、器具和成果等。如《物理小制作》《舞动思维》《生命快车》《生活中的化学》等课程侧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了创造力。
3.以竞赛和活动为契机,张扬学生个性。目前我校已开设了70多门选修课程,22门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学校组建了校健美操队、航模队、武术操队、新韵文学社团等,成果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一等奖,并多次在南京市组织的重大活动中汇报表演,我校因此被评为南京市中学生啦啦操训练基地、南京市迎青奥示范学校等。
四、办学影响及反思:在收获与反思中僭越
校本选修课程成为培养学生素质和发展特长的重要抓手,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1.学生层面。自2008年开设校本课程以来,航模、遥控飞行、功夫扇、武术队、啦啦操队、书法、绘画等多个社团的成员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8项,省、市奖项203项;获国家级奖168人次,省、市、区级奖2000多人次。
2.学校与教师。学校获评南京市奥林匹克示范校、南京市健美操基地校,连续四届获得南京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团体第一名,先后两次获评建邺区优秀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学校,1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分别获得省、市、区级一二三等奖;有多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教练员奖。
3.社会影响。2010年以来,6批次省外教育考察团约300余人来我校考察观摩校本选修课程开设情况;《南京晨报》《扬子晚报》等媒体对我校的校本选修进行过多次报道,均对我校给予高度评价。
4.问题与反思。校本选修课程成为培养学生素质和发展特长的重要抓手,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在减负与增效的矛盾中,如何实施既全面发展,又要有特长发展的全人教育等,我校的校本选修课程实施很好地处理了这些矛盾,为当前的初中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也面对一些困惑、阻力和不安,也发现一些值得改进和有待探究的问题。
(1)固化特色与尊重选择之间的矛盾。要形成一定的课程特色,就必须持续持久地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并且要做相对的完善和固化,如课程的体系、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策略等都要相对的稳定。只有持之以恒方可形成特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课程选择越来越自由开放,因此有些课程在推出时比较富有特色,但新一届的学生不一定喜欢。有些特色课程还会因学生不选或少选,而无法开设。这样,固化特色课程和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之间会有一些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同时也是课程建设的一种内驱力,它会促进我们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课程,使之始终处于开放的态势,而富有持续的张力。
(2) 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之间的矛盾。课程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根据学生的选择和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地调整完善。尽管课程的开发者具有多主体性,但是教师始终是课程研发的核心力量。因此,教师在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意识的同时,更要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而现实是,教师忙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尽管这些工作本身也是课程开发的一部分,但是,在目前社会对升学率还比较关注的情况下,教师很难有精力在课程的系统研发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对于一些选修课和社团活动课,教师的课程研发积极性不够高。针对这一矛盾,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课程建设的制度入手,构建有效的课程研发机制,运用恰当的评价策略积极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高教师课程研发的能力。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聘请课程专家,来引领和指导课程开发,还可以充分整合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来联合打造课程。
(3)课程的“增知”、“启智”和“化人”功能有效达成的矛盾。我们认为,课程不是名词而是动词;不仅是教科书、教材、指导手册、学习单,更是实践、活动的过程、主体自觉的旅程。因此不能局限于学生对课程“事实”层面的了解、知晓,而应该与学习者的生活结合、个性融合、心灵沟通,研究课程内在的“关联”,挖掘其历史的、文化的“关系”“内涵”,探究其精神意义与生命价值,发挥课程的“化”人功能。
未来的社会是教育主导的经济社会,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因此,未来的课程应满足二十一世纪的人的学习需求,不仅要创造新的知识内容,而且要关注新形式的知识关系,如学科知识和非学科知识之间、知识的专门化和社会分工的专门化之间、理论和应用之间、学校学习和非学校学习之间的新关系等等;同时师生之间、学校人员之间、学校和社区、学校和大学及政府之间,也都要展开新的关系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课程意识、丰富课程知识、引进国际优质课程,积极开发与实施国际课程,在可能的领域里实现中外课程的融合,把学校真正建设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学园、学生潜能开发的智慧园、师生终生依恋的精神乐园”。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市教科所所长肖林元领衔研究的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为FHB120479)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