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从数量走向品质
2015-05-30钱铁锋
【摘 要】学校把根据校情调适后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都作为“学校课程”,课程建设为学校课程品质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厚实基础。在经历了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用课程改革的理念,对业已取得的课程建设成果进行梳理、洗涤与整合,力图使课程更好地承载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42-03
【作者简介】钱铁锋,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江苏南京,210023)。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基于“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理性思考,学校从建校起,就努力把课程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通过课程建设与特色培育、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的有机融合,践行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率的教育”和“开放式教育”等办学基本原则。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在经历了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用课程改革的理念,对业已取得的课程建设成果进行梳理、洗涤与整合,力图使课程更好地承载着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提升。
我国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在这一管理体制下,学校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也是国家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学校把根据校情调适后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都作为“学校课程”。这样视野中的课程建设也就为学校课程品质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厚实基础。
一、明晰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学校的课程建设为了谁?这是课程品质的核心所在。随着我们实践探索的深入,“学生获得”越来越凸显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因此,学校明确把“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和课程目标的整体达成;适应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个性特长发展的差异性;满足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需求”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正是这样的追求,推进着学校课程从“教师的课程”走向“学生的课程”。
在课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学校主要是通过工作布置使大家能“动起来”。时间不长,学校的小学、初中与高中年级段先后开发出一百多门校本课程。其中有一些课程的质量比较高,但多数课程是“个人的课程”,或者是教师出于个人爱好与经验积累设计的课程,或者是学科内容拓展与加深的课程,或者是为某些竞赛准备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实践智慧,但往往未能对学生是否需要、是否乐意、学习以后会获得什么等课程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办学思想逐步内化为教师群体的事业期待,课程建设也聚焦到“学生获得”的追求上。在已有的校本课程中,“考试的课程”被淡出,“悬置的课程”被筛除。校本课程在整合与发展中形成了四类“课程群”:生涯教育课程、情感教育课程、生活教育课程与国际教育课程。其中每一类课程群由若干系列课程、活动与社团构成。如“生涯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是由理想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职业体验课程、模拟人才市场招聘活动、农村实践活动、工厂实践活动、军训活动以及学生记者社团等构成。这类课程的共同功能在于推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实践证明,学生投入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让他们在面对真实世界时有比较好的准备;能够让学生在课程的浸润中,找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信心;让他们在更接近于真实的环境中,得到应该有的发展;让教师和学生对学习环境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使得创新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可能。同样是“生活教育课程”,由于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考虑了课程对于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适切性,因此,在小学、初中与高中开设的课程内容各有侧重。
针对国家课程的实施中存在的“以教为主”的痼疾,课堂改革成为推进“教师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的课程”的另一个重要举措。经过几年的探索,在今天学校的课堂上,“以学定教”成为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先学后教”成为教学活动流程调整的基本趋向,“以学为主”成为教学时间分配的基本策略。学校在严格规范办学的管理下,之所以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在社会关注的高考与中考中能取得优秀成绩,主要受益于学校的课堂改革与课程建设。
二、组构课程建设的合作主体
课程的品质取决于建设主体的品质。在推进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围绕合作主体的组构,学校注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多年对“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系统研究与理论思考,使笔者具有很强的课程意识与课程领导的敏锐性,形成了很强的统筹课程建设能力,并在实践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校长课程领导力是团队的领导力。笔者与分管小学部、中学部与国际部的三位副校长形成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核心,积极组织课程建设的团队,筹划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建立课程制度,营造学校的课程文化。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在深入分析学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方案中的办学特色与课程理念、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丰富。并且,学校还把学校课程方案进一步修订的过程,作为课程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再发动与再学习的过程。
二是教师建设课程的动力与能力。面对课程建设的压力,学校始终坚持用群体来共同分享和承担教师的职业欢乐和痛苦,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对改革的适应性,使他们的认知、学习和工作有更多的情感参与和投入。学校把不断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与机遇意识结合起来,不仅使大家明确课程建设是新时期教师职业的重要内容,也是自己专业发展的平台与空间。学校一方面通过分配政策与奖励制度的调整,引导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以及课程的开发。另一方面以教科研为抓手,采用了“推一下、帮一把、送一程”的工作策略。这些年来先后举办了10期相关主题的研修班,组织、帮助教师进行了市级以上的集体课题研究24项、个人课题研究128项,指导教师正式发表论文303篇。特别是学校在每一阶段对课程建设进行总结与再发动时,努力让更多的教师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使教师从成果中体验到课程建设的意义,从内心感受到所承担的任务是“值得干”的;体验到对课程建设结果的责任,从内心感受到每前进一步都是“自己干”的;了解课程建设的渐进性和成果的累积性,从内心感受到每完成一项工作都是在向学校课程愿景接近。
三是学生参与和家长介入的机会、方式。经过几年的努力,学生、家长及不少社会行业人士陆续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成为“合作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坚持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用班级教育小组取代传统的班主任。班级教育小组是由任课教师、生活教师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课程建设的机制。团委、学生会、少先队成为了解学生需求、回馈学生评价意见的枢纽,成为学生社团、兴趣小组与特色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联系部门。在每年举办的校园体育节、演讲节、艺术节、英语节、读书节和科技节中,学生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角。年级、学部的家长委员会更是参与课程的基本力量。在高中阶段开设的“生涯教育课程”中,家长以及他们联系的社会行业人士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者,其中“模拟人才市场招聘”活动就是由几十位不同职业、具有专业素养的家长组成“招聘团”,他们“摆摊设点”,耐心与应聘的学生面对面的交谈。这样的交谈不仅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内涵,也引导了学生发现自己的需求、发展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潜能。有一些家长由于从自己孩子的成长中感受到学校课程的育人价值,在他们的孩子离校后,仍然主动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
三、拓展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
课程建设的过程质量是课程品质的基础。学校在深化课程建设中采取了分层实施、分步推进、走向融通、形成特色的方法与路径。
1.着眼课程标准的达成,致力于国家课程实施的有效。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干部分,我们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时要求,突出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这些年来,学校围绕着“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把“课堂改革”作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主题词,立足于课程目标贯彻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和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以“深度备课”为抓手,逐步落实“三个转化”:一是推进课程标准向学习目标的转化,二是推进课堂教学过程向学习过程的转化,三是推进课堂检测由“甄别”向“诊断与补偿”转化。
2.着眼课程纲要的研制,致力于校本课程实施的规范。学校以《课程纲要》的研制为杠杆,把“规范化”作为主题词。研制的校本课程《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类型、适用年级、学习时间及设计人员的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课程基本元素的阐述,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课程条件的分析。其中,关键环节是对课程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的把握。《课程纲要》的研制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推动了教师再度审视课程实施的条件,明晰了学校课程审议的标准及管理的程序。
3.着眼课程内容的融通,致力于学校课程特色的培育。课程的整合首先是从外语开始的。通过多年的探索,目前我校外语已由学科课程繁衍成凸显学校特色的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实现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融合,在课程目标上渗透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形成了小学、初中与高中的贯通,在教学组织上构建了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的匹配,在实施的空间上互补了课堂与课外的优势,初步显现出整个课程的系统性与自洽性。
学校外语教育采取多套外语教材并用。为了更好地使教材并用具有系统性,学校从小学外语多套教材整合教学的研究上起步,主要是依据国家外语课程标准,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外语课程纲要(初稿)》,对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明晰了外语小班化教学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方面任务。在这样的课程纲要指导下,我校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学校两个等级。
在教学方式上,学校采用“结构—情景—交际”模式(简称S-S-C)。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可控情境中进行语法操练,在半可控的活动中进行运用,在真实或模拟的场景中进行交际。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语境,尽快地形成对言语对象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达力。这种教学模式在不同教学阶段与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变式,如小学低年级段是“诗歌游戏动起来”,中年级段是“情景交际活起来”,高年级段是“贴近生活用起来”。
学校的外语课程越来越关注其教育的价值。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努力把引导学生“怎么说”与“说什么”结合起来,通过“怎么说”的教学把语知与语感统一起来,让学生高效掌握交际的工具;通过“说什么”的情景和文本,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感悟人类的文明。同时,在课堂教学之外,还组织成立了多种学生社团,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外语活动。
心理指导课程也是学校重点建设的课程。课程内容贯穿于学生的中小学阶段,并且做到课时落实、教师落实、教研落实、评价落实。在课程的设计上,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性格、情绪、人际关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中提取话题,通过实践活动提供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机会。在课程的实施上,初步形成“热身导入——活动体悟——分享感受——总结运用”等环节构成的“体悟分享”教学模式,讨论、情景表演、互换角色、辩论、游戏、参观、赏析等成为学生课程学习的习惯方式。在学生的学习评价上,关注学生课堂表现、课后实践活动参与和考察三个部分,特别是着重引导学生的自我诊断行为,形成认知的改善和情感的发展。
学校课程建设是对“维持性”办学的变革。变革是一段旅途,而不是一张蓝图,期间充满着曲折和不确定性。但是,曲折和不确定性也孕育着创造,正是在这些创造中,我们收获着耕耘的成果,分享着育人的欢乐。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市教科所所长肖林元领衔研究的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为FHB120479)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