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孔门中最善问乐评的弟子
2015-05-30李如密
【摘 要】子贡是孔门中最善问乐评的弟子。孔子对子贡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善问和妙答的完美结合;二是劝诫与引导——孔子对子贡进行评价教育的艺术。此外,子贡的形象与其他同门弟子形成鲜明对比,也给人多方面的教育启迪。
【关键词】子贡;孔子;教育艺术;提问;评价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33-05
【作者简介】李如密,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论、教学艺术论的研究。
子贡是教育家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擅长辞令与外交,能够从政与经商,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子贡在孔门学习时,与老师问对巧妙深入,评论人物纵横开阖。孔子对子贡的教育富有针对性,既“长其善”又“救其失”,对其成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探讨孔子对子贡的教育教学艺术,对于今天的教师如何引导富有才华、个性鲜明的学生走好成才之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子贡的生活史、形象及成就
关于子贡的情况,我们只能借助史籍中的“零散碎片”来拼接出大致图像。
1.子贡的年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
2.子贡的出身。《韩诗外传》载:“卫之贾人也。”即子贡入学前即经商。
3.子贡的性情。《论语·先进》载:“侃侃如也。”即温和快乐的样子。
4.子贡入学。孔子周游列国首先到卫国,子贡可能就在此时拜孔子为师的。[1]
5.子贡能言善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6.子贡形象俊美。《论衡·龙虚》载:“子贡灭须为妇人,人不知其状。”
7.子贡在孔门当中最为富饶。《史记·货殖列传》载:“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
8.子贡陪同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孔子家语·在厄》)最后孔子“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史记·孔子世家》)
9.子贡对宣传孔子出力最大。“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史记·货殖列传》)
10.子贡的代表性成就。孔门私学分四科,每科都有高材生。《论语·先进》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贡就是“言语”科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11.子贡对孔子办学的影响。因为子贡的影响,有许多向学之士聚集到孔子周围,所以孔子说:“自吾得赐也,远方之士日至。”(《孔丛子·论书》)
子贡成为孔门弟子后,有两件事情很有意思,值得一提。其一是,作为商人的子贡,初入孔门时,对孔子思想可能并不甚了解,据《论衡·讲瑞》载:“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其二是,聪明的子贡也曾公开向孔子提出过休学的要求:“弟子事夫子有年矣,才竭而智罢,倦于学问,不能复进,请一休焉。”孔子问他休学后意欲何为,子贡列举以下几项:事君,事父母,事兄弟,耕田。孔子一一指出这几项事务都不易干好,谈不上休息。并进而指出君子之所休,是“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君子之一生没有休闲,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韩诗外传》卷八)子贡经孔子的教导,提高了认识,感叹说:“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列子·天瑞》)可以想见,孔子面对子贡这样一位独特的学生,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既不能采用“颜回模式”,也不能复制“子路模式”,而只能为之新创“子贡模式”了。
二、孔门问对——善问与妙答的完美结合
《论语》清楚地显示了子贡与孔子之间极其亲密的关系。[2]如钱穆先生所言,《论语》记载了孔子师徒之间的对话,常常是“戏笑婉转,极文章之妙趣”,从而使“两千年前圣门师弟子之心胸音貌,如在人耳目前”。[3]《论语》中有关子贡的记载达38条。在这38条中,子贡和孔子的直接交流有24条,包括子贡问君子,问政,问友,问仁,等等;此外有子贡对孔子的评价8条,孔子答季康子关于子贡能否从政1条;描述子贡侍侧1条;其他4条。
子贡是孔门中最擅长问的弟子。他问的问题内容涉及面广,提问的方式巧妙。而孔子面对善问的子贡,也是非常讲究答问艺术的。所以,师生往往在问题的碰撞中产生出精彩的火花,成就了教学艺术的灿烂篇章。如:
1.问士
《论语·子路》曾记载子贡问士的场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嘻!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贡是学术上的天才,他非常聪明,善于思考,因此被孔子称为“胡琏”,他的聪明常常体现为提问各种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上。这次子贡的问题是“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再问:“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子贡敢于一层一层地追问老师,尤其是在最后很犀利地直接提出“今之从政者何如”这样的问题,这在孔门弟子中是很少见的。孔子对子贡的答问也是循循善诱、从容有度,最后的感慨和反问更是让人心为之一震。
2.问政
《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则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事,孔子回答得非常肯定而自信,他说:“搞好粮食储备,搞好军备,赢得人民的信任,如此而已。”但子贡听了并不满足,进而追问道:“假如迫不得已必须有所舍弃,这三项中应当先舍弃哪一项呢?”孔子回答:“那就舍弃军备一项。”子贡再追问:“假如迫不得已必须有所舍弃,剩下的两项当中应当再舍弃哪一项呢?”孔子回答:“那就舍弃粮食一项吧。”并且接着作了阐述:“自古以来为政者谁都免不了一死,但是如果不能赢得民众的信赖,他就难以立得住。”子贡在孔子说了“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之后,连续两次追问,精彩迭出。本来足食、足兵、民信是正常为政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的,但子贡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说明子贡的思维不停留在一般的结论上,而是要做深入的探究。孔子之所以耐心地回答子贡的一再追问,是欣赏其好学精神。但孔子作为老师,并没有做简单的选择题,而是说明了“去兵”、“去食”,但决不能“去信”的道理,那就是“民无信不立”。可以肯定的是,子贡的深度追问引发了孔子思想的完善表达,使子贡对老师的教诲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3.问仁
《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已。”子贡总是带着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初步思考意见来请教老师,此次子贡请教的问题竟是“密集二问”:“……何如?可谓仁乎?”针对子贡提问,孔子所作的回答信息量极大,起码包含着四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子贡所问“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乃“圣”之根本;第二层意思是,历史上的圣王尧和舜在圣的这一根本义方面亦有所不及;第三层意思是,所谓“仁”应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四层意思是,“能近取譬”乃“仁之方”。这四层含义既揭示了孔门追求的最高理想,亦蕴含着孔门思想的精义,但由孔子娓娓道来,既脉络清晰又一气呵成,大概孔子对聪颖如子贡者了解甚深,知道子贡能够即刻领悟他话中的诸多深意,故对子贡有此“问二答四”之教。
4.问诗
《论语·学而》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对问题经过思考有了自己的看法,然后再来同孔子探讨。他说:“贫困了不谄媚,富足了不骄横,怎么样呢?”孔子听了,先是给予肯定,“可也。”接着话锋一转,提出更高的要求,说:“不过还赶不上贫困时好学乐道,富足时爱好礼义的人。”子贡非常机敏,马上联系到平时对《诗》的学习,说:“《诗》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吧?”孔子非常欣慰,说:“赐啊,现在可以开始与你一起讨论《诗》了,告诉你以往的事,你可以推知未知的事。”很明显地,这是师生深入讨论人格修养的对话。贫困与富足是人生所处物质生活的境况,而人格修养往往会受其制约,但也可选择追求超越。子贡所谈的如要做到已属不易,而孔子所指引的则是更高的境界。“无谗,无骄,只是对不良人生的否定与拒绝;乐道、好礼,则是对道德人生的追求与实践。一是消极的拒恶,一是积极的行善。”[4]子贡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思维历程,显示了其敏锐的领悟能力。孔子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并且决定因此要改变对子贡的教学策略,向更高处努力,这对于子贡来说该是一种怎样的激励啊!
三、劝诫与引导——孔子对子贡进行评价教育的艺术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贡“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恶”,意即子贡看到别人的优点就加以赞美,看到不足之处,就加以指责,也就是好对别人进行评头论足。针对子贡的这一特点,孔子是怎样进行因材施教的呢?
1. 委婉劝诫他不要妄评他人。《论语·宪问》载: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方人,依郑康成注,作谤人。子贡谤人,就是说别人的过恶。孔子针对子贡的这一习惯,委婉劝诫说:“子贡啊,你就真的比别人好吗?”言外之意是在个人修养上要多自我反省,不要老盯着别人的缺点。又说“要是我的话,可没有那么多闲工夫”,言外之意是有那么多正经事要做,过于关注别人的缺点于自己提高个人修养也是无益的。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贡的劝诫虽然委婉,但非常中肯,可谓一针见血。子贡是聪敏之人,自然能听出老师的弦外之音。
2.引导他看到别人的长处。《论语·公冶长》载: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次是孔子主动向子贡问问题的,是启发子贡和贤于自己的同门弟子颜回进行比较,目的是考察子贡能否客观认识和评价他人和自己。看来子贡还是找到了自己和颜回之间的差距,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他得知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得知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孔子这是在引导子贡体会“见贤思齐”的意思。
3. 对人的评价要坚持中庸原则。《论语·先进》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意即子贡问:“颛孙师和卜商两个人,谁更好一些?”孔子说:“师呢,做事有些过头;商呢,做事有些赶不上。”子贡说:“那是不是师更好一些呢?”孔子说:“过头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这是孔子在评人案例中因势利导,让子贡明白对人的评论不可轻率为之,尤其是对于缺点方面,要坚持中庸原则。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道以中庸为至。贤知之过,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然则失中则一也。”朱熹的解释比较接近于孔子的话语精神。
4.尽可能做到全面考察客观公正。《论语·子路》载: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贡问孔子,接连两问皆被答之“未可也”,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众人的好恶不能决定对一个人的评价,所以应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参考乡人中的善人喜好他,恶人厌恶他,才能评定他是一个好人。很显然,孔子充满辩证精神的点拨教育,对于子贡提高品评人物的能力来说至关重要。
经过孔子的教诲,子贡认识和评价人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孔子家语·弟子行》载:卫将军文子询问子贡孔门弟子“其孰为贤”,子贡先是“对以不知”,再是推脱“难对”,其后又说“不得遍知以告”,这都说明子贡对于评价别人这件事已经相当慎重地来对待,不再像以前那样轻率为之。在卫将军文子坚持“请问其行”的请求下,子贡才向他介绍了当时与自己一起生活学习的12位同门弟子的品行。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下表。
从中可以看出,子贡对这些同门的品行特点概括得均相当准确,评价很高,这说明子贡能够充分认识到别人的长处,正确地评价别人的优点,而且在具体评语中都坚持了以“中庸”作为判定其品行的根本原则,以长期相处中观察和认识为基础做出的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这次对话后,子贡再见到孔子并向他做了汇报,孔子对子贡的表现很满意,称赞他说“赐,汝次为人矣。”意即:“端木赐啊,你已经懂得人的高下次序了。”孔子也因此感觉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子贡提出更高要求了,于是就接着为子贡讲了一番“耳之所未闻,目之所未见”的事例和“思之所不至,智之所未及”的道理,进一步阐明了知人、识人不能仅仅通过表面现象,而需要用思维和智慧去考虑和判断。子贡听后深受教益,当下表示“请退而记之”。
四、与其他同门弟子形成鲜明对比的子贡形象
1.子贡与颜回
子贡与颜回年龄相仿,同属孔子的早期及门弟子。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先进》载:“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说颜回的学问倒差不多了,可常常穷得没有办法。子贡不安本分囤积投机,猜测行情,竟每每成功。在学问道德方面,子贡虽不及颜回,但在经商取财方面却高出颜回多少倍。在孔门弟子中,唯有子贡家累千金。如果说颜渊为“贫而乐”的典范,那么,子贡或可谓之“富而好礼”的榜样。
2.子贡与子路
《吕氏春秋·察微》载: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子贡“赎人而让金”的做法虽与其身份相符,但从社会影响和示范效应来说,确不如子路“拯溺而受牛”的做法,所以孔子才说“赐失之矣!”
3.子贡与子夏
《说苑·杂言》记载孔子的话:“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如己者。”在孔门私学,孔子一直密切关注弟子们的交友情况,因为在他看来“不知其人视其友”,主张为人应慎重交友。子贡或许需要为经商和外交积聚人脉,不得不同各种各样的人包括“不如己者”打交道,所以和子夏交友严格坚持“与贤己者”相处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对于各自的道德修养必然产生一个“日损”一个“日益”的结果。可见,孔子作为教育家,其审视学生发展的眼光是犀利的、洞彻的。
4.子贡与冉有
《论语·先进》载:“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可见“侃侃如也”是他俩性格脾气上的共同特征。《论语·述而》载: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在这里,冉有有了问题,不敢直接去问老师,可能与孔子所说“求也退”的做事风格有关。而子贡却将问题“转了个弯”去问孔子,自己根据老师的回答作出“夫子不为”的判断,可能与孔子所说“赐之敏”、“赐也达”的为人素质有关。
5.子贡与原宪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卒,原宪遂亡于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终生耻其言之过也。子贡与原宪本属同门而处境迥异,见面尴尬势在必然。一个擅长辞令与外交,在政界与商场上左右逢源的子贡,却在同学原宪面前不慎“失言”了。同学的形象就是一面镜子,同学的话语掷地有声,顿时让得意洋洋的子贡黯然失色、自惭形秽,从而深刻反省其道德修养的“日损”,以致“终生耻其言之过也”。
6.子贡与其他弟子
在颜回、子路相继去世后,子贡成为孔子晚年的精神依托。《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可见,子贡在孔子心目中据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孔子去世后,子贡的表现更印证了师生感情非同一般。《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古语说“师生如父子”,这一传统是由孔子师徒确立的。虽然《仪礼·丧服》并无弟子为老师服丧的规定,但孔门弟子仍然按照孝子为父母所服的丧制为孔子服三年之丧,而子贡服六年之丧,更将师生之情置于父子之上。对于那些恶意中伤孔子形象的言行,子贡均进行了坚决回击。如“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便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司马迁就曾肯定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参考文献】
[1]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7.80
[2][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M].高专诚,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72
[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114
[4]鲍鹏山.孔子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286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孔子对其弟子的教学艺术及其现代价值”(课题批准号为:DOA1402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