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地球的心跳
2015-05-30杨国庆
杨国庆
雨后的邹城山区天气爽朗,空气清新,我驱车行进在蜿蜒崎岖的吉米山东麓。这里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便,平日里鲜为外界所知。前面不远处就是目的地邹城地震台,在这个外界看来比较神秘的地方,有着一位每天倾听地球心跳的人———孙锡成。
这是一个有着38年历史的地震监测台,以精准的观测数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据台长孙锡成介绍,虽然他们只是4个人的小监测台,但却是防震减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支点,肩上承担着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基础资料的重任。
地震台始建于1976年,建成之初技术人员比较匮乏,学习无线电的通信兵孙锡成光荣退伍后来到这里,当了一名技术员。“本来也可以去邮电部门工作的,但是当时地震办的领导再三挽留,就留在了台上。我记得很清楚,上班第一天,台里专门给我配了一把茶壶、一把椅子、一个写字台和一辆自行车。”当时只有22岁的孙锡成没想到,这正是他毕生为之奋斗事业的开始。
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根本,监测资料质量是台站工作的灵魂。台站建成之初,监测仪器十分落后,技术手段原始,仅前期准备过程就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鸡还没有打鸣就得起床,分析完结果后还要速报省台网中心。台里当时虽然有一部老式的手摇式电话,但是因为经常停电,只能骑自行车到当时的县地震办公室向省地震局报告。一年365天,信息天天上报。
1989年,孙锡成正式担任台长。条件艰苦,孙锡成不怕,怕的是设施跟不上工作的需要。一个数据、一个现象,需要长年累月地观察记录,稍有疏忽全年的努力便付之东流。2004年末,地震台进行了改造升级,由只有微震观测一个项目,发展成为集微震、强震、大地电场、电离层斜切等测震与前兆观测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性观测台。五十多岁的他对电脑一窍不通,又开始一点一点地学,很快就能熟练地操作各类数字化观测仪器了。数字化大地电场的测量线裸露在台站外绵延几公里,他每天需要巡查几次,山坡没路不好走,遇上天气不好或者天黑地滑,巡查就更加困难,几年下来他硬是踩出了一条小路。
在日常观测工作中,只要仪器出现故障,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也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孙锡成都在第一时间内投入抢修。2002年盛夏的一天晚上,雷电交加,测震仪器受到雷击无法正常记录。为了使 仪器能够尽快恢复工作,让仪器的断记时间减少到最小,雷雨还未停止,他就冒雨投入到抢修工作中,刚刚把仪器修好还未来得及喘口气,一声硬雷又把仪器再度击坏,于是他又开始新一轮抢修,直至次日凌晨。三十几年来像这样的事举不胜举。
他常说,别看我们在这里的工作重复单调,这长年琐碎的平淡中却包含着重要的责任。邹城市虽然不是多震区,但谁也不敢说邹城就不发生破坏性地震,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站好这一天岗。地震台站是一个特殊的工作部门,需要24小时进行值守。在基层台站工作的38年里,他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1995年9月20日苍山发生5.2级地震时,他及时准确速报的震情信息,为准确判定震情趋势,迅速平息群众恐慌情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3年6月和12月,先后在邹城区域内监测到3.0级以上有感地震3次,为上级震情分析与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邹城地震台速报工作也因此多年荣获全省前三名的好成绩,测震监测资料十几年在全省评比中均名列前茅。
今年是孙锡成在邹城地震台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第38个年头了,38年来有27个春节他是在台上度过的。27看似是一个不大的数字,但这27个春节的酸甜苦辣只有他心里最清楚。在春节全家团聚的时刻,他只能独自在台上值守。对于在台上过春节,似乎已成习惯,但在内心里,觉得亏欠最多的是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由于长期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好家庭和孩子,没有更好地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虽然现在孩子们大了,十分理解他的工作,但是说起孩子时,孙锡成还是满含愧疚说:“快了,今年8月就可以退休了,到时候哪儿都不去,就呆在家里,好好补偿家里人。”他私下里常说,虽然自己面临着退休,但这是毕生的事业,才干了三十几年,时间并不算长,现在是干一天少一天了,在岗位上干一天就要干的最好,不希望留下什么遗憾,要站好最后这一班岗。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岁月在他的额头刻上了深深的皱纹,白发也爬上了他的双鬓。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和同事们一起密切关注监测数据的变化,出现异常,迅速排察,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目的只有一个——要在貌似平静却瞬息万变的地壳平面上,为家乡的百姓们守望一片宁静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