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张学良与中兴煤矿公司
2015-05-30
2004年,枣庄矿业集团新中兴公司在筹办中兴文化展室时,在保留至今的百余张旧股票中,意外地发现了爱国将领张学良(张汉卿)的股票,印证了少帅张学良曾经是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股东,且在公司董事会任职的史实。
那么少帅张学良又是如何成为中兴公司股东的呢?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建立,但全国仍处于军阀混战状态中。1916年,北洋军阀分为直、皖、奉三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兴公司为了自身发展,开始拉拢军阀头目,以期达到军阀庇护企业发展的目的。1916年11月,经户部尚书、中兴公司监察人、张作霖的同僚赵尔巽介绍,张作霖拿出六万两白银做股份,入股中兴煤矿公司,成为大股东。参股登记时,张作霖没有用自己的名字,而是以其长子、年仅15岁的张学良的名义入了股。当时,张学良尚在上学。张作霖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袁世凯复辟失败病亡后,张作霖受到北洋军阀重用,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一心想独霸东北,做“东北王”,忙于军政要务,无暇顾及经营;二是考虑到自己文化不高,不如让有文化的儿子参与,对其也是个锻炼。基于这种情况,当时年仅15岁的张学良便成了中兴公司的大股东,也是历届股东中最年轻的一个。
少帅张学良在股票中为何使用张汉卿,而不使用张学良的名字呢?原来中兴公司还有一位张学良,是公司创始人张莲芬之子。1915年2月,中兴公司因发生重大事故,张莲芬在忧虑中辞世。其子张学良(张仲平)继承父业到中兴公司工作,先后担任主任董事、公司协理、首席协理等职。1925年5月31日,在中兴公司第15次股东会上,已经是奉军中将师长、东北三省空军司令的张学良,当选为董事。两个张学良皆为董事,为防止重名,张莲芬之子张学良遂以其字仲平为名登记或签署文件;而少帅张学良在签名时均用张汉卿。1925年4月27日第一百五十八次董事会上有“张学良”的签字,1925年6月2日第一百六十次监董事会上,就只有“张仲平”“张汉卿”,再也没有出现“张学良”三个字。
少帅张学良为中兴公司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1925年8月,张宗昌为增加军费,强行向中兴公司征收煤炭生产税,每吨4角,全年合洋28万元,并限10日内交清。当时,由于军阀混战,中兴公司运煤的火车和运河船只大都被征作军用,导致煤炭生产近乎停顿,经营十分困难,难以在限期内筹措。危难之时,驻矿经理吴镜潭不得不舍着老脸出面疏通。吴镜潭曾任北洋政府京师警察总监兼京师市政公所会办、督办,自认为与张作霖同在段祺瑞旗下共过事,张宗昌怎么说都要给个面子。于是,他就找张宗昌以“报效军饷”的名义,塞给张宗昌10万元想息事宁人。谁知张宗昌是这边把10万元装进兜里,那边就密令驻枣庄的第六旅旅长马登瀛下以“中兴公司矿警队通匪”的罪名,缴了矿警队的全部武器。在兵匪横行的局势下,没有矿警护卫矿山,这意味着中兴公司的财产随时都有被洗劫一空的危险。情急之下,中兴公司动用各方关系,奔走呼号。由于张宗昌投靠奉系,董事会决定请张学良找其父张作霖出面干涉。张学良通过其父张作霖,迫使张宗昌让步,才交还了矿警队的全部武器,这场敲诈案才算了结。
张学良连选连任中兴煤矿公司主任董事、公司主任等职,常在该公司天津总部(他当时督军政常住天津)参与管理,有十几年时间经常在公司总部参与经营和管理,直到1937年。张学良曾专门到枣庄矿区视察过,在进中兴大楼时,因有大总统黎元洪、徐世昌任董事会长的缘故,还谦逊地坚持从侧门进入。然而,张学良因为军务在身,不可能经常到中兴煤矿公司参与管理等事务。现在的档案中,还保留着他写给董事会的请假条和信。信中说:“学良膺选董事,深以公务羁身不能按时出席会议为憾,兹请丁在君博士为学良代表,凡有会议等事均请其出席或接洽一切,以免贻误。”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孔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日军炸死,东北军群龙无首,张学良临危受命,出任东北三省的保安司令,从此,“少帅”张学良开始全力经营东北,不再参与中兴公司的经营活动。作为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在其父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集国恨家仇于一身,更加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在接替父亲主政东北后,主动放弃东北自治,易帜国民政府,维护了中国的完整统一,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分裂中国、图谋东北的阴谋。
少帅张学良在中兴公司的董事身份,不但对中兴公司颇有影响力,而且对其本人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对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认识方面。张学良一直把振兴经济、发展民族工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旨在以此增强实力,抵制日本。他主政东北后,兴教育、办工业、修铁路、筑海港,创造了中国10个第一,使整个东北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当时东北共有45家面粉厂,其中41家为国民所有;他还先后扶持起15座煤矿、4座滑石矿、3座金矿、2座铁矿;1929年5月,在少帅张学良的关注下,建起了中国第一家机械陶瓷制造工厂;生产了中国第一台(民生牌)载重汽车;东北自营铁路里程居全国之冠;建设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他驾驶飞机从沈阳到营口送邮件,开中国民航事业之始……张学良这种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的情结和决心,与早年入股中兴并参与经营是密不可分的。
“九一八”事变以后,张学良将军又与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为改变中国的抗战局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937年4月,中兴公司改组董事会,张学良因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被出尔反尔的蒋介石囚禁,自然“辞去”董事会职务。
从1916年入股中兴、1925年被选取为公司董事,到1937年“辞去”董事会职务,虽然张学良在中兴煤矿公司直接和间接参与管理的时间只有12年,然而他在中兴公司坐股的时间实际上长达42年。档案记载,少帅张学良的股票是1956年公私合营时过户,并于1958年公私合营改为国营时兑付的。在中兴公司文化展室里,保存着一张1957年第一季度的“中兴煤矿公司股东领息单”,上面写着:股东汉卿。领息人签章:张学铭(张学良二弟)。张学铭解放后一直住在天津,张学良在中兴公司的股息一直发到1958年第四季度,都是由张学铭代领的。
这张署名张汉卿的股票揭开了一段尚不为人所知、尘封已久的历史,向世人展示了张学良将军和父亲爱国图强,大办实业,振奋民族经济的另一面……
(本专题图文由山东档案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