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修路人

2015-05-30谢吉祥

山东画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伟力铁锹修路

谢吉祥

120里路,换算成国际通用单位也就是60公里,乍听上去,并不算长,可要是知道这每一寸的路面,都由一个人靠着锄头和铁锹这种最原始的工具来修补的,这120里便陡然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这是一个人不懈的伟力,亦是一个人坚守的史诗,在这四十余年漫长的修路时间面前,任何语言和物质上的褒奖都黯然失色。

“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路就在那儿,天经地义的,不容驳辩,但很少人能想到,路也是会坏的。它不是从出现之日起便一直是这个样子的,像这世间的万物一样,它也在逐渐消磨,变得坑坑洼洼,坎坷不平。岁月不会放过万物,包括道路,那么,又是谁填补了时间从路上碾过的痕迹?便有这样一位填补道路时间痕迹的老人,他叫赖昌荣,95岁,至今已坚持四十余载义务修路、护路,从未间断过。

这段因时间漫长而显得传奇的经历,要从赖昌荣年轻的时候说起。那时,他所在的村里的路都是黄泥小道,路面凹凸不平,崎岖难行,一到雨天更是泥泞湿滑不堪,经常有人摔倒。热心肠的赖昌荣得知后,便萌生了“义务修路,让乡亲们有好路走”的念头。从那时起,他就与修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便是四十多个春秋。至今为止,他用坏了8把锄头、6把铁锹,为村民义务修了120里路,可以说村里的每一条小道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120里路,换算成国际通用单位也就是60公里,乍听上去,并不算长,可要是知道这每一寸的路面,都由一个人靠着锄头和铁锹这种最原始的工具来修补的,这120里便陡然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它不再完全是由黄土和石头所构成,仿佛每一寸之下都有着血肉之躯。这是一个人不懈的伟力,亦是一个人坚守的史诗,在这四十余年漫长的修路时间面前,任何语言和物质上的褒奖都黯然失色。

正是赖昌荣老人的坚持不懈,终于使得土路改头换面变成了宽敞平坦的大道。可以说他长久以来的心愿也得到了满足。已是95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已大不如从前,可他依旧舍不得这片土地。“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这是老人一生的信仰。多么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毫无功利的朴素信仰贯穿了老人的一生,矢志不渝。

人生需要执着,需要一种对信念的坚守。或许赖昌荣老人说过的一句话可以看做是对此人生哲学最好的诠释:“如果我能活到100岁,我还会接着修路,发现哪里有路不好,我就去修,直到走不动为止。”

猜你喜欢

伟力铁锹修路
延安精神的伟力
千万别惹铁锹
凝聚奋斗伟力 不负光荣使命
数说黔茶伟力
撒不出来的铁锹
周治平:柔软的伟力
小知了和铁锹巨人
修路
修路
一把铁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