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东风上九天
2015-05-30欧阳乾李志美
欧阳乾 李志美
风筝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承载着人类脱离大地的梦想。它轻快地遨游于青天,直上云端,借人类之手高高地俯瞰着沧海桑田和历史变迁。春来踏青的欢声笑语,战争年代的历史寒流,最终都会化为记忆里的烟火。任岁月荏苒,唯一不变的是那亘古的飞翔。
凭添春色水云间
春日花开,暖风徐来,趁时放风筝,实乃人生乐事。小小的纸鸢,御风而上,承载的不仅是人间的喜乐,这一线所牵的,更是绵延不绝的民族历史。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张小小的纸面竹骨之上注入了生活的情趣与智慧。
相传墨子曾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才成,但是只飞了一天就坏了,但这却播下了后人要让其遨游于青天之上的火种,当伟大的工匠鲁班出现之后,墨子曾经的失败有了意义。鲁班用竹子改进了墨翟的风筝材质,终使其御风而行。从此层面上来说,鲁班是风筝的鼻祖,而历史在此出现了惊人的巧合——如今被冠以“风筝之都”美誊的是山东潍坊,而在潍坊西南方向有一座鲁山,那里便是鲁班放飞人类史上第一只风筝的地方。
从一开始,历史就为风筝的发展做好了精确的注脚。
自鲁班之后,另一个赋予风筝以革命性意义的人是东汉的蔡伦。自他改进造纸术以后,人们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而鲁班当初发明的风筝,只能被叫做“木鸢”。到南北朝时,风筝进一步发展,并且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及至宋朝,在这个中国封建文化艺术发展到了顶峰的朝代,风筝也随之大放异彩,成为人们比较喜爱的户外活动。宋朝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如此生动地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而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及苏汉臣的《百子图》中,都描绘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历史有衰落兴亡,而风筝一脉却源远流长,不曾因朝代的更迭而兴废。即使到了清晚期,中国封建制度最为腐朽的时候,风筝依旧是老百姓们的心头好。当时诗人高鼎写下的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通过儿童稚嫩黄口的朗朗诵读声描绘出一幅乡村安逸生活的永恒画面。
俯仰尘寰壮远观
虽说历史的兴废如春去秋来般花开花落,风筝在民间的流传却始终源远流长,但在时光的缝隙里,在岁月的尘埃中,风筝是否也悄悄地影响过历史,改变过世界发展的轨迹?
也许历史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花团锦簇,它也有着寒冷的黑夜。第一个制作出风筝雏形的人——墨子,这个主张“兼爱”“非攻”,擅长使用军事组织以暴制暴的哲学家发明风筝的初衷已不可考。后来经过鲁班的改进,这只风筝终于能够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但史书上却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这只飞翔在两千多年前天空之上的木鸢,是否也曾某种程度上改变过春秋诸国的格局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风筝军事用途的滥觞,从那以后悠久的岁月里,它都与战争密不可分,多多少少地影响着历史命运的轨迹。
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出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在垓下之战时,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著名的“四面楚歌”。而后项羽溃败,中国始有大汉一朝。开启这光辉灿烂一页的,有着风筝飞翔的身影。
再把目光看向南朝时的“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在城内,曾放风筝向外求援,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如此之情状,让人扼腕。如果当时这一风筝求援计划得以成功,谁敢说历史的走向不会因此而改变?及至明代,风筝的军事用途又有了质的飞跃——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大规模杀伤敌人之目的。
军事武器进入现代化以来,风筝的军事用途也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曾用特技风筝做活动靶,训练士兵射击的精准度。在某些决定世界格局命运的人类战争史上,少不了风筝的影子,它不仅被作为侦察工具,更被用来测距、越险、运输,甚至还有载人的历史记载。
除去战争不说,风筝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做的一大贡献。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风筝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人类近代科技文明的先河。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本质上风筝的飞行原理和现代飞机很相似——依靠绳子的拉力,使其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这对后来的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国家博物馆中的一块牌子上醒目地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英国博物馆也把中国的风筝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成长之路始终伴随着黑暗和光明的交替。
身随心遣上云天
风筝由墨子之手问世之后,逐渐演化成为中国人春游踏青的休闲娱乐玩具。在这之后的漫长历史时光里,放风筝也成为一种中国人最喜闻乐见的休闲和健身方式。
在中国漫长悠久的农耕文明社会里,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极为单一。除了皇亲国戚、达官贵族玩踢球之类的游戏,寻常百姓也只有放风筝、打麻将和玩纸牌了。而在这些普及性的休闲活动中,放风筝,千百年来一直是从王孙公子至下里巴人都十分喜欢的户外休闲娱乐活动。它简单有趣,上手极快,只用一根线,便能体会到那种放之于青天而翱翔的感觉。人们喜欢放风筝,也喜欢看别人放风筝。
放风筝,体会的是一种自由的操控感,看那纸竹经由一根细长的线连接,御风而上,何其快哉!而看人放风筝,又是另外一番风味的愉悦和审美。各式各样的人,都能在放风筝的时候体现出不同的味道来:老翁谨慎,少年狷狂,儿童稚趣,最是那清秀少女放风筝的姿态,聪灵而清丽,迎风慢跑时简直就像敦煌壁画上飞天的女子。无怪乎就连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文学大师金圣叹也说:“看人风筝线断,一乐也。”
人们的休闲和娱乐离不开风筝,掰指算来,中国大概没有一个城市与风筝的联系能如潍坊般紧密,这座借风筝享誉全世界的城市被绿色环绕,悠久的历史积淀使她的城市血脉中都流淌着飞翔的基因。在这里看五颜六色的风筝飘满天空,看人们迎风放线时的欢声笑语,才会明白风筝的艺术不仅属于天空,更属于大地,它因民俗文化传统的悠久而源远流长,也因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而各有千秋。风筝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域,各个民族,与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宗教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的艺术体系。风筝文化映照了中国千年农耕社会的休闲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地道的中国民俗文化,其实更是一种纯正的中国休闲文化。说到底,这才是人们深爱它的原因。
可知此物最相思
“飞翔”是人类一个永远不灭的梦想,当飞机没有发明出来之前,能够代替人类这一梦想的只有风筝。看着那一面纸鸢通过自己的手翱翔于青天,穿梭于云端,能给人带来多少无尽的遐想……
通过时间,人们赋予了风筝坚韧的生命力,风筝也给予这些时间以欢乐和梦想。但风筝对于人类感情的承载不只有喜悦,还有哀思。古人发明风筝也有一方面是为了怀念去世的亲友,他们认为在清明期间,人界与冥界的通道会暂时开放,于是便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故去的亲友。这一面小小的纸鸢,也有了沟通过去和历史的含义。
也许正因如此,清明寒食期间放风筝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民间活动。旧时潍坊神童郭麟有诗描述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步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此诗极其形象地描绘了在寒食期间,当时的潍坊人争相放风筝的盛况。
这一盛况可以追溯到大唐。唐朝建立以后, 由于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经济生产等一系列措施,社会很快走向安定和繁荣,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同时,社会的安定和文化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盛行。从唐代起,我国将寒食和清明两个节日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民间节日。由于它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所以深受各个阶层的重视。清明放假不光是现代人的特例,从唐朝时就有这个传统了,据《癸辛杂识》记载,清明节时,大学也要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
在唐代清明时节,朝野盛行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条等风俗,当然,少不了放风筝以寄托哀思。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人们祭奠先贤和祖先,却要以放风筝这种轻快的方式来缅怀,它彰显的是一个民族达观的生存态度。唐朝的《纸鸢赋》里以轻快的笔调记录了清明时节的这般场景:“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象飞鸢之戾空……”寥寥数字,一种热情奔放、朴素天然的气象就跃然纸上,让人梦回大唐。从遥远的彼时开始,风筝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终于成就了自身的圆满,以最好的形象飞到了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