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孟多酯钠结晶工艺改进

2015-05-30刘华

关键词:溶媒结晶

摘 要:通过改变结晶体系的溶媒配比,优化头孢孟多酯钠结晶工艺,优化后工艺所得产品质量稳定,比容小,流动性好,便于分装,易干燥和产业化。

关键词:头孢孟多酯钠;溶媒;结晶

头孢孟多酯钠,为第二代头孢菌素,除具头孢唑啉相同作用外,还对一些革兰阳性菌有抗菌作用。抗菌谱与头孢噻啶相似,对革兰阳性球菌不如头孢噻啶。本品主要特点是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优于头孢唑啉。对厌气梭状芽孢杆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流感杆菌及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作用较强,特别是对嗜血杆菌属,本品最有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腹膜炎、败血症及皮肤软组织、骨、关节等感染。由于尿药浓度高,对尿路感染有高效[1]。

目前,市场上该品种多由7-ACT与扁桃酸酰氯合成反应得到头孢孟多酯酸,再与成盐剂反应得到头孢孟多酯钠,但多数产品存在比容大、流动性差、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结晶工艺的溶媒体系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比容小,流动性好,便于分装,易干燥和产业化。

1 试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头孢孟多酯酸溶液(实验室自制),硫氰酸钠、异辛酸鈉(分析纯)、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异丙醇(工业级)。

LC-20AT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工艺过程

量取头孢孟多酯酸溶液610ml(100g 7-ACT反应制得)补加240ml乙酸乙酯、30ml甲醇、40ml丙酮;将50g异辛酸钠和3g硫氰酸钠溶解到200ml乙酸乙酯与100ml丙酮中,经0.22μm膜滤后滴加至酸溶液中,反应温度<15℃;加晶种0.35g,养晶50分钟。1小时内滴加异丙醇700ml;控温19-20℃,继续滴加异丙醇667ml,搅拌2小时。过滤,用丙酮洗涤两次,45℃真空干燥,收率约120%。

2 结果与讨论

2.1 乙酸乙酯量对产品的影响

乙酸乙酯所占比例偏低时,出晶速度偏快,随着乙酸乙酯量的增多,出晶速度减慢,产品比容偏好,色级略差。由表1可以看出:当乙酸乙酯占体系13%时,产品含量高、杂质低、比容小。

2.2 甲醇量对产品的影响

甲醇在结晶过程中主要起到调节出晶速度和产品流动性的作用。甲醇量越多,产品的流动性越好,但鉴于孟多酯酸钠在甲醇中的溶解度偏大,甲醇量不适于过大。由表2可以看出:当甲醇占体系6%时,产品的整体质量偏好。

2.3 丙酮量对产品的影响

丙酮在结晶过程中主要起到调节体系稳定性和出晶速度的作用。乙酯-甲醇体系不稳定,易析晶。由表3可以看出:当丙酮占体系8%时,产品的整体质量好。体系稳定,收率高,易于产业化。

3 小结

由于各种溶剂的官能团、极性和黏度的不同,以及它们对产品的溶解度差异,不同溶剂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潜溶剂与产品的结合也各有差异,因此体系中各种溶剂的配比对产品的结晶有很大的影响。本实验通过改变体系中溶剂配比,得到的头孢孟多酯酸钠晶体产品含量高、杂质少、溶液颜色好,所得产品符合2010版的中国药典的质量要求[2];比容小、流动性好、易于分装,能够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张文生,胡文滨,夏建超.头孢孟多酯钠的合成[J].河北化工,2012(10).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刘华(1979-),男,本科,工程师,在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主要从事药物结晶工艺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溶媒结晶
“长大”的结晶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新癀片外用制剂镇痛模型的溶媒筛选及研究
陶胎结晶釉制备及其分相呈色研究
复合溶媒应用于阿维菌素结晶的研究
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分析
共聚甲醛的自成核结晶行为
聚乳酸在二氧化碳作用下的冷结晶
sPS/PBA-a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的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