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随想
2015-05-30潘振平
潘振平
一、作为信息服务的出版业
学术出版是出版的高端。这么说,并不仅仅因为我们对自己从事这份工作的自豪。
在我看来,出版业,从现代社会的分工来讲,应该归为信息服务业的范畴,它所承担的功能就是信息、知识、资讯的记录、传播和保存,当然形式和载体可以多种多样。在人类本身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和动物界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人类实际上是依靠自己经验的传递来不断取得进步。我们不必完全依靠本能,事事从头学起,我们有前人留下来的东西。
我们小时候学社会发展史,学自然进化史,都讲劳动创造了人,人类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是否使用工具。按照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一些灵长类动物也有使用工具的行为。譬如科学家发现,猩猩可以用树枝伸到蚂蚁洞里,然后抽出来,把爬在树枝上的蚂蚁吃掉,这树枝显然就是手臂的延长,也就是工具。
许多动物可以通过发声来传递信息,但人类已经具有很强的语言能力。语言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不能说语言只是思想的外壳,实际上思想是要通过语言来组织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语言,我们还能进行思考吗?
到了人类把语言转化为文字,发展出自己的书写系统,进而发展出自己的印刷复制技术以后,这种思想记录和经验传承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越来越广。而出版工作,就有幸就成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经验传递的最核心部分。
二、关于学术出版的本质
如果上述说法成立,学术出版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学术出版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判断,比如选题的新颖、论证的逻辑、资料的收集、切入的角度、论述的角度,等等。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思想,思想是人类经验的精华。它是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经过漫长岁月沉淀之后留在我们手里最有价值的东西。
学术出版代表着一代人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包括人体本身所做的各种各样思考。这种思考和发现,或者纠正前人的错讹,或者有新的发明,都要通过专业学术论著记录下来,在同行中间展开交流,最后保存下来。为什么前面说学术出版是出版业的高端?因为它承载着这样的使命和责任。
三、关于大数据时代的碎片化
我今年参加了一些近代史的学术研讨会,探讨了一些选题。我当时就想,人们在写论文时,凡是从来没有人说过的就一定是重要的吗?所谓填补空白,所有的知识空白都需要填补吗?别的学科我不了解,近代史、清史我知道一点,这个学科现在的数据资料已经是海量的,穷尽一个人的一生根本不可能看完。从里面挑出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进行研究,也可能是别人从来没有碰过的。这种研究可能是有用的,但如果不能和大家关心的话题产生交流、碰撞、争辩、讨论,它的意义无疑就要降低很多了。这实际上涉及对学术著作选题的评判问题。
碎片化是我们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美国学者最近刚写了一本书,讲互联网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有正面的影响,但书中更多谈及的是负面影响。据我所知,这样的著作在欧美不是第一本。从史学角度看,互联网写作一是叙述的水分太大,任意为之。二是非常碎。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们已经被海量信息包围,生命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在挤占我们思考的时间。这个现象是好是坏,现在很难判断。就个人而言,我希望有点时间远离这类信息,让大脑能有一点空白,希望还有点时间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