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 丧尸文化的前世今生

2015-05-30王树振

世界文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行尸走肉丧尸巫师

王树振

Zombie(丧尸)一词源于巫毒教。巫毒教(Voodoo),又称“伏都教”,原本是流行于西非加纳等地的一种神秘宗教,后因白人殖民者的贩奴活动于16世纪传播到位于西印度群岛的海地。根据巫毒教信仰,巫师通过神秘的仪式能将死者复活,使其成为丧尸。近代西方人类学家在海地发现这种离奇信仰后,用文字和影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传回欧美,这便是丧尸概念的最初起源。根据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Wade Davis)撰写的《蛇与彩虹》(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一书的描述,巫毒教的复活仪式其实是通过下毒的方式令人假死,葬礼过后再将受害者从坟墓里挖出,使其苏醒而成为丧尸的,而巫师所用毒药的主要成分则来自河豚毒素的萃取物,因为受害者脑部机能遭到毒素的破坏,即使苏醒,也会丧失记忆和自主意识,对巫师唯命是从,成为任其操纵的奴隶,不知疲倦和痛苦,不会饥饿与抱怨,和行尸走肉无异。然而,与当代流行文化中的丧尸形象不同的是,巫毒教信仰中的丧尸只是巫术的产物,尽管会在巫师的指示下杀人,但并不吃人,也不会通过撕咬的方式让受害人成为丧尸。那么,当代流行文化中的丧尸形象是怎么出现的呢?

尽管当代流行文化中狰狞可怖的丧尸只是虚构出来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非真实的存在,但是在自然界中还是存在某些类似于丧尸的生命现象的,譬如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狂犬病。狂犬病毒以咬伤的方式由病兽传染给人,受感染者会丧失理智,变得异常狂躁并极具攻击性,直至死亡。病毒、传染、攻击性、无理智和死亡,这些都是丧尸的基本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说,狂犬病感染者在进入发病期后,几乎就是“丧尸化”了。人们正是从此类现象中得到启发,有所借鉴并移植到流行文化中,从而创造出了现代影视作品中的丧尸形象。

二、丧尸电影的鼻祖:《白色丧尸》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丧尸电影,《白色丧尸》(White Zombie)于1932年被搬上银幕,由影星贝拉·卢高西(Béla Lugosi)主演,讲述了海地的一位巫师利用巫毒教巫术将许多人变成丧尸,让他们日夜无休地在糖厂里为其工作赚钱,并将所有来到岛上的白人女性也变成丧尸的故事。

与当代流行文化中撕咬活人、肢体腐烂的丧尸形象大相径庭的是,《白色丧尸》中的丧尸既不吃人,肢体也不腐烂,只是肤色苍白得如同一具尸体而已,谈不上多么可怕。由于这些丧尸在巫术的控制下日夜无休地劳作,反而让人心生怜悯和同情。显而易见,丧尸最初并非撕咬活人的怪物,只是后来的丧尸电影让其增添了这种新的嗜好而已。尽管影片没有让观众体会到丧尸吃人的恐惧,但却挖掘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恐惧——看到巫师把人变成丧尸所造成的心理恐惧,因而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并非丧尸,而是贪婪邪恶的巫师本人。这部电影让观众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类无法主宰自己的身体、丧失自我意志的恐惧。

由于影片拍摄之际,正值巫毒教和丧尸概念刚传入美国不久,因此电影的场景和情节都借鉴了海地的巫毒教信仰。在《白色丧尸》的影响下,之后数十年间拍摄的丧尸电影大都没有跳出巫毒教的窠臼——故事场景都是设定在海地,主角都是邪恶的巫师,里面的丧尸既不可怕,也不吃人,因而,以《白色丧尸》为代表的早期丧尸电影对当代丧尸文化的发展和流行影响较小。

三、丧尸文化的里程碑:罗梅罗的丧尸三部曲

丧尸电影之父乔治·A ·罗梅罗(George A. Romero)于1968年拍摄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一经上映便引起轰动,从而真正让丧尸电影走向辉煌。影片中的丧尸不再是让人心生怜悯的苦力形象,而是跳出巫毒教的窠臼,从早期阴森冰冷的尸体变成肢体腐烂、撕咬活人的恐怖形象,正因为这部影片,丧尸开始成为近代恐怖电影的新宠儿。

影片伊始,一对为父亲扫墓的兄妹遭到丧尸袭击,哥哥受到感染成为丧尸,妹妹则侥幸逃到了附近的一处农庄。在农庄的一栋民宅里,一群幸存者在一位黑人英雄的率领下击退了丧尸的一次次的进攻,但幸存者之间既有抗击丧尸的合作,也有争夺领导权的纷争。在漫长的暗夜里,丧尸不断地进攻农庄,撕咬活人,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丧尸,直到黎明时分治安官带着一队民兵出现。他们朝丧尸头部射击,杀死丧尸后再把尸体烧掉。然而,在活死人之夜幸存下来的黑人英雄,最后却被当作丧尸击毙了。

在《活死人之夜》中,失去人性、凶暴惨忍的丧尸和拿着武器干掉丧尸进而获得极致快感的民众,暗喻了当时因深陷越战泥潭和各种社会危机而日渐颓废和绝望的美国人的精神世界。在2013年上映的纪录片《活死人的诞生》(Birth of the Living Dead)中,罗梅罗说他的丧尸电影是“大量愤怒的产物,因为60年代的改革都没有任何进展”。颇具象征意味的是,就在《活死人之夜》上映的当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杀了,影片里被当作丧尸射杀的黑人英雄正是对美国种族歧视的辛辣讽喻。

《活死人之夜》大获成功后,罗梅罗确信自己已经找到了能代表美国社会的万能隐喻,于是便拍摄了许多续集。他于1979年推出《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讲述了困于大型超市的人类和丧尸群的抗争,是对越战之后的美国人因深陷消费主义泥潭、物质富裕而精神颓废的辛辣反讽。因切中时弊,影片上映后,类似题材的作品开始在世界各地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丧尸文化开始风靡全球。

1986年,《活死人之日》(Day of the Dead)现身银幕,在影片中,丧尸已蔓延到世界各地,幸存的人类身陷绝境,孤独无助,讽喻了冷战期间,在核威胁的阴霾之下,对未来失去信心的现代人的颓废、无助与绝望。

从《活死人之夜》到《活死人之日》,罗梅罗的这三部丧尸电影,全都切中时弊,颇具鲜明的时代特征,共同构成了堪称经典的丧尸三部曲,影响了其后不计其数的同类型影片,为丧尸文化的流行奠定了基础,成为丧尸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四、丧尸文化对科技滥用的忧虑:《生化危机》

自2002年以来,经典游戏《生化危机》被改编成一系列电影,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因丧尸病毒爆发而导致的末日世界,并塑造了同感染变异的丧尸艰难对抗的爱丽丝等一系列英雄形象,但是影片在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科技滥用的忧虑。随着20世纪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基因和克隆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扮演上帝的角色成为可能。然而世人对科技滥用的忧虑和质疑却从未偃旗息鼓过,而这种忧虑和质疑也正是出于对人类文明前途的担忧。不同于僵尸和吸血鬼,影片中的丧尸并非诅咒和魔法的产物,而是现代生物科技滥用的罪愆,而实验室中丧尸病毒的泄露而招致的末日灾难,也成为人们对科技滥用的忧虑和质疑的最佳诠释。

丧尸题材的影视作品所描述的场景,往往是令人无限绝望的末日世界,而其中专制独裁的统治者和疯狂任性的科学家也诠释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满与担忧,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的流行文化会把越来越多的目光转向了阴森恐怖的丧尸,因为与冷战时期的核威胁不同,现代的人类比冷战时期更加恐惧不安,无论是科技滥用带来的伦理风险,还是经济危机造成的绝望癫狂,还是权力斗争引发的社会动荡,还是环境破坏导致的生态灾难,都是人们借丧尸题材抨击的严峻的现实问题。

五、丧尸文化发展的新篇章:《行尸走肉》

2010年开播并热播至今的美剧《行尸走肉》(The Walking Dead),更将丧尸片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行尸走肉》刚开始同样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末日场景:治安官瑞克·格里姆斯在医院的病床上醒来,却发现自己熟悉的城镇已经丧尸遍布,他既要找回失散的妻儿,还要领导幸存的人类逃出生天……在这个末日世界中,除丧尸外,还有大量泯灭良知的人类幸存者——陷入绝境、无限恐惧的他们为抢夺生存资源不惜猎杀同胞分而食之。《行尸走肉》真正描述的并非那些狰狞可怖的丧尸,而是在极端状态下泯灭的人性。此外,《行尸走肉》中人类幸存者之间时常爆发的种族暴力,同样暗喻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痼疾。然而,尽管演绎的是残酷世界中残酷的生存法则,《行尸走肉》在赤裸裸展现人类血腥暴力本性的同时,也不忘每集都展示一下人际间的温情。从男主角向那些被其杀死的丧尸道歉,到姐姐朝变为丧尸的妹妹开枪……这些剧情颇具人文关怀,而这种从单纯的血腥娱乐向复杂人性的转向在某种程度上翻开了丧尸文化的新篇章。

只要人类依然颓废与绝望,丧尸文化就会与时俱进地永远流行下去,因此,影视作品中的那些狰狞可怖的丧尸,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类的化身。正如《行尸走肉》中的男主角瑞克所言:“我们才是真正的行尸走肉!”换言之,虽然丧尸只存在于影视作品这样的二次元世界里,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话,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麻木生存下去的行尸走肉。

猜你喜欢

行尸走肉丧尸巫师
《行尸走肉》衍生剧 6月上线AMC+
懒巫师的谢礼
神秘的北部巫师
带上巫师的魔法书,开启一场奇幻之旅
谁动了巫师的魔药?
丧尸登陆
丧尸套路为何玩不腻
丧尸套路为何玩不腻?
It Seems "The Walking Dead" Season 8 Trailer Just Trolled Everyone
AMC续订《行尸走肉》第八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