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剧《复仇》:一个不得不看的“基督山女伯爵”的故事

2015-05-30周亚萍

世界文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复仇艾米丽阿曼

周亚萍

美剧《复仇》(Revenge)改编自大仲马的复仇文学名著《基督山伯爵》,但实际上,除了复仇的主题没有改变之外,故事发生的时间、情节、主人公等,都与原著相去甚远。该剧自2011年9月开播以来收视喜人。该剧具有鲜明美式肥皂剧特点:豪华时尚的上流社会、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主人公、帅气多金的男主人公、缜密精巧的悬疑情节、大快人心的复仇故事等,无一不调足了观众的胃口,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欲罢不能地追着剧集一路看下去。这部剧集无疑为沉闷多时的美剧市场带来了一阵清新的旋风,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受到观众的热捧。据统计,开播以来,18—49年龄段平均收视率为2.8,每集平均吸引880万观众,这使得该剧迅速步入“优质正剧”之列。在中国多个视频网站上几乎同步更新的全四季剧集,仅在优酷网上点击率都超千万,其中,第一季就达到了近四千万。早在该剧第一季试播期间,就收到众多不乏溢美之词的好评。曾获普利策评论奖的 《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Dorothy Rabinowitz就盛赞道:“一部粹而不杂的电视剧——其主题所呈现的某种激情就跟人类一样源远流长——它的到来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如果这部剧再以一种艳丽迷人的方式呈现,正如《复仇》那样,那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了。”她同时对主演艾米丽·万凯普(Emily Van Camp)也赞不绝口,因为后者对“复仇欲望进行了深入研究,既能做到巧言令色,又能令人心惊胆战”。就连ABC电视台娱乐总裁Paul Lee也称该剧“既性感迷人又魅力无限”。在第一季播放期间,鉴于极高的观众接受程度,ABC电视台随后全季续订。许多中国美剧迷们从2011年秋开始追剧一直追到2015年春共四季播放剧终。2014年春季,漫威漫画公司还宣布正在编剧《复仇》的前传,将聚焦于女主人公艾米莉·索恩复仇之前的生平故事。目前这一计划已经于2014年9月对外公开。

据报道,《复仇》第一季在继《迷失》(Lost)之后,成为ABC电视台收视率又一最高热播剧,赶超同时期播放的《犯罪现场调查》(CSI)和《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Law& Order: Special Victims Unit)。为什么《复仇》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呢?毫无疑问,它在主题表现、演员挑选、剧情编写、拍摄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复仇》讲了一个名叫艾米莉·索恩(Emily Thorne)的神秘女孩,有一天来到富人云集的汉普顿镇,租下一栋靠海的别墅,对外宣称是度假。其实,她的真名叫阿曼达·克拉克(Amanda Clarke),在她小的时候,父亲大卫·克拉克(David Clarke)被陷害叛国罪。在漫长的审判之后,他被判终身囚禁,后来还被人谋杀在狱中。阿曼达在父亲入狱后被迫与他分离,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他。多年以后,她回到汉普顿,伪造了自己的身份,伺机寻找当年陷害父亲的仇人,为之报仇雪恨。她主要的目标是维多利亚·格雷森(Victoria Grayson), 格雷森家族的女主人,一个曾经爱过她父亲并背叛他的女人。剧情围绕阿曼达精心设计去毁灭每一个参与陷害她父亲入狱的人员这条主线展开。在复仇的道路上,她逐渐发现了关于父亲的种种事实真相,并不得不随之调整改变复仇计划。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断有新的同盟加入她的复仇计划。在计划的具体实施中,她发现自己无法在情感上置之度外。她在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动机确认上产生困惑,敏感地意识到她一意孤行的复仇行动已经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的朋友卷入其中,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同时,在复仇结束后,她也在思考自己的命运该何去何从。

故事本身并不复杂。跟《基督山伯爵》一样,《复仇》以人性中最隐秘的内在行为动机为轴心,以最难以驯服的个体意志为经纬,演绎着对人生、人性、命运以及痛苦的灵魂和坚忍的意志的体验和对抗。复仇在本质上来说,是对 “血的无厌的渴求”,然而被正义的光环护身,又被提升为某种神圣的义务。个体的激情被神圣化,尤其当这些激情可以帮助个体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保存自己的时候。主人公阿曼达在复仇过程中欲望与理性、个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冲突,虽然最终得到了观众的认同,肯定了她作为复仇主体的要求,但是在整个剧集的表现上是充满困惑和焦虑的,穿插着错综复杂的情感与理性的纠缠。因而在复仇的对与错上,也令观众难以做出明晰单一的判断。那些人类华美光鲜的外表下,交织着丑恶的阴谋、黑暗的勾当、无耻的行径和令人瞠目的伪善。如此种种,都让复仇者对人类本体产生深刻的怀疑,又进一步坚定了其弘扬正义、惩罚罪恶的决心。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由于复仇就是报复,所以从内容上说它是正义的,但是从形式上说复仇是主观意志的行为,主观意志在每一次侵害中都可以体现它的无限性,所以它是否合乎正义,一般说来,纯属偶然。而且对他人来说,也不过是一种特殊意志。复仇由于它的特殊意志的肯定行为,所以是一种新的侵害。阿曼达为父复仇,从情感、伦理上看都无可厚非。在她看来,父亲就是其和谐完整归属的主要缔造者。父亲的失去意味着其心理归属感和爱的需要满足受挫。而归属感和爱的需要都是人与生俱来的。阻碍与挫伤两者的任何行为都必将遭受报复,从而导致任何一个情感都没有复仇来得率直、强烈。“因你而生的一切苦果,我都要你亲尝。”阿曼达的内心于是产生出这样一种隐忍、决然的复仇心态,在任何的复仇故事中,倘是“抑恶扬善”,必符合观众潜意识中的期待心理。当阿曼达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圈套将当年陷害她父亲的人拉下马,有的身败名裂,有的家破人散,如此清爽利落地干掉坏人,自然大快人心,看得过瘾了。

一部深入人心的电视剧,当然离不开好的故事、生动的典型、精良的制作和思想的深度这四个方面。《复仇》以女性为主角,不仅仅是因为女主角青春靓丽颜值高,更是当今社会女性力量增长的一种表现。对角色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部剧集的成功。阿曼达的美丽优雅、率性倾情、韬光养晦以及其坚韧不拔、随机应变、善良隐忍等品质,被主演艾米丽·万凯普用精湛的演技诠释得恰到好处。剧中阿曼达与仇人儿子丹尼尔之间的情感纠葛,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各种矛盾冲突,时而让人感觉温馨甜蜜,时而让人紧张愤怒,更多时是一种揪心难过。阿曼达是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因为其可信度——她不是遥不可及的完美女神,而是一个在停不下来的复仇大业与不断反思人生意义中经常陷入困惑与质疑的女子。因为艾米莉·万凯普并没有将阿曼达仅仅塑造成一个带刺的复仇女神形象,而是将她冷艳的外表与纠结的内心结合起来,把她复仇的决心和难以抑制的恋爱激情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浸透到人物的每一个人生情境、每一次真实的生命气息和每一束自然流露出的精神光泽中,于平实中见真情,反思中见深度,起伏中见曲折,淡雅中见奇崛。这正是这部剧集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

说到艾米丽·万凯普,这个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电视艺人,在出演《复仇》之前她在美国最有名的两部电视剧是《雪山镇》(Everwood)和《兄弟姐妹》(Brothers & Sisters)。这两部剧为她打开了演艺之路。然而将她知名度大力提高的正是《复仇》。在一次采访中,她说:“在我看到《复仇》的故事时,我不能控制地热爱这个故事。阿曼达这个角色非常完整,并且非常复杂,作为女性角色往往很难在一部剧中起到重要作用。但阿曼达确实是一个关键。整个故事的发展让你完全难以猜测,只有在看过两三季之后才会明朗。”的确,这个“基督山女伯爵”不仅擅长武术搏击,化身复仇女战士,还能在汉普顿的名流社会中成为优雅迷人的名媛淑女,同时要跟最难缠的对手“女王”维多利亚周旋,还要随时做好准备,应对在消除敌人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突发状况。阿曼达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其喜怒哀乐,各种五味杂陈的情感,艾米丽·万凯普都得如实呈现、释放,这对演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有记者问是否她生活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复仇”经历,她回答道:“我也希望我会有一个很完美的回答,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想最完美的复仇可能就是电视剧里演的吧!”在《复仇》中的出色表演,最终让她获取了2014年上映的漫威电影宇宙的超级英雄电影《美国队长:冬日战士》(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中莎伦·卡特(Shron Carter)的角色。当时竞选该角色的人选众多,而且有趣的是大多都是来自热门美剧和英剧,比如《权利的游戏》中龙女的扮演者艾米丽亚·克拉克、《唐顿庄园》中三小姐的扮演者杰西卡·布朗·芬德利等。最终艾米丽·万凯普完美胜出,再一次将观众的目光牢牢吸引在这位集美貌、智慧、勇敢于一体的神盾局特工兼美国队长新女友身上。

另一位在《复仇》剧中出演二号女主角维多利亚·格雷森的是演艺圈里的熟面孔玛德琳·斯托。1958年出生的玛德琳看上去依然年轻美丽,举手投足之间优雅迷人,魅力无限。她于1987年出演 《紧急盯梢令》(Stakeout)出道。1995年出演《十二只猴子》(Twelve Monkeys)获得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沃尔皮杯特别奖。自2011年主演《复仇》以来,以其精湛的演技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并凭维多利亚这一角色获第69届金球奖剧情类剧集最佳女主角提名。《复仇》剧中饰演的维多利亚是一个有着曲折身世以及不堪往事的女子,凭借自己的容貌和手腕成为格雷森集团的女主人,并被称为汉普顿的无冕女王。她心思缜密、八面玲珑、果断无情、手段狠辣,与阿曼达明争暗斗,有着多次剑拔弩张的交手。复仇女神与无冕女王的对手戏,正是该剧主要看点之一。无论是她们眼神的对峙、言语的冲突,抑或是歇斯底里的爆发、声泪俱下的控诉,都能引起观众内心深处强大的共鸣。然而,这个女王也有着母性柔情的一面。她深爱着自己的私生子,对与康拉德·格雷森(Conrad Grayson)所生儿子丹尼尔关怀备至,处处为他着想,同时也爱着与大卫·克拉克的私生女夏洛特(Charlotte Clarke)。那么富有心机与战斗力的女人,在处理儿女问题上却经常陷入悲伤的境地,只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她手执一杯红酒,站在阳台上眺望大海的孤独身影,充满了无言的落寞凄凉与郁郁寡欢。此时,她不像一个女王,更像一位失意的母亲。

艾米丽与玛德琳从第一季一直演到第四季,许多观众正是冲着她们的演技与颜值而来。就玛德琳本身来说,她之前接受过的戏剧表演的训练以及她圆润甜美的嗓音,再加上她曼妙的身材和漂亮的面孔,这些几乎过于完美的结合,使得女王维多利亚的角色散发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神韵。这种神韵,的确折服了不少观众。在第四季剧终一集中,维多利亚被阿曼达的父亲大卫枪杀,当汩汩的鲜血从她的胸口持续冒出,染红了她洁白的衣裙时,有些观众甚至忘记了她的凶狠和无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空空落落的心境,甚至有点痛心。在某种程度上,玛德琳确实将这个角色演到了极致。她自己表示:“从未想过这部有点偏门的剧,会有这么多影迷基础,因为这是一部关于强迫症的剧。”她所提到的“强迫症”,其实就是指的是当复仇占据脑海,人生唯一目标和意义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一种偏执和痴迷。

在前三季中阿曼达是复仇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在第四季中就成了维多利亚和她儿子的第二任女友玛戈·莱马戈(Margaux LeMarchal)联手向阿曼达复仇。复仇的女人们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卷入其中,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的后果是他们不是死于非命,就是远走他乡。整部剧集围绕复仇主题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处心积虑的复仇到底是否有意义?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是否值得?人到底是应该选择“相逢一笑泯恩仇”,还是“睚眦之怨必报”?在第三季第六集中,阿曼达的挚友兼复仇同盟诺兰(Nolan)对她说:“你逼迫人们在黑暗中蹒跚而行,所以大家都受了伤害。”这番话极大地刺激了阿曼达,她对自己的行为和偏执进行了反思,可是她的复仇“强迫症”最终还是逼迫自己继续执行复仇计划,把复仇当作人生唯一的事业。而内心深处的负疚和纠结并没有停歇。在第三季结尾,仇人康拉德被杀死,维多利亚被关进疯人院,阿曼达终于可以停下复仇的脚步。然而,她没有料到的是,很快,她将由复仇的主体变成被复仇的对象。在这其中,人性在复仇的过程中被扭曲和异化,而复仇的诉求激起了观众对于温暖和爱的最大限度的渴求和珍视,因而倍加期盼阿曼达和维多利亚能握手言和。然而,丧失家人、财富和名声的几乎一无所有的维多利亚在复仇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终究无法回头。最终,人性的救赎在编剧的安排下颇见匠心:维多利亚被大卫枪杀,然在临终前又一枪击中阿曼达心脏。阿曼达被紧急送往手术室,由同父异母的妹妹——维多利亚的女儿夏洛特——签字授权将母亲的心脏移植给姐姐,挽救了姐姐的性命。这一情节安排极具戏剧性和巧合性。然而,荧幕上的故事本就是对偶然因素的关注和演绎,利用众多巧合将人性中最为黑暗和最为原初的内核,剖析和暴露在观众面前,逼近生命极地和死亡极地。维多利亚的心脏在阿曼达的体内跳动,是否意味着两人的纠缠将无休无止地进行下去,直到有一天死神将阿曼达带走?换言之,阿曼达复活的潜意识中是否会有挥之不去的维多利亚的影子,在不经意的时刻过往的种种场景将在脑海中闪现,而这种精神上的纠缠将生生世世永无停歇的一天?又或者,维多利亚以这样一种方式的存在是在有意识地提醒复仇主体和对象只能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些,就留给观众去回味与解读了。

值得一提的是编剧的叙事技巧和剧集的拍摄手法。每一季的开头,都留有悬疑的场景,让观众猜测推断。如第一季中,海滩的订婚派对上,随着两声枪响,一个男人倒地。倒地的男人是谁?谁开的枪?为什么会开枪?很多疑问即刻会萦绕观众心头。第二季中,搜救的潜水员在暗黑无疆的大海深处发现了沉没的刻有Amanda名字的游艇,游艇中有杰克一家人的一张照片。接着还发现了一具遗体。究竟发生了什么?死去的人是杰克还是阿曼达?一个接一个的疑问接连不断地被抛出来。制造悬疑和意想不到的结局是编剧的拿手好戏,然而要在逻辑上毫无破绽,经得起明察秋毫的观众自己推敲,的确需要编剧下一番功夫。在复仇路上层出不穷的意外曾不停打乱一个个计划,一个疑点的出现指向另一个疑点,有时明明进入一筹莫展的困境,却又柳暗花明,顷刻间豁然开朗。故事的展开并非遵循单一的时间顺序,编剧更擅长有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在每一季的剧集中,都有主人公的记忆闪回,倒叙和插叙随处可拾。阿曼达与儿时伙伴杰克·波特(Jack Porter)的幸福童年时光以及对父亲和母亲的记忆,来到汉普顿之前在少管所的经历等等,在特定的时刻就以闪回的方式带观众回到过去的某个场景。其他还包括维多利亚对自己从少女时期起人生各个时间段的遭遇的回忆等,都给观众提供了线索,以便让他们去解决剧中留下的悬疑,同时也帮助避免剧情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和逻辑衔接问题。同时,每一剧集的开头或结尾,都有主人公的一段内心独白或反思人生的台词,这些台词往往充满了人生哲理,为剧情的发展做了铺垫或是总结。第一季第一集一开始,屏幕上竟然是引自孔子的一句名言:攻乎异端,斯害己也。英文巧妙地翻译为:Before you embark on a journey of revenge, dig two graves.直译为:在踏上复仇的旅途前,要给自己和敌人各挖一个坟墓。事实上,这也是该剧一直着力呈现的主题:复仇害人害己。所以正如主人公所反省的那样:“对真正的受害者而言,真正的满足只能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彻底的宽恕,或者用死亡洗脱罪孽。”否则,当黑暗来临,当心门敞开,有些遥远和禁锢着的梦魇还会再一次袭来。那样的话,复仇的故事将无法停止,并将生生世世地延续下去。

猜你喜欢

复仇艾米丽阿曼
你穿得真好看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阿曼的糖果罐
English Clause Syntax
请相信狗的善良
欧歌赛乌克兰“复仇”俄罗斯
阿曼达:一个战地女记者的以德报怨
没落贵族的挽歌——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身体叙述
李娜无缘“复仇”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