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慈善文化教育的发展模式

2015-05-30江娜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慈善

江娜

摘 要:培育大学的慈善文化氛围,多途径创新慈善文化教育模式,这是当代大学慈善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大学慈善文化教育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慈善文化教育的重点和意义,从增设慈善文化课程、营造慈善文化氛围、完善慈善评价、发展志愿服务、构建统一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大学慈善文化教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慈善;大学慈善文化;发展模式

一、大学慈善文化教育的内涵

大学慈善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高等学校所进行的仁慈、善良和助人教育的总称。“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也是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大学慈善文化教育就是要积极寻求各种方式与途径让慈善精神和志愿精神在现代校园生活中生根、发芽、壮大,在潜移默化中氤氲开来,让每一个存在于其中的个体自觉接受春风化雨般的良好熏陶并突破狭隘自私的个人意识,通过鼓励、引导、示范,使大学生心中潜存的慈善之心被唤醒、打动,在主动融入和交流互动中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从而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领校园环境的和谐稳定和培育健康文明的现代公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

大学慈善文化教育应有三个层次的内涵:(1)物质层面是指大学慈善文化教育所需的的物质载体,这些载体主要包括慈善的知识性内容。包括体现慈善教育内容、实现慈善教育目标的物质材料,比如课程计划、课程大纲、课程标准、慈善教科书、慈善教学辅助材料等;(2)制度层面是指大学所开展慈善活动、对学校师生员工慈善行为的规范、规定以及制度等。比如,《对家庭困难学生实施助学金的办法》、《慈善会捐赠设立奖学金分配办法》、《鼓励学校人员进行志愿者服务的规定》,对贫困生的帮扶、支持和其它辅导形式;(3)精神层面是指学校所表现的慈善价值观、践行的慈善理念、培育的慈善意识、营造的慈善氛围等软性条件,它引领着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大学慈善文化教育的理念

开展大学慈善文化教育,还要贯穿几个理念:(1)人文关怀的理念。现代慈善文化凸显强烈的人本理念和他者意识。人格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都享有人的尊严,一切慈善救助行为都应当以尊重其人格和尊严为前提,在强烈的人文关怀思想中,以纯粹的道德自觉来支撑慈善行为,在处置他人和社会关系中减少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2)关爱他者的责任理念。在大学慈善理念中,公民责任是慈善行为和慈善实践的基本出发点,而在社会责任承担过程中发展积极的他者意识,建设性的看待他者和异己,在个体的“小我”中感受到一种共同的“大我”,并将之作为自身完善与发展的条件,这也是慈善事业从普通救助上升到公益事业,从物质帮助上升到人文关怀,从个体融入社会,从慈悲之心上升到道德自觉的过程。(3)正确对待财富的理念。慈善文化倡导一种理性的财富观。如美国的钢铁大王、公益之父卡耐基曾说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卡耐基的这种财富观揭示了财富的真正品格,就是拥有更多的财富,就应担当更大的社会责任。(4)义工志愿者高尚的理念。参与义工的志愿服务精神表现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四个方面,其中奉献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它体现着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条件下参与社会活动,推动人类发展、文明进步。

三、大学慈善文化教育的意义

文化教育具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慈善文化教育具有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意义。慈善文化教育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公民道德建设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公民通过参与慈善事业培育爱心,提高公民个人意识,以道德认知实现道德实践,从而明确自己在公民社会的定位,承担社会赋予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第二,慈善文化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慈善文化是和谐社会内在的道德基础,这一基础在于全社会拥有一种普遍认同和奉行的平等友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即在全社会和全体人民中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友爱互助的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而这一道德取向与慈善文化倡导的人道主义和仁爱慈悲思想相吻合。第三,慈善文化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慈善文化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亟需行之有效的社会制度的规范和伦理道德的约束,更需要在不同阶段的教育当中进行高尚的道德教育。因此,以利他主义为价值观、以奉献爱心为宗旨的慈善事业无疑是我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发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2]

四、大学慈善文化教育的发展模式

(一)增设慈善文化课程,开展专业教育

学校是慈善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慈善教育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慈善文化教育纳入高校德育教育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慈善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德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体验式教育,通过情感认知和行为学习达到言、情、行的统一,慈善文化教育也需要借鉴这一方法,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体验式教育实现慈善认知、慈善情感和慈善实践的有机结合,培育学生的慈善品德。我国目前尚缺乏独立的、完整的慈善学科门类,也没有相关慈善课程,因此,要在国家课程管理体制下,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探索慈善课程的设置,由课程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制定慈善文化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督导标准、课程设计标准、绩效标准、教学条件标准。通过课堂教学了解慈善救助的相关概念性和行为性知识,了解国家和社会的慈善法律、法规以及慈善传统、社会习俗,通过理论学习强化慈善主体所具备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大学管理者在制订和实施规章制度时,一方面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学校需要制定与慈善教育相关的规章制度,将慈善与学科建设、学生工作结合起来,将慈善逐步纳入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另一方面开设慈善教育课程,结合课堂教学让慈善教育与德育同步推进。把慈善文化课程纳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将慈善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结合,贴近学生群体,贴近现实生活。发挥教师慈善知识教授过程中和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学校和教师应切实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慈善活动的机会,使之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途径。

(二)调动各方面力量营造慈善文化氛围

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不能只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慈善文化氛围。如校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宣传部、学生团委和学生社团,以及校外的实践基地组织,都可以为大学生慈善文化教育做出贡献,教学部门、宣传部和学生团委可加强引导,发挥青年志愿者协会、学雷锋协会、爱心协会和慈善协会等学生社团的作用。借助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逐步培养其慈善意识。例如:开展慈善募捐活动,举办慈善专栏,普及慈善知识,宣传慈善政策和慈善先进事迹;慈善宣传专栏也可以开设在学校网站中,网上宣传有利于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呈现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可以相互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宣传效果会更佳。还可开展社区慈善文化周、社区一日捐等活动,通过社区这个平台,把慈善活动常态化,逐步让学生体会到做慈善其实并不难,慈善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宣传部、学生团委、教学部门和校外单位可联合策划校地结合的慈善活动,可在寒暑假集中时间进行,也可在平时分散进行。[3]

(三)完善慈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慈善教育

目前大学的慈善活动大都注重形式,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目的不明确,获得的慈善教育影响模糊不清,这就需要引入相应的评价机制。通过个人评价和社会评价来完善评价机制,避免大学慈善文化活动浮于表面,促进慈善文化教育的持续性。另外,我国大部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是否参与党团活动、是否获得某种奖励和处分、能否遵守法律法规,而在是否参与志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的要求几乎是空白,这也从客观上导致了大学生慈善意识淡薄。[4]如果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评价中增加慈善公益活动,可以在强化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同时,引导其自觉自愿参与慈善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大力发展高校志愿者和义工服务,培养全民慈善观念

志愿、义工服务是志愿者自愿无偿付出时间、精力、劳动、智慧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日前高校大学生慈善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做志愿者和义工。通过具体实践活动(比如帮助残疾人料理生活,参与环境治理,对贫困家庭的人提供帮助)来增强学生的慈善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仅要有助人为乐的热情,还要掌握必要的服务技巧、尊重受益对象,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国学大师季羡林看来,“慈善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慈善可以是很高的层次,无私奉献,也可以有利己的目的,比如图个好名声,或者避税,或者领导号召不得不响应; 为慈善付出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时间、精神,层次很多,幅度很大,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他参与了,他就开始了他的道德积累”[5]在校大学生还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除了力所能及的财物捐赠外,奉献时间和精力的志愿服务和义工服务是大学生参与慈善,了解社会的最佳渠道。

(五)构建学校——慈善组织——政府协调统一机制,发展公益事业

慈善文化建设需要将慈善行为纳入持久运行机制,这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以及慈善组织的积极参与。从法律政策的完善到慈善知识、慈善理念的宣传,从慈善文化活动的开展到慈善文化体系的建设都需要政府的推动促进。企业应充分意识到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将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慈善组织需要加强自身建设、行业自律和宣传力度。学校在慈善文化的培育和传播过程中需要多方合作和支持,形成“学校——慈善组织——政府”三位一体的协调运行机制。大学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发展模式。比如采用服务学习法,开展学校与社区与慈善组织的密切合作,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它的思路是将经验学习和社会服务相结合。服务学习法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学校慈善文化教育,使学生通过有计划地参与慈善事业和社区服务活动,加深对课堂慈善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公民责任意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6]慈善事业社区化则强调社区在提供福利服务方面扮演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鼓励社区主办慈善事业,提供慈善服务,满足社区发展需求,提升慈善事业和社区发展水平,社区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基本单位,作为社区文化的传播者和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大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和帮助弱势群体传递慈善正能量,是大学慈善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韩升.现代大学慈善文化建设论纲[J].山东高等教育,2014(3):4.

[2]齐兰芬,黄建玲.慈善文化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9(8).

[3]吴显华,阳凤莲.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J].社会组织研究,2012(5):17-18.

[4]汪娟.高校慈善文化培育路径探析[J].才智,2013(32):175.

[5]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25.

[6]李宝梁.我国慈善事业社区化发展探析[J].学术交流,20007(3).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慈善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慈善义卖
慈善义卖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