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跨国并购中的文化融合

2015-05-30王建国

关键词:跨国并购文化融合文化差异

王建国

摘 要: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成长的另一条道路,各国企业冲破经济的地理边界,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但是70%的跨国并购原先预期的商业价值并没有实现,究其原因就是并购后产生的文化融合障碍问题。跨国并购既要面临国家文化的差异,又要面临企业文化的差异,因此做好跨国并购后的文化融合对于提高企业并购的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跨国并购;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跨国并购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行之有效办法,也是世界各国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到跨国并购的浪潮中来,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跨国并购的整个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在并购前,收购方企业要面临着被收购方国家的审核与质疑,要准备着打开“国家之门”的种种艰辛,这就是国家间文化冲突的一种表现。各个国家只会重视并购给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同社会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差异就成为了跨国并购过程中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在完成一场“跨国婚姻”之后,文化的融合或者独立的选择又成为一条摆在企业面前的布满荆棘的险途。所以,做好企业并购中的文化融合,对于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和增强并购的附加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

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信仰和价值观是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独特的经营规范和经营风格等。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保持长时间不变。进行企业并购时,被并购企业不得不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反思,而在平时企业文化中很难表现出来的隐形部分在并购时面对新的文化的冲击也将凸显自己的个性。如果从企业文化和国家文化的关系来看,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具有鲜明的国家性和民族性特征。

所以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就会导致在跨国并购中出现文化冲突的问题。这种冲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对事物看法的不一致,更可怕的是对言行的“理解错误”。举一例子,当时浙江吉利公司买下沃尔沃的可能性很大,但由沃尔沃公司1800位工程师组成的轿车工程师工会不想由中国人领导,希望继续由以前的领导层领导。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只有欧洲人才更懂沃尔沃的企业文化,知道怎样经营好这个品牌。这就是文化差异冲突的典型。跨国并购之所以会出现文化冲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并购过程中强势的一方将自己的文化强加到对方文化之中,是一种粗暴的嫁接。但是企业是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信仰和价值观,这是很难轻易去改变的事情,在企业内部具有强大的基礎。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跨国并购中出现的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是并购时不可避免的困难。

文化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有很多表现形式。以开会为例。联想集团COO罗瑞德表示,中美两国同时在一起开始的时候就显现出了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倾听别人的意见,而美国人正相反,他们比较健谈,在会议上非常活跃,喜欢发言。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2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融合的管理

跨国并购的文化融合就是对并购后的企业文化进行必要的修改,从而在跨国公司中形成多元性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文化差异带来的企业经营的麻烦,提高跨国公司的企业竞争力[2]。

实际上,融合一个双向的、互动的概念,并不是指一方独大和简单的代替或者是强势的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双方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企业文化。如果是单纯的复制必然会带来文化冲突的问题。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与交流,两种文化慢慢就具有了默契。

跨国并购文化融合是保证跨国并购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减少因为文化间的差异给跨国并购带来的障碍和并购成功以后带来的文化冲突是跨国并购文化融合的重要目的。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跨国并购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而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重要内容是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管理。

可以将文化比喻成一颗树,有在土上面的部分,也有在土下面的部分,土下面的部分虽然看不见,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作用,相反的是土下面的部分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会直接影响上面的好与坏。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在文化融合管理方面的做法是全面保留沃尔沃的领导层,即保留他们原有的企业文化。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事实上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在文化上面有很大 的差别,这种差别在短期内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收购以后不能立即进行中国化的整合以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吉利的这种做法应该是短期内最优的选择了。但是,杰克·韦尔奇说,每个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或许中国公司认为自己培养的管理者没有能力去经营像沃尔沃这样的国际性品,所以他们才继续让沃尔沃原来的管理团队管理。而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吉利将错过通过技术整合、两家公司财务融合所带来的收益,也将错过锻炼自己人才的机会。

3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融合策略

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文化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但是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却是可以改变的。文化除了具有相对稳定性之外还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保留到今天的文化,没有一种是自我封闭的,自我封闭的文化是不可能保留下来的。所有的文化始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向前进步着。事实上,企业间的并购也是文化融合的一部分,跨国并购的文化融合过程主要有:

①跨国并购前文化审慎调查阶段

在实施企业并购之前就应该着手研究企业文化融合的事情,这样可以趁早发现问题,在萌芽阶段解决掉,为今后其他方面的合作扫清障碍。如果在前期发现了二者间的企业文化存在难以融合的问题,或者困难很大,这时候就应该及时终止合作。前期文化审查必须做到全面,内容涵盖面应尽量宽广,具体应包括并购企业的文化,并购企业国家的文化等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并购之后二者的企业文化可以融合,并且文化冲突可以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②成立公司的文化融合团队

跨国并购成功之后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及时成立文化融合团队,团队的任务主要是研究两种文化之间的融合问题,避免文化冲突产生。使双方能够求同存异,共同促进公司的发展。行為的改变主要受到文化变化的影响。而让同时在两个企业中具有绝对威信的人担任融合团队的领导是行为改变的最有效的方式。

③选择合适的文化融合模式

在组织内部解决文差异的方式有四种:凌越、妥协、合成和隔离。凌越是指组织内一种民族或地域文化凌越于其他文化之上。妥协则是两种文化互相学习,借鉴,求同存异,最终达到融合。合成是指并购双方认识到组织内存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他们之间有共性也有不同点。合成要做的就是通过两种文化的相互学习和补充,最终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隔离就是保持并购和被并购双方企业各自文化的独立性。由于每次跨国并购所要面临的情况不同,并购企业的国家不同,文化自然也就不同,所以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要依据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融合模式,从而达到文化融合的及时性、有效性。

④举办跨文化培训

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培训。通过培训,在并购之前双方之间就可以对彼此的国家文化、企业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基于此可以使双方在并购之前就建立默契,从而为后续的工作铺平道路。培训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公司内部的员工培训,还有一种是公司将培训外包,外包对象主要是大学、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

⑤构建共同的组织远景

跨国公司通过举办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充分了解共同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共同的组织远景,明确实现这一远景的计划和步骤,在公司内部之间运用各种形式手段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最终得到认可,这一点至关重要[3]。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最后的融合阶段没有做好而导致失败的并购案例有很多,其中并不缺乏著名的案例。双方之间因并没有采取手段使员工之间在合并之后没有顺利的进行沟通,缺少对彼此的理解,也没有及时对公司未来进行规划,缺少共同奋斗的目标。举一个后期文化融合做的非常成功的例子,还是联想。七年的时间,联想很好地做到了将自己的价值观与外来文化进行结合,形成了以“说到做到、尽心尽力”为核心的具有开放和包容特征的“新联想文化”,这就充分体现了组织远景的构建过程。

因为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问题是跨国并购中必须要面对的难题,是融合还是独立,相信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考虑和打算,但是不论怎样,这都是一个解决起来十分困难的事情。解决好文化差异,除了对彼此文化加强理解和尊重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在冲突尚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将冲突扼杀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顾卫平,薛求知.论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4).

[2]陈友滨.银行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识别体系研究[J].金融论坛,2010(5).

[3]赵曙明,张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整合策略研究[J].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2005(5).

猜你喜欢

跨国并购文化融合文化差异
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
跨国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制造企业跨国并购财务决策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