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2015-05-30胡新娥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走心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直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超越与创新,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等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我们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与系列讲话精神,使优秀传统文化走“心”更走“新”,使优秀传统文化入“脑”更入行,使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活”起来。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走心;入行; “火”起来;“活”起来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发展报告”(项目编号:13zd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胡新娥,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中心研究成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7-0063-0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中华民族世代相传而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传承更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对稳定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4年3月16日,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原因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深厚沃土,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践行的过程中不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升华。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重塑时代的精神品格和道德境界。在经济全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时代,我们不断遭受“西方元素”的隐蔽渗透以及“非主流文化”的猛烈冲击,很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不甚了解甚至带有一些排斥而主观臆断的看法。因此,要积极推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崇尚,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整体道德水平、升华人们的道德情操,激发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道德判断,提高人们的道德践履能力,引导人们不断向上、向善。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1.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心”更走“新”

(1)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知情意相统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关于传统文化的课本或读本方面,可以增加爱国主义传统、仁爱和合的修身传统以及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等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艺术美感、民族自信感的培育相结合,培养人们炽热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

(2)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既要传播他原有的精神内涵,也要在时代主题下不断深化发展他,使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实现其时代化、大众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发展和创新中华文化。但是不是弄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就一定是创新,不一定要把已有的东西“颠覆”了才是创新,根本性的变革和一点一滴的改进如果确有高明之处,都可以是创新,不同领域的创新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不要一刀切。

2. 让优秀传统文化入“脑”更入行

传统文化对于人们而言,犹如盐对身体的重要性。要以习总书记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道德践履的重要作用,弄清楚传统文化对人们价值观念、心理健康、人文素养、思维开发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从理论上消除认识偏差,提升人们运用传统文化改变自身价值准则、行为习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更要入行。

一是从家风家训、言传身教入手,通过家风家训的潜移默化作用,使“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农村俗谚“房檐水不离旧窝窝”,就是讲的家风家教、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孙的影响。弘扬良好家风,让家风内化为伦理道德,外化为行为规范,从而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尽力给人们创造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系统梳理好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举办历史博物展览,积极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愈加纷杂的环境中,很多事不尽如人意,更需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处处抱持真诚笃厚之意来待人接物,时时存方便利他之心以积善培德,以改过、积善、谦德来充实自己,并以之净化社会。就像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让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智慧、处世哲学,更是一种自觉地行为习惯。

3. 让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活”起来

(1)突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形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必须要重视其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民族特质,也体现着当代的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而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2)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态度,要从两个尺度来把握,即当下的尺度和实践的尺度,有选择性的传承、再造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只能是根据现代世界的全局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采取分析的态度,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弘扬优秀的成分,摒弃腐朽的成分,也就是批判地继承。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我们要摒弃两种看法。一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囊括了人类一切最优秀的东西,西方近代和现代的哪怕是最先进的思想,中国也早在古代就一应俱全了。二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全是过了时的老古董,而这个古董又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像用刀子分割物体那样区分“精华”和“糟粕”。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很好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都是不可取的。

(3)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责任。保护好、传承好传统文化,才能在文化大生态中有所地位。应对世界文化,文化基点应该牢牢立在当下,引导他们向前看,向“厚”看,尊重历史,立足当下。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资源,用这些精神财富来载道、育人,古今并用,开创未来。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既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又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文化安全,增强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WYB199304007.htm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BJX201004009.htm

[3] 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news.163.com/14/0401/14/9OOIE9UP00014JB5.html,2014-4-1.

[4] 中共中央中宣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赵春燕

猜你喜欢

走心优秀传统文化
“走心”的四大名著
走心的广汽Acura厚积薄发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李安:拍片靠科技更靠“走心”
与家长相处要“走心”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
走心的不丹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展现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