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简单的教学

2015-05-30吴福雷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钱学森语感祖国

吴福雷

2008年,我在铜陵市教研室做小学语文教研员时,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到一所农村小学支教。每天上课回来,都要对教学内容作整理和反思,并形成文字,执教《钱学森》(苏教版六上)也不例外。前不久的一次教研活动,听到几位老师又同上这节课,突然感觉当初的那种激情又鼓荡在胸膛,那种新鲜的泥土的气息又萦绕在心头。由此,我展开了对这节课的二度反思。

在我看来,只有知识、只有方法、只有训练的课不是好课,至少是不完整的课,也是缺乏感染力的课。但只有情感、只有味道、只有人性的课也是没有力量的课。理想的课堂应该情理相生,言意共融。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长期以来,我们悉心研读,精心预设,尽心引导,不可谓不努力。但这一境界似乎仍未抵达。何故呢?

一、追问

1.语文教学之旨是什么?

这一点很多专家都讲过,讲得很有理论性,很有水平,也很有深度。我在其中梳理出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一是形成语感,二是养成习惯。如果这两点学生真的能够获得,并相伴终身,那将是语文教学之幸,教师之幸!夏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们心里,‘赤不但解作红,‘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想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我理解的语感就是下笔能成文,出口能成章。

课堂上,一个学生现场写的一段文字就体现了良好的语感。教师引导:当钱学森走下甲板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随即写道:“当钱学森走下甲板的时候,他仰望祖国的天空,亲吻祖国的大地,呼吸祖国的空气,他不禁思绪万千。在国外刻苦研读,是为了这一刻;在国外饱受欺凌,是为了这一刻;在国外忍辱负重,是为了这一刻。想着想着,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这是孩子的语言,真实的语言,现场的语言。了不得!这就是语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很自然地流淌出来。语感就是语言自动化,自由地输出,这需要训练。第二是养成习惯。这是学生“自能学习”“自愿学习”的自然状态,喜欢表达,愿意表达,能表达好,只要有机会他就要表达。只有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可能建构起来。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语感和养成习惯。

2.语文之径在哪里?

怎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呢?这个途径就是老生常谈的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这四个方面。实际上,理解和感悟可以变成一个整体。理解和感悟解决一个思想的问题,积累是解决一个材料的问题,运用是解决一个表达的问题。如果只有材料,却不能把这些语言有机地、富有逻辑性地组织起来,这样的语言也是松散的,即使你的辞藻再华丽也是低质量的。但是,尽管你能流畅地言说,却没有高质量的语言素材,没有深度的对生活的发现与思考,这个表达也是肤浅的。因此说,这四个方面交互式地发展,是缺一不可的。

3.语文之要在何处?

“要”可以理解成要点。语文教学的载体——文本,来自于生活,有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与个性化的思考,同时还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社会的背景,这就给语文教学“要点的选择”带来了难度。如何在纷繁复杂而又面貌各异的教学内容中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将目标明晰、落点找准呢?这需要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有深刻的领悟,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灵活多样的设计。大体上来说,要体现整体意识、人文意识、语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策略

1.整体感悟。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沉醉于那些支离破碎的、美妙的细节,而忽视了引领学生领悟文章整体结构的方法、技巧。我们的目光既要有点,又要有面;既要有整体,又要有部分。同时要让二者密不可分,和谐互动。“要在文本当中多走几个来回”,反复琢磨。整体感悟不仅要感悟人物,领悟写法,还要参悟道理,几方面要有机结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遣词造句之法,还要教给他们布局谋篇之道。有了这样的整体意识,教学就会板块式整体性地推进。教学中,老师们大都会引用相关资料,但同样是引入资料,有整体意识的教师会处理得恰到好处。有的教师把资料作为导读的只言片语,一读而过,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和介绍,而有的教师是让学生完整地静静地阅读拓展链接的资料。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既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必要。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在整体的文本中,才能思考、发现和体悟。另外,有的老师还引导学生做批注,先教学生怎么批注,并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批注是高质量的,然后让学生真刀实枪地练。练过以后进行展示,再对另外一个整体的文本进行批注。整体连着整体,教学效率自然就上去了。

2.沉入语言。

一位专家说:“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这句话耐人寻味。课文,来源于生活,并用文字来描述。语文教学是一个“往返”的过程,要将文字还原成生活,就是从语言出发走向生活,再回到语言。再次回来定格在这些语言上面,这时候这些语言就是有分量的,就能够铭刻在学生心里,在某个时刻能够复活的有用的语言。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一定要在一些关键词语上面重锤敲打。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一百个建议》中多次提到词语对于孩子思维和语言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关注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精华。

如,我在教学时抓了“屈指一算”这个词语引导学生:“什么是屈指一算?”“从他每一次的默念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钱学森的情感、思想,是学生从课文语言当中慢慢品味还原出来的,而不是我们突兀地将它剥离出来,硬生生地塞给学生。又比如文中有一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其中的“不是……而是……”这是什么呢?这是一种句式。要体现语言的逻辑性、紧密性和语言的力量,光有松散的词语是不行的,还要有这些句式。沉入语言既要关注词语的积累,还要关注句式的积累、信息的积累和方法的积累。这样积少成多,就会成就学生丰富、全面的语言素养。

3.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常常会被老师们忽视,在实际教学中,要么是在某个训练点上零敲碎打,要么是一个训练连着另一个训练依次进行。这样不仅效率不高,而且也未能实现各训练形式之间的互动与共通。课堂上,教学环节应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如果一个教学环节我们能清晰地看出它就是在做某个单项的训练,那它的成效是要打上折扣的,至少是缺乏艺术性的。比如说在第一自然段的理解感悟当中,要让学生体会到钱学森急于回国的内心,可以从很多的细节中找到答案,而这些细节又应成为训练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落点。这些落点一旦展开,将会成为学生进行朗读升华的前提。

4.“二性”兼顾。

所谓的“二性”是指“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发展的两翼,二者缺一不可。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沉浸在美好的、真切的、沉醉的情境之中,沉浸在人文的氛围当中,这样才可能悄然无声地使学生获得理性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否则,教学太骨感,语文变得“面目可憎”,令学生望而生畏。一位教师上这一课时大气磅礴,让我们听的人也心潮澎湃,在情绪的波涛当中,不乏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二性”结合就恰到好处。

5.回归自我。

这个“自我”,一方面是学生要找到自我,即他的学习应是有个性的,这一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是教师要找到自我,找到职业的幸福感,要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思想、自己独到的见解。从教学设计来看,大部分教师都选择了“识其人,听其言”这样一种教学思路。这个思路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成了大家都用的唯一的方法,那它未必就是好方法。要实现自我,就要有“异构”的意识。

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至少还可以有另外四个思路。第一个思路是以“归”为主线。文中主人公所有的故事,文中所有的文字都集中在一个字上——归。谁归?何时归?如何归?为何归?为何能归?由“归”字展开,线索立刻明晰。在归之前,还有一个字——痛。为什么痛?因为心已归,但身未归。身心分离,能不痛吗?这是人间常态!归之时,也是一个字——急。站在甲板上,恨不得一步就踏上祖国的土地,归心似箭。马上就要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不急吗?归之后还是一个字——喜。带着故土情怀,施展浑身解数,报效祖国,身心合一。我们这样引导学生走进去,人物形象就出来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就深刻了。在“为什么能归?”这一问题上,一位教师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话引入课堂,可谓恰到好处。钱学森就有这样一颗不同寻常的心,一般的“名”与“利”都打动不了他,削弱不了他,摧毁不了他,只有“振兴祖国”才能打动他。这是一颗非常纯粹的爱国心。可以引导学生品味留学生的不理解,美国将军的不理解,常人的不理解。很多教师把当时的历史背景呈现出来,有的用到背景音乐《我爱你中国》,还有的把歌词内容也呈现出来,这都是对这颗中国心最好的解读。最后归结到一点:爱国不需要理由,归国也不需要借口,只要有爱国的心,我们就能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个思路是抓颁奖词。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写得非常经典,字数虽然不多,但它的分量不亚于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可以将颁奖词作为整个教学的线索。“国为重”,从哪些地方看出他国为重?“科学最重”,从哪些地方看出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从哪些地方看出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这五年的路是多么漫长,多么艰难,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明白,以国家为重,重于泰山;以个人为重,轻于鸿毛。一重一轻,一五一十,一先一后,值得让学生细细品味。

第三个思路就是抓“得”与“失”。对于钱学森来说,他当时在美国已经得到了什么?是名和利,而且不是一般的名和利,那是优厚的,是富足的,是当时在国内不可能得到的。这是“得”。如果他回到祖国,他将失去什么?当然也是名和利,这里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其实,即使钱学森不回国,他也不失其伟大,我们依然可以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但他竟能完全彻底地放弃那不同一般的名和利,就显得更为可贵了。从这巨大的“失”当中,我们看到了他高贵的品格。最终他并没有失去,他获得的是一种“大得”,得到了祖国的重用,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得到了事业的成功。从“得”到“失”再到“大得”,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为了家国一切都可失,为了家国一切都可得。是否站在家国的立场是我们能否获得大成功的关键。

第四个思路就是老师们今天用得最多的思路,抓人物语言感悟人物形象。正所谓是要知其人,先听其言。但仅此还不够,应该从“知其人,听其言”,再到“听其言,观其行”,最后到“观其行,品其心”。言为心声,从品味人物语言到读懂人物内心。但就此止步,形象还不完整,在对人物语言梳理品味之后,应进一步引申到对其行为的观照,看看钱学森哪些行为践行了他所说的话。在对其言与其行的重新解读中,发现他伟大的人格和不同于一般人的心。这样,我们才能说读懂了人物,理解了文本。

语文教学看似复杂,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而使之简单、好用、有效,却需要智慧。只要明晰了“语文之旨”,明确了“语文之径”,明了了“语文之要”,教学就不会偏差,效率就有了保障。如此,就能确认语文教学的性质与特点,在“整体感悟”“沉入词语”“综合训练”“‘二性兼顾”和“回归自我”的落实与运用中达到语文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钱学森语感祖国
钱学森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钱学森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