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思路探析
2015-05-30宋强王华袁源李刚
宋强 王华 袁源 李刚
[摘 要]近年来,学生社团在高校蓬勃发展,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干部队伍建设落后、社团发展缺乏制度规范等问题。应该从五项发展思路出发,明确社团性质,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社团内部组织制度建设;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加大创新力度;加强社团与社会的沟通、合作等。这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工作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 思想政治教育 综合素质 社团建设
[中图分类号] D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81-02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1]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团发展迅速,社团数量和规模均不断扩大,活动质量和活动规模不断攀升,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大学校园文化。[2]面对这种形势,如何更好地管理、指导学生社团,帮助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认识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
(一)社团活动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大学里,常规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依靠院系、班级、团支部开展。但是,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完全学分制”、“自由选课”等新的教学模式逐步推广普及。“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等现象逐步成为常态,在一个教室上“高等数学”课的同学可能来自全校甚至不同高校的各个院系,同院系、同班级的同学也可能没有一门课是在同一个课堂学习的。此时,常规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
社团是按学生兴趣自愿组织的群体。[3]社团成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一起度过大量的课余时间。由此,可以把社团活动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抓手。根据不同的社团制订差异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实现分类指导。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教育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效果。
(二)社团活动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小学和中学教育中关于健全人格方面教育的缺失,使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逐年递增。[4]当今时代,对优秀人才提出了十分全面的要求,既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大学里丰富多样的社团,如体育类社团、文化类社团、心理互助类社团等在这方面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三)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活动也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重要展示窗口,是大学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各种类型的社团拥有大量成员,在学校里有较大的影响力,得到学生们的广泛认可。各类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二、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社团结构不合理
首先,社团类型构成不合理。兴趣爱好类社团,几乎占到了社团总数的一半;科技创新类社团次之;而政治理论学习类、社会服务类社团数量不足。
其次,社团成员构成不合理。不论是本科生社团还是研究生社团,均呈现出一年级学生踊跃参加,二年级学生大量退出,三、四年级以上参加者寥寥的情况。表1、表2是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学生社团成员的年级分布情况。
表1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学生社团成员年级分布表(本科生)
■
*所占比例指航海学院某年级参与社团学生数除以航海学院本科生各社团成员总数。
表2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学生社团成员年级分布表(研究生)
■
*所占比例指航海学院某年级参与社团学生数除以航海学院研究生各社团成员总数。
再次,各社团发展水平不平衡。有些社团规模较大、会员众多,自身建设完善,在校内外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最有名的如北大山鹰社;然而众多的社团却存在种种的问题和困难,如内部建设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社团制度和文化,缺乏吸引力和持续性。
(二)干部队伍建设落后
社团干部队伍建设薄弱,干部素质良莠不齐。很多干部只是考虑自己任期内的社团发展,轻视新老干部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新的社团干部上任后,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而是从头再来。一些本来十分活跃的学生社团,经过几年以后就销声匿迹了。社团的思想、精神、风格不能传承下去,一代代的社团人都是在“原地踏步”,无法形成优秀社团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另外,一些社团干部的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社团发展放任自流。还有一些社团干部的动机不纯,没有在班里当上“干部”,便想通过做社团干部的方式为自己“镀金”,获得入党、评优的“好处”,满足自己的“欲望”。
(三)社团发展缺乏制度规范
学生社团一般是学生自发建立的,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学生拉起一面大旗,就可以成立社团,在校园里招募成员。整个社团没有明确的章程,缺乏长期的规划,随着几位热心学生的毕业,整个社团也就不存在了。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的思路
(一)明确社团性质,发挥自身优势
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因此社团活动首先要符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审美水平。其次,社团活动不应过分强调娱乐,而应发挥自身优势,起到引领校园文化的作用。再次,社团干部要把社员放在“主人翁”的地位,尽可能地开展一些高水平的、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二)加强社团内部组织制度建设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学生社团要蓬勃发展,最关键的还是社团内部的建设。社团必须有自己的章程,明确社团的名称、性质、宗旨,明确干部和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社团领导机构、负责人的产生、选举办法,明确社团重大事情的决策流程。社团要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各项管理制度。社团要重视人员的学习,使成员素质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团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
一方面,学生社团应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社团又必须在党和团的领导下开展各项活动。工作独立性作为学生社团的一个特点,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使他们具有一种主人翁意识,从根本上促进社团的发展。因此,高校党团组织应在确保社团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同时,对学生社团进行必要的指导。
专业教师指导是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成功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虽然有很高的兴趣和热情,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使得活动水平无法提高,兴趣和热情难以持续。因此,应根据各社团的特点,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安排各领域的专业教师给社团以指导,促进社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在社团工作中加大创新力度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在社团工作中加大创新力度,不仅是社团工作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主题中的应有之义。
(五)加强社团从社会获得资金赞助的能力
目前,学生社团主要依赖学校的赞助和社员的集资维持运转,从外部获得的资金很少。2014年4月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的调查表明,82%的社团在过去的一年中从未得到过任何社会组织(含商业组织和非商业组织)的赞助。在一些重点大学,社团尚能从学校获得一些赞助;而在众多民办大学,社团从学校得到的赞助十分有限。
因此,社团应走出“象牙塔”,积极与社会组织(包括企业)联系,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识、智力优势,为社会服务,同时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样,不仅有利于社团做大做强,也发挥了大学在传播知识、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课堂,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紧抓住新时期学生社团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学生社团就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为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 参 考 文 献 ]
[1]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Z].2005.
[2] 王珩.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35-39.
[3] 李彦鑫.高校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135-138.
[4] 洪文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学生社团作用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9(2):65-68.
[责任编辑:覃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