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015-05-30朱秀琼
朱秀琼
【摘 要】最新高考调整后,语文日益重要。许多家长把语文想的过于简单,认为只是读书写字。其实语文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从小学好语文,打下坚实基础,对孩子将来的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有关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建议,希望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33
语文作为语言类学科,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萌芽期,这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长期困扰教学工作者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上理解能力不到位、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差等问题如何解决?为了让学生爱学、乐学、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如何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课改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本人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因此,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课堂的时间,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尝试探究:
(一)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感情,而且这也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由于个性、个体差异使得思维方式各有不同,教师不能拘泥于客观“标准”答案,避免语文课堂过于死板化。教师不能过于刻板,中规中矩,要学会肯定不同学生的思维产物,不力求统一,但求统一理解。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尊重学生,建立轻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气氛,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魅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上认真倾听学生意见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接收程度和想法,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学习十分被动,缺乏独立思考,学习完全由教师主掌大权,统一引导,学生成为了盲目接受知识的容器,对于知识的消化,因个人能力而异。有的学生无法参透作者的中心思想,做题时遇到困难,久而久之,减弱了其学习动机。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倾听学生发言,教师通过“听”,理解学生的思维阶段,利于教师合理安排调整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听”,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讨论,通过课堂交流,增强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保持热烈和活跃的状态,让语文课堂不再枯燥。
二、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
卡耐基曾说过:“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学习经验不足,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能严厉批评学生,对其学习不能过于苛求,如果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对学科学习的怠倦情绪,那么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赞美是廉价的,它有很多呈现的形式。例如在语文听写过程中,对于听写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在给予指责的同时可以夸奖学生的其他方面,如“你的书写很工整啊”、“这点小错误相信你下次不会再犯”之类。赞美也是无价的,老师的赞美,同学的掌声,都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力量源泉,它们如小溪汇聚成河指向学生未来的成功。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让学生感到孤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还要注意欣赏肯定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出色表现。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写作
英国诗人德莱敦曾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情商得到提高和增加,一定的阅读量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通过阅读让学生获得对文学作品的认同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其写作水平。在教学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发挥教学创意,不拘泥于教学形式。例如举行口头作文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呢?
(一)主动促进学生阅读
习惯是通过有效强化逐渐形成的,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强,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知识技能传授者的特殊角色,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性较强的文字,经常性的刻意读给学生听。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学生听读习惯的逐渐养成,就会爱上“听读”形式的阅读。而此时需要教师引导、激励学生在图书室或学校阅览室借阅图书、主动阅读,鼓励学生自己购买有益课外书,以便同学之间相互借阅。
(二)布置作业刺激学生阅读
通过课本学生可以学习到许多优秀大家的作品,教师可以在课下布置一些关于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其他作品的作业,例如学习林清玄的文章《和时间赛跑》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该作者的其他优秀文章,介绍相关文章的魅力,吸引学生课下主动阅读了解,让学生产生共鸣,带着情感去阅读。还可以布置如“读书笔记”这样的阅读任务,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消化,还有利于学生平时写作素材的积累,长期坚持可以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但是教师切记不可把读书笔记这样的阅读作业布置的过于固定和困难,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训练其达到怎样理解的高度,如果布置課外阅读作业过于困难容易使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倦怠情绪。
(三)适时引导帮助学生阅读
学生在初涉阅读时常常感到无从开始。比如,应该读哪方面的书?哪些书适合读?对文章的理解要到怎样的程度?遇到读不懂怎么办?这时候教师就要发挥其作用,教师的引导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解决学生面对的问题,为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自然而然的爱上阅读,愿意主动阅读。一旦学生有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语文教学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
(四)鼓励创新型阅读
受学生个体水平差异的影响,学生对文章理解程度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课外阅读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做到真正成功的阅读。
在当今全球化浪潮袭来之际,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学科,为了传承民族文化,我国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取教学之精华去教学之糟粕,为了我们的文化可以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更好的了解和传承。语文老师要具备重任担当的责任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完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