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培训体系的构建
2015-05-30严丽黄艳
严丽 黄艳
[摘 要]大学生党员培训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学生党员质量的关键。文章采用了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高校二级学院分党校党员培训体系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及创新培训体系的新思路,将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以确保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校 党员教育 培训体系 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64-03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提出,“要根据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担负任务和党员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培训。对学校党员,重点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展学生党员培训”。[1]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增多,高校基层党组织队伍在规模与质量建设上得到全面加强。然而一些高校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核以及发展方面,却忽略了党员发展后的教育。党员入党后的教育,考核没有形成连贯的培训体系,一些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处于弱化状态,甚至于部分学生党员意识淡薄,出现“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减一半”的现象。这些现象暴露出高校党建工作中对学生党员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足。因此,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结合个案访谈法来开展研究工作。调查研究对象是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全体学生党员,着重调查了解教师教育学院分党校党员培训体系的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探索创新培训体系的新路径,使得本院分党校党员培训体系日趋完善,在党员培训教育方面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培训体系的现状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是搞好高校党建工作,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的核心。[2]由于目前学生党员人数增多,传统的学校党校培训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党员培养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学院分党校作为二级培训机构主要负责本学院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本文调查的对象是教师教育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共发放调查问卷125份,收回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达到95.2%。教师教育学院共有3个学生党支部,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党员中,男生17人,占14.3%;女生102人,占85.7%;1990年前出生的有18人,占15.1%;1990年后出生的有101人,占84.9%;学生支部委员9人,占7.6%;正式党员73人,占61.3%;预备党员46人,占38.7%。该问卷是针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形式、效果及建议所做的调查,得出的结果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目前教师教育学院党员培训的状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所获得的数据材料能够为之后的培训开创新思路,以及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党员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以及培训效果调查
“三会一课”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记录可以看到,教师教育学院三个学生党支部均以“三会一课”作为支部活动的基础,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新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理论结合实践,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在调查问卷中回答“通过党校培训,您认为有实质性的收获吗”的问题时,26.1%的党员认为“收获很大”;64.7%的党员认为“有,可以学到一些东西”;5.9%的党员认为“应一该有吧,没什么感觉”。绝大多数的学生党员认为党员培训是有效果的,但还需要加强。在回答“入党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时,63.9%的党员选择“为了更好地奉献社会”;28.6%的党员选择“将来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回答“当初入党时有没有想到,党员的身份可能会对日后找工作有帮助”的问题时,高达38.7%的党员选择了“有,当初入党动机之一就是为日后找工作铺路”;选择“没有,是为了党的理想信念”的为47.1%。调查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比较纯粹,但有一部分学生党员站在自我发展的角度去对待入党和党员身份,入党动机不纯粹,思想上存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在对高校党员教育形式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党员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时,认为“动力不足,效果不佳”的达到30.8%;其他依次为:“学用脱节”占26.7%;“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流于形式”占15.8%;“不重视理论学习”占12.7%;“为了装饰门面、应付检查”占7.2%。而在了解高校党员感兴趣的教育培训形式时发现,选择“观看电教片”和“参观走访”的人数较多,分别占20.3%和20.1%;其他的依次为:“互动教学”占15.8%;“案例教学”占13.8%;“先进事迹报告会”占12.1%;“集体学习研讨”占9.3%;“专题讲座”占6.7%。由此可见,党员教育不但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还要增加相应的实践活动平台,激发党员学习的热情,同时要加强教育管理的力度,确保教育培训活动的实效性。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问题调查
此次问卷还就目前党员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1.9%的党员选择“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18.1%的党员选择“重视短期集中性教育,经常性教育活动重视不够”;12.9%的党员认为“教育内容单一、陈旧、针对性、时效性不强”;10.8%的党员选择“多以教育者为中心,党员被动受教育”。问卷还通过“目前高校党建工作薄弱环节有哪些”了解到,20%的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活动缺乏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载体”;19.6%的学生党员认为“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15.8%的学生党员认为“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队伍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从中可以看出,党员教育培训需要更进一步的改变,应该采用更为积极灵活的教育方式,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机制,搭建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平台。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由以上党员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结合以往培训的经验,可以发现,目前教师教育学院分党校党员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党员教育培训内容设置多样性不足,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缺乏有效性
教师教育学院分党校的培训内容按照学校党委党校指定的教学模块设置,分别是党员思想入党专题,党员党性修养专题,党员管理制度专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专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视频教学以及“三个一”社会实践。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要调整学生党员教育的目标,应在原有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融入本学院特色专业的教育内容,使其变得更多样化,更有吸引力。同时还要准确把握当代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对他们感到的困惑和感兴趣的热点难点问题做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做好答疑解惑的指导工作,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多样性不足
长期以来,党员教育主要采用集体授课,专题讲座和观看影片等形式,党员们普遍反映这些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吸引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除了观看电教片之外,学生党员们感兴趣的教育培训形式是走访参观、互动教学和案例教学。互动教学能避免课堂中出现授课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能发挥学生党员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还能就当前形势下他们最关注的现实问题和重大问题展开讨论,使得他们从中受到启迪。案例教学把活生生的例子提供给党员们,让他们从中辨清真伪,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成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党员学习小组开展分组学习,利用网络建立学生党员支部微信群和QQ群开展学习,以及邀请校内外优秀共产党员们做其先进事迹报告会等。
(三)部分学生党员自学意识不够强,缺乏一定的主动性
目前高校大部分的大学生是90后,他们青春洋溢,有理想有抱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大学生党员是其中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政治、知识群体。他们在思想意识领域中的价值取向整体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立、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3]他们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为党组织融入新鲜的血液和力量,还给其他的同学树立了好的榜样,切实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而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党员自学意识不够强,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在党员培训工作中,要运用先进的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大学生党员的自学意识,激发他们求知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把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四)党员教育管理队伍有待加强,专业性不足
党员教育管理队伍的任务非常艰巨,关系到整个教育培训工作是否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好。通过走访,笔者发现目前许多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是由专职辅导员以及部分兼职教师组成,他们的本职工作任务多,投入到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就少了,学生党员得到的指导和关注也少了,学习无法达到最佳效果。而大部分兼职教师是年青教师,虽积极参与党建工作的教学与研究,但是对党务工作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政治理论研究和政治素养有待提高,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时候难以发挥全力。因此,学校党委党校可以针对教育管理队伍人员开设每学年2次的业务能力提高培训班,同时党务工作者还应加强交流和沟通,以提高整个团队的业务水平,确保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培训体系的新路径
现阶段高校党员队伍呈现出结构多层次、思想多元化、分布重心转移的新特点。[4]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任务艰巨。因此党员教育培训要在原有培训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建立适应党组织发展的新型培训模式。
(一)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新模式
以往单一的集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今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了,应该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新模式。集中教育主要是授课式的理论教育,深入学习有关党组织的各方面知识,领会中共中央的各项重要文件精神,同时开展好与本年度相关的不同专题的学习活动,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学习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通过理论的学习,大学生党员能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能够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为同学们做好表率作用,发挥党员的先进性。相对集中教育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地点而言,分散教育时间较为灵活、形式更加多样,能融入学生党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活动。除了每个学期固定开展的集中式党员教育培训之外,教师教育学院分党校充分利用分散教育调动学生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每个党员宿舍每月开展两次有关党的知识学习讨论会;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的党小组,每月开展一次不同主题的学习活动;每个月底不同党小组之间开展一次学习成果交流会,互相学习,增进党员相互之间的了解。
(二)建立健全学生党员评价体系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项薄弱环节是党员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对学生党员教育评价太过单一,往往侧重于把他们在集中培训时的表现和培训结束时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党组织用易于把握的学习成绩和参与组织班级活动这两个“显性”标准来评价党员,而没有根据分类考核、目标考核、定性考核、定量考核、考核结果运用等来评价学生党员,从而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5]建立健全学生党员评价体系,首先要确定评价的标准,标准由各个方面具体的量化指标组成。除了学生党员的自我评议,同学评议和组织评定之外,还应该把党员之间的互评以及他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一个部分。每位学生党员的培养联系人,其所在党小组的组长以及所在支部的支部书记也要给出相应中肯的评价意见,这样才能更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党员同志。最终的评价结果反馈给党员本人,使其充分了解自己本学年度的表现情况,发扬优点,改正错误,弥补不足之处,争取今后更好的表现。
(三)创新教育载体,搭建新的教育平台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载体较少、党性锻炼的途径和方式不多,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够。[6]这就说明在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中,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创新教育的载体,为学生党员们搭建充分认识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笔者所在二级学院的学生党支部结合本院学生情况及专业特色情况,组建了7个专门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共组建有义务支教志愿服务队;顶岗支教志愿服务队;大型公益活动志愿服务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清洁卫生工程志愿服务队;帮扶困难学生志愿服务队;教学科研一帮一服务队)。这可以让党员们意识到基层党组织所凝聚的力量,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真正做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党员教育与管理相互融合,建立党建工作和育人目标相互关联的内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核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能够“活”起来。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高校党委的重视和指导,需要高校党务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需要基层党组织内每位党员的献策献计。这样二级学院分党校的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才有特色、有成效,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会增强。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中央办公厅.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EB / OL]. http://news.12371.cn / 2014 / 07 / 02 / ARTI1404
302502594493.shtm,2014-07-02.
[2][3] 张小钢.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4] 朱常宝,蔡可佩.改革高校党员教育体制实现党员教育工作创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 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组.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研究[J].党团建设,2010(19).
[6] 谢超.“党员学长制”组织管理模式引领学生成才[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