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专卫生学校内科护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2015-05-30胡芳芳

学园 2015年8期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课程改革

胡芳芳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内科护理学的学习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内科护理组的教师们积极参与内科护理学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到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达到教学和临床很好的衔接,护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中专卫生学校 内科护理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74-01

一 中专内科护理课程内容的改革

中专卫生学校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也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今后的临床实践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但从教材的选择上看,目前选用的內科护理教材内容与本科和高职教材相比较为简单,疾病的种类较本科和高职教材少,少数名词的提法也不是很准确,有些理论和观点甚至是几十年前的,因此这样的教材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没有与时俱进,不能体现临床医学的最新动态。理论过时还在沿用,这样学生掌握不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弥补教材的不足必须结合本科教材备课,也要上网查找相关疾病的新进展,对各系统疾病进行了增加和修改,同时对每个章节的内容也进行了完善,力求将最新的知识传输给学生。

二 中专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培养目标中的岗位培养目标是这几年新提出来的,即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必须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职业技能。随着我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长,造成老师工作量剧增,大量时间反复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无力进行好的尝试与创新,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此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系统教学模式,把内科护理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呼吸系统和传染病、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和风湿性疾病,每个模块由相应的一位教师执教。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程设计、制定教案、制作课件、查找资料、丰富课堂内容,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探索、去体验、去实践,以便能培养符合医院实际需求的合格人才。

三 中专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近年来,我们学校的内科护理教学一直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一本书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整个课堂以老师教为主,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本来内科护理理论知识就有些枯燥,极易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这种方法更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1.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在跟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科护理理论内容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没有实验操作课来得直观而有趣。因此,在内科护理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情愿学、害怕学,甚至不去学。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状态,我们内科护理教研组的几个老师坐在一起商量讨论,决定从学习材料上入手。通过网络搜索和相关资料的查找,在课件制作上,我们插入一些相关疾病的特征性图片和视频,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对疾病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投影设备,可以让内科护理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克服了枯燥乏味的缺点,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启发式教学法。使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选用一些与该疾病相关的名人的图片和一些比较生动的漫画,或是当时比较热门的新闻报道,去吸引学生的眼球;提出启发学生思维的课堂设问,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大力开展情境教学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已占据了中职教育的统治地位。为了做到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达到教学和临床很好的衔接,情境教学法必不可少。情境教学法就是以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为学生模拟一个临床实践的情境,让学生自己进行角色扮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中等专科教育强调以培养护生动手能力为核心,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强化临床课程教学环节,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我们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上述多种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依赖老师讲解、护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让护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使护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学习为了考试向为了解决问题转变,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

总之,中专卫生学校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改革终究是为了一个目的,即根据学生今后的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有效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极大促进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内科护理的教学质量。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田玉梅、岳琳、阎青等.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内科护理教学质量[J].今日科苑,2009(20)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内科护理学课程改革
浅谈内科护理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PBL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浅析内科护理学“创新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