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分析

2015-05-30梁雪红��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

梁雪红��

[摘要]目前对中职生的教育存在理论教学和实操能力培养脱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采用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于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把自己如何落实“理实一体化”通过真实的案例呈现给大家。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124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匮乏、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界公认的事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但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师,要求既具有专业素质,又具备实际的工作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于重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课堂教学行为。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正符合当代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理实一体化即理论实践一体化,它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框架,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学与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师生互为一体,这种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叙述:

一、时间:2015年4月15日

二、地点:学前教育专业多媒体教室

三、事情:

(一)上课

附教案:帮助幼儿更有效地处理社会性情绪情感的策略(〈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积极回应,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多用情绪对话处理日常情绪事件是处理幼儿情绪情感的有效方法。

2.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学习、讨论,掌握几种有效帮助幼儿处理情绪情感的策略。

3.能积极思考,体验学习的快乐;能树立科学的幼儿园社会教育观。

教学重点:掌握几种有效帮助幼儿处理情绪情感的策略。

教学难点:会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处理幼儿园小朋友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

教学过程:

(一)总结导入

1.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学习的方式。

(二)教学步骤

1.比一比,看哪一组懂得最多?

(1)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哪些?(2)幼儿消极的情绪情感有哪些?

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把知道的都写下来,写出一个记10分。

2.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帮助幼儿更有效地处理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几个策略。

(1)帮助幼儿认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2)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3)积极回应,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4)坚持经常性的情绪对话,处理日常情绪事件。

3.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一比,看哪一组的点子最好?

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方案。指定一名代表发言。百分制进行评分,每组基础分是60分,发言的小组酌情加分。

案例一:班里有个叫洋洋的小朋友因为看到另一个小朋友东东跌倒了,大哭起来,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有个教师设想了三种方法。

方法一:教师走过去搂着洋洋说:“洋洋,你也很害怕,是吧?东东摔跤了,吓了一跳,所以就哭了。东东没受伤,他一会儿就不哭了。洋洋不用害怕。”

方法二:教师平静地告诉洋洋:“洋洋,东东摔一跤就哭了,不够勇敢。男子汉要勇敢点,不能哭,所以洋洋要比东东更加勇敢。”

方法三:这是小事情,教师最好不要马上就反应,锻炼一下幼儿的心理承受力,马上就会好的。

面对这三种处理方法,你认同哪一种,为什么?

案例二:一天,妈妈下班回家后吃苹果,她想让自己的宝宝也吃苹果,就对儿子说:“宝宝,你也来吃苹果吧。”儿子一看,生气地说:“不吃!不吃!”妈妈说:“苹果很有营养,你要吃了才能长高长大的哦。”宝宝连理都不理妈妈,跑去玩积木了。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该如何处理呢?

(三)归纳总结

(1)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2)学生这节课的收获。

(四)评课

潘组长:1.设计巧妙,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言,学生兴趣盎然。2.通过对两个案例的讨论分析,学生对知识理解比较透彻,也锻炼了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不足的地方是因为时间仓促,没能处理XX同学的发言。

陈主任:1.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教师讲得很少,但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2.注意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课中多次看到学生合作、思考、分享,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

蒙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是“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平时也经常考虑要理论联系实际来教学,但联系得不够,总怕时间不够,内容讲不完,但听了梁老师这节课,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五)教学反思

1.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刚入学的幼师生,由于看到师姐们容貌较好、能说会道、能唱会跳,非常憧憬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幼师。但当她们真正接触幼师专业的学习时,又发现学习生活是那么的繁重、枯燥,慢慢地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教师不注意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很难实现培养的目标。因此,教学过程要贴近现实,具备操作性。针对这个问题,应采取两方面措施,首先是把幼儿园常见的社会教育案例引进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把枯燥的理论转化成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案例,将理论转化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等积极的学习行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2.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之后,学生为了本小组能够在比赛时拿到好成绩,认真地自学,不但自己学,还要全组的同学都学,否则讨论、发言的时候就没办法参与,大家不参与就不能总结出本组的观点,就不能参与抢答,为本组加分。因为是“大家”的事,学生不得不专心参与。这样就解决了学生积极性低的问题。

2.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想培养的学生能胜任幼师工作,必须加强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应急变通的能力以及合作的意识等等。学生可以在课堂的学习中获得各种理论知识,但各种实践操作能力的形成是需要时间、机会去锻炼的。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幼儿教师这一工作,在课堂上提前引进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缩短学生与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距离。

3.客观存在哪些问题?我们的学生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讲太多理论,没有几个学生能听得进去。所以,必须想办法让他们有自己的事做,有句话说得很好,“与其让他们来折磨我,还不如我去折磨他们”。基于以上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做到“理实一体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既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责任编辑黄晓)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
高职物理课程项目化考核的思索
理实一体化体系下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