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问题
2015-05-30熊露露
熊露露
【摘要】文章探讨了如何在中学生钢琴教学中提高音乐素质的能力。
【关键词】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培养
一 中学生钢琴教学提高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学校对素质教育的普及,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学,关系到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成为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钢琴是一种对演奏技巧要求极强的乐器,音域宽广,音色独特,表现力丰富,笔者认为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钢琴演奏知识和演奏技术、技巧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乐感的培养、听觉素质的提高、手指能力的训练、背谱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等。
二 如何在钢琴教学中提高中学生音乐素质
1 注重加强学生听觉素质的培养
听力是指接受声音、分辨声音的能力,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曲调感、节奏感以及多声部音乐感、对音乐的共鸣等都与听力有关。听力的培养与训练在钢琴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学生的初学钢琴阶段应该重视听力培养与训练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听辨力和独立练琴的能力。
弹奏者要感受这些旋律的丰富变化,才能在音色处理中把握变化,用心体会旋律线条,感受其进行方向,处理强弱控制与起伏。根据旋律风格去感受音乐特色,用真诚体会去抒发内心情感,发挥音乐本质功效。弹奏前,要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创设完美声音意境;对旋律线条加以设计构成初级印象,弹奏抒情乐句时如何把握音色控制,坚定旋律如何进行力量的释放,都需要用听觉去评判,只有用听觉去感受无穷的旋律,才能把最好的音乐奉献给别人。
学生要通过听觉器官感受音色,但往往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各种音色注入了感情色彩,并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建立不同音色标准。不同颜色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觉,不同乐器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
2注重加强学生读谱习惯的培养
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严格读谱的习惯。学生读谱不严格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些学生在练琴时只重视音符、节拍,而对其他小标记,如指法、休止符、连线、跳音、保留音等经常忽略,有时是因为粗心,有时是因为学生还不明白为什么必须照谱弹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明白这些小标记的重要性,同时老师应当告诉学生,只有使用正确的指法才能把乐曲弹得准确、流畅。
3 注重加强学生音乐节奏和速度的培养
音乐节奏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在生活中的多种行为动作(如走路、劳动、舞蹈、划船等等)所特有的节奏韵律,在乐曲中往往有所反映,如舞曲、进行曲、摇篮曲、船歌等。当学生们练习这些乐曲时,教师如果能用学生们熟悉的动作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练习进行曲乐曲时,引导他们联想解放军的队列行进;弹摇篮曲时,让他们做拍洋娃娃睡觉的动作等,这样他们就能较快地掌握住乐曲的音乐形象。
4注重加强学生手指能力的训练培养
手指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弹奏钢琴时每个手指是否具有独立活动的能力,在具有独立性的基础上是否灵活和有力,主要表现在实际弹奏中所弹奏出来的音符具有的清晰度、均匀度和流畅度,要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手指的灵活性,逐渐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弹琴时手指不主动,每个音的弹奏都是靠手腕往下压,特别是稍快一些的段落,学生手腕上下颠动,影响乐曲弹奏的速度和流畅度,声音听起来也很笨重。
造成以上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手指独立性没有得到充分训练。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训练掌关节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这就要求在课堂中在结束断奏练习进入连奏训练后,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连奏时每个手指都要主动,决不允许压手腕。在练习掌关节的主动性时,先要慢慢地练,夸大弹奏的动作,以感觉到这个动作。而手指上下弹奏的动作也应慢一点,以求明确,然后逐渐加快手指下贱的速度,并把声音明亮的弹出来。
通过对学生进行掌关节灵活性的练习后,在逐步加快基本练习和技术练习的速度。要求学生坚持用高抬指的方法,并且加大练习的强度,对手指进行强化训练,在掌关节的能力提高以后,就要要求学生逐渐缩小手指的弹奏动作。越是快速的曲子,弹奏时的手指动作应越小,要让学生明确慢练是为了更好地快速弹奏做准备的道理。
5注重加强学生背谱能力培养
对学生进行背谱训练,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钢琴是一门记忆艺术,正确有效地背谱是钢琴艺术的表现的需要。背谱能力强,学习钢琴作品就会速度快、数量多,积累也就相应多,也就为更大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背谱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一首新的乐曲想要短时间把所有的要求与标记都背下来是很难的。可以分句背,分段背,由少到多背,找出乐曲的规律,分析音乐结构与曲式,这样去背谱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要给学生的听觉方面以正确的记忆,可以多听示范带。有条件时可以让学生听名家的音乐演奏会,让学生从生动具体的对比中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慢慢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当学生对作品比较熟练,且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后,教师应将作品向学生做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学会理性的分析作品,理解作品。
6注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培养
笔者发现学生 “怯场”形成原因是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上有压力的缘故。以下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
(1)弹奏者必须把弹奏的作品或还课的曲目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要求学生要合理安排练琴时间,一心一意地去练好每一首作品。
(2)不要把目标设定的过高。弹奏的曲目要适合自己的技术能力,选择弹奏难度不能超过自己的现有水平。
(3)多弹、多实践,要沉着、有自制力,经常参加比赛或演出实践,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以此克服情绪的干扰,减少因弹奏感觉与听觉上不适而产生的心理影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等在钢琴教学中,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的期望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会表现出自信自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从而挖掘出学生音乐方面的内在潜力。相反,如果教师压学生,对学生期望较低,或在言语上冷嘲热讽。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自卑感,心理素质迅速降低,一到钢琴考试或在课堂上,会产生紧张心理或“怯场”的状态。
7 注重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乐感指的学生对音高,节奏,调式,调性,和弦,曲式,旋律的感觉或者说是反应的灵敏程度。对于作品来说是指学生对弹奏的曲目,是否能激起满腔的感情,从而创造性地再现乐曲,并通过学生的弹奏传达给听者,使听者通过声音的媒介去领会作曲者所要表达的一种情绪,最终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乐感即是对音乐乐曲本身的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准确而深刻的表现。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乐感,单凭高超的演奏技术,是很难打动人心的。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多读人文科学方面的书,比如说中外名著,哲学,心理学等;强调严格按照乐谱上的表情记号进行弹奏,在练习时不单是要用手去弹奏,更需要用心去弹,去听,去体会。仔细弹好每一个小节甚至每一个音符。严格按照乐谱上的指法,弹奏技法去弹奏,而且要边弹边在心里唱,要有表情地弹唱。从开始就刻意地去做力度变化,逐渐过渡到能自然地去表现音乐中的强弱变化,发展到将自己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在乐曲的弹奏中充分体现出音乐的感情特征。
参考文献:
[1]林玲玲.谈谈现阶段如何提高中学的钢琴音乐素养.艺术教育[J].2014(04)
[2]王小梅.论中学音乐教学中钢琴课学生的素质培养.音乐时空[J]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