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

2015-05-30寇丽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互动学习合作探究和谐

寇丽华

[摘 要]在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用爱去关怀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快乐成长,学有所获。

[关键词]和谐;民主;发展;互动学习;合作探究;相互启发

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有两个,即教师和学生,和谐课堂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來实现。在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成果是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填充教师那优美易懂的语言、细致耐心的讲解、巧妙深入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发现、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学习行为为灵魂的有机生命。

要使这个神奇的生命更具活力、朝气蓬勃,需要营造和谐完美的课堂氛围,具体应具备以下要素: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班级工作的管理者、领导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教师的观点态度、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风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全体学生作出表率作用,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孔子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孩子只有喜欢你,尊敬你,才能喜欢你上的课,才会乐于接受你传授的知识,大胆地在你面前流露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教授与学习的关系,更多的是交往中积累起来的人与人、心与心、情与情、关心有爱护的关系。学生所在的班集体好似是自己的家一样,要给学生家的幸福感和被爱的温暖,所以,教师要在行动上主动的加深与学生的交往,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投入全部的情感,爆发出自己真挚的感情,用自己的真诚影响学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师爱的无穷力量。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保持平等、民主的师生人际关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应遵循一定的生活准则、道德准则、法律规范,做到不侮辱、歧视学生,与学生保持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脆弱的,我们应该留心孩子每一点细微的变化,做孩子值得信赖的朋友,倾听孩子的诉说,分享孩子的快乐,而一些不耐烦的斥责只能让孩子更自卑,对学习更加恐惧和厌倦!

3.走近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教书育人是一名人民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人与人之间关心、帮助是人类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德。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这一神圣的职业,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

4.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自古就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人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发展。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和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望。正如孔子所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二、有效的进行课堂交流

课堂言语交流中,教学信息的发送与接收主要通过言语,声音、身体或情境等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的方式来完成。有效的言语交流能促进完美师生关系的形成,能有力的推进课堂的教学进程,老师们是否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教师必须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要有规划、有策略,有目标的提出问题,所提任务的导向必须明确而具体,让学生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间互动学习、合作探究、相互启发,只有自由交流才能在灵感实现时就能与同伴分享,获得最广泛的支持。主动参与学习,需要教师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乐于探究问题,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流与合作,需要教师协调学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在启发中获得新知。

3.有机拓宽课堂交流的途径。可以有选择的从听、说、读、写、做等几方面着手,来拓宽学生间的交流渠道。在教学的时候,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画一画、做一做、贴一贴、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评一评、试一试等活动中积极参与,形象生动地获取知识。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说一说、写一写,让学生与老师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互动机会,以提高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

4.评价方式要多元化,教师的课堂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灵性、调动学生的悟性。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享受学习的快乐。树立学生合作交流的信心,让学生逐步养成会听、会说,能思考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影响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甚至会导致全班纪律恶化,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消除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需要从了解学生心理出发,因材施教,使有问题行为的学生逐渐走出心理误区。教学中,我们曾遇到过有的学生由于学习的基础差,课堂上不能有效进行学习交流,思维混乱不成熟,举手回答问题很积极,什么问题都抢着要回答,但真让他回答了,他的语言却组织的十分混乱、观察问题只顾表面不求实质。时间一长,他在学习上便渐渐表现出冷漠无趣,由于成绩的不理想,也导致与家长的对抗,叛逆的行为逐渐增多。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就应该采用创设愉快的情境,调节厌烦心理的方法。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心的设计,使其生动有趣,这样从感性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他们想学、乐学、创新学的欲望。有的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产生畏惧怕错的心理,又不能得到教师及家长及时的理解及正确引导帮助,丧失勇气和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逃避和畏惧心理。

此时,要运用成功机制帮助学生战胜恐惧心理,疏导逆反心理。教师应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并能正确面对失败,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

总之,构建和谐课堂,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用爱去关怀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对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还要了解学情,学生怎么学,我们怎么教,达到课堂的和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快乐成长,学有所获。

猜你喜欢

互动学习合作探究和谐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基于互联网UMU互动学习平台下地理教学——以“我们身边的自行车”一节为例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