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的课堂是自然

2015-05-30许剑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咏春作文活动

许剑

小学语文主题作文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情感表达,通过知识、生活、情感的积淀,在重过程的积累生成中,让语言在这些因素的诱发下自然生成,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主题作文教学模式如下:积累先行—挖掘主题—指导成文—作文评价。在主题作文教学模式下建构的“春天”课程,围绕“春天”这一主题,分为赏春、咏春、绘春、写春四部分。赏春、咏春对应的是积累先行和挖掘主题环节,绘春、写春

对应的是指导成文和作文评价

环节。

一、 赏春

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越多,这种脑力劳动就越紧张,那么儿童就应当经常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为了不让儿童的头脑变成单纯堆积知识的仓库,必须让儿童学会思考。而学会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大自然。

从主题作文教学模式来说,赏春体现了积累先行的教学理念。积累包括通过课程资源、生活资源和实践活动进行积累。其中,通过构建围绕主题的实践活动,酝酿写作的素材与情感。构建实践活动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方法”,体现了促进学生“乐学”的价值取向。

2015年4月,我带着学生们开展了“寻找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第100个春天”系列活动。“把最美的春天留在大地上”是活动的一个环节,即在校园内大地上描绘美丽的春色。班上的学生带着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就地取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大地上。他们用粉笔在学校的石板路上作画,画下池中游荡的金鱼,画下羞得粉红的花朵,画下学校灰白相间的建筑。当孩子不满足于把春天留在大地上,我就告诉他们可以把春天戴在身上或者以其他有创意的方式留住春天,鼓励他们在环保的理念下大胆地创造。于是有的孩子在学校碎石路上拿起一块块石头,画下丁香花、桃花等在春天盛放的花儿;有的孩子用柳叶串成绿色项链;有的孩子用柳条编织成帽子;有的孩子用松针扎成花环;还有的孩子用枯树枝摆成鱼的形状。

种春花、赏春花活动是我多年以来坚持开展的活动。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花开之前的成长故事,领悟美丽之前所需经历的努力,我会在春天到来之际,买来花盆和种子,让学生分组播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要学习种植的知识,要了解花的生长习性,还要给所在组的花盆起名字,有的起名为金橘绽放,有的叫火红的玫瑰。

植树、研究树也是我乐于开展的春天系列活动之一。植树可让孩子们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并感受到劳动的成果。我不仅带着孩子们种树,还带着他们研究学校里的树。春天到来后,我就请自然老师来讲树的知识和历史,还请一些老校友来讲清华附小的树。老校友们谈到那些杨树都是他们50年代种的时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后人乘凉,但是当时都是光秃秃的,现在长起来了才是枝繁叶茂的。”“你看校园里还有杨振宁爬过的树。”

除了让老校友给学生讲有故事的树,我还让学生寻找与自己有过特殊经历的树,例如校园里给自己留下童年快乐最多的树。我还带着他们去统计学校里树的数量、品种,为每棵树建档案。

由于丁香花是校花,我每年都带学生们去赏丁香花,每年都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更全面、带有更深的感情去赏丁香花。孩子们开始可能只觉得花好玩儿,后来他们开始研究关于这些植物的知识,制作这些植物的绘本,并写下一段段自己心中的丁香花。

春天的树,春天的花,春天的草,春天的风,春天的雨……通过关于春天的主题实践活动,春天的一切都可以展现在学生们的眼中,进而走进他们的心里。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自然万物,风云雨雪,四季变化,是送给人类的最好礼物,是教师和学生身边最好的资源。利用好这一资源,孩子们会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二、咏春

“春意盎然”“春色满园”“春暖花开”“春山如笑”“春和景明”“春回大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听!纯真稚嫩的童音从教室里传来,他们在举办关于春天词句的品鉴会。当这些美妙的词句从学生齿间轻轻吟诵而出,美妙的声音承载着优美的词句,慢慢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咏春也是一种积累,是通过课程资源进行积累。课程资源包括隐形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语文教材等,例如语文晨读本的诗词。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手抄报、PPT或者开展读诗会、赛诗会的形式,小组展示交流关于春天的好词佳句。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已有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小组交流展示,学生可以拓展知识面,积累更多关于春天的词句。

三、绘春

最抢眼的当然还是春天的色彩:那一抹抹新绿,似云烟;那一团团粉红,如霓裳;那一片片洁白,像云朵;还有那紫的、蓝的、红的、金黄的……“你尚未衰我登场”,如一幅幅流动的风景画,像一首首田园诗,竞相装点着世界、生活、心灵。

春天既然是多彩的,那老师就应带着学生拿起画笔,描绘出来,这就是绘春。我带着学生们画下自己最喜欢的春景:可以每天观察一株树的生长,画到它吐叶,含苞,开花;可以讲春天诗,展示成一幅春景诗意图;可以绘制系列的春花、春树、春草;可以将春天的花、春天的叶制成标本留在海报上。

学生们通过描绘春天,将实景转化为自己眼中独特的春景。创作的过程即是情感世界建构的过程,也是认知提炼升华的过程。

四、写春

当学生们经历了我精心设计的赏春、咏春、绘春三个阶段的活动之后,写春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学生从春天课程中收获的独特经历和情感体验,在笔尖自然地流淌,简直是喷薄欲出、无可阻挡。

我让学生问问自己:“我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写春就是用真情实感留住春天,形式多样,可以写观察日记,可以选取一个角度:春之花,春之雨,春之草,春之声,春之色彩;可以选择不同地点;可以写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

变化,可以从春天小草偷偷钻出来的那一天开始,每天有一个人写春天,连起来就是一幅春天的画卷;可以播下一粒种子,泡上一些豆子,养几只春蚕,记录它们长大的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还可以放风筝,采集标本,踏青,访古,记录春天的活动。

通过种花活动,孩子们的收获也是各式各样的,他们增长了不少关于种花的知识。了解知识多的、悉心照顾花的小组种花就种得好;因为周末没把花盆拿回家去而没能及时浇水的小组,种的花长势就不好。孩子们把自己这些真真切切的感悟写进了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

当我让学生们为小花做观察记录时,在更高层次上他们能体会到什么呢?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体会到了生命的成长。例如“第一次见到小苗破土而出时的惊喜”“通过播种春天,感受到生命的奇迹,感受到小组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收获了春天中生命是如何成长的情感体验”,等等。

学生王亦石对植树活动特别难忘,他回忆说:“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和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一块去植树,在车上,我兴奋得不得了,我也长大了,能帮着弟弟妹妹了。”“望着已经种好的小树苗我们特别高兴。在春风的吹拂下,我们有了一种成就感、一种责任感。原来的空地变成了一小片树林,我多么希望它快快成长,为我们的环境多增添一片绿色。”

在“寻找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第100个春天”活动中,高年级学生通过带着低年级学生寻找春天,“体会到了大手拉小手的责任感,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在母校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有的擅长画画,有的擅长做手工,有的擅长用最自然的材料插花。他们写道:“我静静地站在含苞待放的花旁,等着听花开的声音。我的画笔,怎能尽显花的妙曼身姿呢?”

针对“寻找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第100个春天”这一主题活动,学校准备出一期校刊,而内容提供者就是我们班。为了能更全面地展现学生的创作才能,学生们决定自己分组出组刊。首先我为全班专门上了一节如何制作刊物的课,教大家如何以一期刊物为平台,来更好地挖掘学校的100个春天的魅力;然后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编组;随后他们再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有的负责采集文字,有的负责搜集资料,有的负责制作图片。每个小组都力争想出独特的创意,相互不重复。有的学生把我之前要求他们做的所有作业都找来了,寻找跟春天有关的素材;不同的组分别以不同的思路去做自己的集子,全班连起来就是一个大集子——班刊《水墨缘》,这同时也为校刊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赏春,教师带着学生们走进大自然的春天,呼吸春的气息,触摸春的温暖,从校园,到庭院,到田园,欣赏春的样子。感受春阳,观察春花,抚摸春草。古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笔下流淌着春色,咏春就是诵读这些经典。绘春是拿起画笔,描绘多彩的春天,勾勒自己眼中独特的春天图景。写春就是用真情实感留住春天,描绘春天的景色,记录春天的活动,感悟生命的奇迹。

从赏春、咏春、绘春到写春这一过程,就是主题作文教学从积累到挖掘主题,再到指导成文的过程。因为拥有丰富的经历与体验,作文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小学语文主题作文教学试图从寻找对策的实践层面,提升和改进作文教学。主题作文从文化的层次统领人文性和工具性,用这样一个课程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作文难、习作时间少的问题。

“一篇好文章”是我校“十个一”课程目标的组成部分。关注作文与做人,就是在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从而实现学校“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咏春作文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咏春
黄茑咏春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咏春社团推动武术“非遗”进校园上海师范大学咏春社团成立
假金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