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思想引领下“1+X课程”的建构
2015-05-30林长山
林长山
一、主题教学思想引领下的课程构建
当前,我国的小学主要实施分科课程,而且分科过细,门类较多,自成体系,缺少学科与学科之间以及学科与生活之间的横向联结。有的学科内容重复,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学科又不同步,造成教学时间上的浪费,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性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窦校长在主题教学实践探索中得到了启发。第一,主题教学的核心思想——奠基儿童的生命成长,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厘清核心理念,有助于学科融合,把人的发展、人的成长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第二,主题教学本身,整合了多方课程资源,有助于学校整体课程设计。第三,主题教学尊重学生个体,有助于学校在课程实施以及特色课程设置中凸显教育的个性化。从主题教学到“1+X课程”,变的是研究的方向和领域,不变的是一以贯之的对每位儿童个体的尊重。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为了做到“增效”不“增负”,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加以落实,为学生聪慧而高尚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啃起了“课程整合”这根“硬骨头”。 窦校长与语文团队,一直坚持“语文立人”思想,在主题教学“课程整合”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提出了“1+X课程”的结构。这里的“1”是指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是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促进“1”与“X”相辅相成,达成“1”和“X”平衡的增量或变量。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特别强调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1”之后的“X” ,即学校个性课程和学生个性课程。我们在向学生提供课程资源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菜单——“X课程”的定制。
二、学科整合的路径与
策略
在“1+X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学科整合的三条路径:学科内渗透式整合、跨学科融合式整合、超学科消弭式整合。
1.学科内渗透式整合,侧重学科内容的优化、重组,实现减负增效。
学科内渗透式整合,立足于某一学科,依据主题,将学科内的相关知识、能力等组成一个有联系、有逻辑、有层次的系统,从而形成适合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要的主题课程。
如,我们将现在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喜爱程度,结合教师对于整个教材系统的把握,将其分为精读文和略读文。精读文全面覆盖,精学精练。略读文,学会生字新词,体会文章大意,一般一课时结束,节省出相应课时。一方面,为学生补充阅读其他版本教材的课文,如人教版、苏教版的经典课文;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以此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科内容优化、重组了,怎样确保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呢?有标准,课堂才有质量!我们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对学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并研发了学科目标体系,编制出版了每学年一册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指南》。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了能够使质量目标落实的课堂操作体系《小学语文乐学手册》,旨在打通课前、课中、课后的通道,使课堂上生生间、师生间、师生和教材间的对话有了依凭,明确了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练的问题。其中每一篇精读课文的“乐学单”都分为三个板块:预学、共学、延学。
2.跨学科融合式整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多学科融合,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跨学科融合式整合,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独特优势,将不同学科的概念、内容和活动等整合在一起,为研究同一主题、解决同
一问题提供不同学科的思想和
方法。
很长一段时间,老师们对于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学科间的整合感到困惑。为推进研究进程,窦校长作为特级教师,上了引领课《皇帝的新装》。学生对《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理解不尽相同,我们发现,所有解读到的主题,我们都可用“回到事情本身”帮助学生提升。“回到事情本身”是哲学主题。“事情本身”指事物的本真、本来的面目,更是指每个人真正的自我。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既保留了以往语文课的优势,咬文嚼字、语言文字训练、情景朗读,又尝试体现了语文与英语、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整合。如对比朗读,英语:“Oh! The cloth is charming,”said he,aloud.“It has my complete approbation.”中文:“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对比“Oh”和“哎呀”,“said he , aloud”和“皇帝说”,体会汉语四个声调以及翻译家叶君健先生在翻译中带给作者的巨大的想象空间。
再如表演的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打开iPad中的Explain Everything 软件,从教师提供的三幅世界名画和三首世界名曲中选择组合表演背景。小组内的学生分别任技术员、旁白、皇帝、大臣。这样的 创意演出,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较好地表现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有位听课教师在反馈单中写道:“这不是语文课,但这就是语文课。”
3.超学科消弭式整合,打通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超学科消弭式整合,围绕同一主题,超越学科边界,打通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主题来源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由师生共同参与开发或者由学生自己发现。
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相连,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把这些密切相关的东西统整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乃至迸发创造的火花。在语文的课堂上,我们强调教学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激活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使学习变得有趣、有用、有意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真正成为母语学习的主人。
为了适应整合、改革后的课程内容,学校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来固定的每节课40分钟,变为长短不一的大、小课时。“大课时”60分钟,主要安排精读课文的学习,以及每周一次的“主题阅读”。“基础课时”35分钟,主要是略读课文的学习。“小课时”10分钟或15分钟,10分钟是经典晨诵,中午15分钟是伴随吟诵声的习字等。大小课时的结合,促进了学生最优发展。我们所进行的学科整合,正是希望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与学科优异成绩的统一。
历经十余年,窦桂梅校长与语文团队在探索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中,认真总结语文课程整合的经验,并在理论上深入思考课程整合的教育价值。我们始终相信,课程决定学校的品质,课程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上有所突破,不仅仅是语文,也包括其他学科,要形成学校的教育合力,共同构建完整的育人体系。也恰在这时,我校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项目试点学校”,我们也正在理论的总结和实践的反思中,发现了教育的极佳途径——整合。在这“整合”的理念下,构建了我校的“1+X课程”育人体系。
三、思考
当然,我们今天所探索出来的路径与成果也许并不完美,比如:是否有为了整合而整合的嫌疑?整合的课堂,如何形成系统,最终形成整合的课程?能否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整合教材,作为国家分科课程的有益补充?等等,都将是我们进一步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对于学校而言,整合本身并不是目的,它仅仅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诸多途径中的一个途径。整合应充分考虑儿童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学校的学科整合,也要想方设法将学科知识与儿童生活进行整合,帮助儿童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使儿童在与世界的联系中创生知识的意义,从而使儿童能够更加完整地面对他们的生活世界,更加有效地处理他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为儿童意义的创生而整合。
但进一步,我们还要思考,课程改革不能简单地做加法,而应当聚焦更高、更清晰的核心概念,同时落实更符合国家、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素养。所以,在国家制定的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规定的基础上,我校构建的“1+X课程”,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拟定学生的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国家课程,又满足于学生需要的整合课程体系,实现基于儿童核心素养的整合,是我们下一步继续努力的方向。
由此我们感受到,不论是超越,还是整合,其实研究到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原点,回到事情本来的样子思考问题。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