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2015-05-30董力
董力
摘 要: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代中国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明确的理念、调动主体的积极性、采取多样的形式、塑造浓重的氛围。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常态;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积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培养大学生奠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尤其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今年,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瞻远瞩,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指出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指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结构乃至社会发展结构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也就意味着传统的粗放的、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终将会为历史所淘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会出现。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然会衍生出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在这种发展状态下,必须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代中国的战略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全社会强烈地需要凝聚和形成价值共识。当今世界面临着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也面临着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既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带来机遇,也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想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主流文化发展壮大,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必须形成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二)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1、大学生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36.56万人。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最主要的群体,他们理所当然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承担者。依据2013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结果:98%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表示高度认同;有96%的学生认同“诚信是做人之本”。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心理基础,他们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
2、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武装的重要对象
当代中国面临着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面临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困惑,面临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能力和宣传能力与社会发展需要不平衡对人们正确价值观形成带来的影响,一些领域存在着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理想信念迷失、道德水平低下、诚信观念缺失等问题,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武装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积极主体
中国梦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理想和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通过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对这一追求进行了具体勾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在中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已达26.9%,大学生已占同龄人的四分之一;当代大学生将是未来三十年中国社会各行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尤其是在科技、文化、管理等各个层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也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群体。
二、新常态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一)树立明确的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我们首先要树立明确的价值理念,明晰基本的指导原则。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树立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二)调动主体的积极性
学校是两部分人的对立统一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服务者和被服务者。无论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都无法离开这两部分人的共同努力。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挖掘培育和践行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采取多样的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尽管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亦可以规制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科学性的内容,但为践履这一内容,我们也必须注意艺术性的形式。因此,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活动中,要以有趣为导向,挖掘各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
(四)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制度氛围的营造。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那么在高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制度建设也是重要保证。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学校用制度的权威来增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学校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的校本制度规定,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