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与路径选择

2015-05-30顾业丰

文化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路径选择实践教学

摘 要: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不断加强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才能实现其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还必须要找对路径,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首先针对存在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然后再对加强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具有怎样的价值进行分析,最后以社会、校园及课堂为切入点,对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价值;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仅靠理论知识来教书育人的传统教育方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各大高校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开始逐步转变教学思路,切实把实践教学当成理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推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受到地域差异、可操作性以及经费不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多数高校对在校学生开设的思政课都只能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之上,且无详尽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思政理论课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实践教学”,指的是思政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先根据教学进度,设定出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然后再组织学生利用各自擅长的方法,例如:经典案例、情景再现或者声像还原等等,把理论知识变为实践活动的一个教育过程。当前,随着各大高校不断增大对思政理论课的改革力度,以及高校在校生又逐渐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再加上其动手能力和参与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使实践教学工作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离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还有一定差距。

(一)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师甚至是领导,都觉得思政理论课就应该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对实践教学则是持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同时,对于某些任课教师而言,自身都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经验,难免会让课堂陷入到“围着课本转”的局面之中,这样的课堂既缺乏说服力,又没有感染力,自然不会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

(二)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制度作为保障。根据有关部门颁布的一些与思政理论课相关的纲领性文件来看,其中都只有对课程内容、课程进度以及课程设置等做出了相关规定与设计,而对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规定却一点都没有提及到。同时,由于实践教学实施起来相对比较复杂,会牵涉到诸如人员安排与经费开支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果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制度作为保障,那实践教学就会因为众多现实因素的制约,而最终无法继续开展下去。

(三)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在思政理论课建设与改革方面的相关文件中指出,每所高校都应该有思政课的专项经费,一般是按每生20元的标准设立,以用于思政理论课的各项经费开支。可现实中由于各大高校都想尽量压缩办学成本,以致本应属于思政理论课的相关经费被一再占用。再加上近年各大高校都耗费大量资金进行扩招,以致高校实在无力承担实践教学的费用。

二、实践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有何价值

(一)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有所提升。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可以是走访调查、参观访问以及调查研究等等。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之后,不但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还能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社会中的各类实际问题,然后再由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让大家都能从中有所获益,从而坚定自我的信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让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有所提升。提升人文素质,就是要尽量做一个有修养、有智慧和有良知的人。而思政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就是为了能让大学生都能对人格进行完美塑造,同时树立起正确的意识及价值观。此外,还要注意思政理论课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多对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解答,这样学生才会觉得知识是“活”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升。

(三)让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有所提升。我们常说大学生是一只脚已经踏入社会的人,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让他们在踏入社会时能做到游刃有余,是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教师当前所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因为实践教学在完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提升其综合素质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三、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课堂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它既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并且简单易行还不需要花费太多教学经费。只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知识,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辩论比赛、知识竞猜以及案例分析等等。

(二)校园实践教学。在校园内开展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思政理论课中所提到的如集体主义和科学的价值观等等,都可以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加以实践,以此来加强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动向方面的正确引导。力求通过校园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起大学生敢于开拓创新的能力,并养成团结友善、礼貌待人以及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具备现代人格素养。

(三)社会实践教学。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所以各大高校也逐渐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组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提前感受社会、了解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对我党的基本路线以及方针政策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让自己的爱国情怀更加坚定。这一切的宝贵经历都将会内化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踏入社会之后再逐一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天贺,李守可.试论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与路径选择.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09(2).

[2]周宇宏.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江苏高教,2010(4).

[3]程春艳.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

作者简介:顾业丰,女,1981年09月生,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课路径选择实践教学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思路探讨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