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探究能力

2015-05-30王雯洇

成才之路 2015年8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语文教学

王雯洇

摘 要:文章通过对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的分析,明确了语文教学承担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任务,并研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探究能力,只有转变观念,创设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49-0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语文教学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听讲,记录老师的标准答案,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思想陈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的。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必须转变思想,做到“目中有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探究氛围。

1. 激励表扬,创设良好的平等的课堂氛围

一句真诚的表扬,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前进的动力。在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强化学生的探究学习动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给予学生真诚的表扬。不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后进生,都一视同仁,用期望激励学生,唤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自信心。恰当的表扬激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学生探究学习的畏惧感,激发起学习的自信心。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

2. 尊重学生,认可激励学生的独特见解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独特的理解。只要学生的理解没有发生偏差,教师就要学会尊重,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3. 重视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过程应成为学生语文实践过程。探究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学生经历或体验探究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方面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要积极探索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过程,产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在口语交际“请你当导游”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昆山自然风光、民间传说、家乡瑰宝、特色小吃、古今名人等各方面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筛选、组合,写出导游稿,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试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身体验了收集资料、组织成稿、展示自我的过程。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等着老师教。

二、创设问题情景,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而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置身于探究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究。

1. 读读议议,抓住关键处进行探究

学生遇到问题,老师如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往往会使这些学生产生依赖感,失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要抓住课文的关键处,让学生进行读一读,议一议,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教《夹竹桃》时,围绕“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儿”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找出反映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反复朗读,自己体会,而后进行交流,学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对夹竹桃的韧性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有的说:“夹竹桃的韧性就是默默无闻地奉献。”有的说:“夹竹桃的韧性就表现在它的花期长。”还有的说:“夹竹桃的韧性在于它顽强的生命力。”……学生自由地交流,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读议议,课堂气氛活跃。

2. 说说写写,利用空白处进行探究

课文中有许多内容上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往往是语文教材中启发人深思的地方, 引导学生捕捉这些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比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引导学生想象40年以后美穗子带着孩子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想象美穗子会和聂将军说些什么,她的家人会和聂将军说些什么,再一次体会聂将军心地慈善,心胸广阔的高尚品质。学生说说写写,对人物的优秀品质又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3. 做做想想,开展活动进行探究

探究性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引导学生想一想,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发展能力。在教学《学会合作》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动手做一做课文中所描写的试验,有的小组做成功了,而有的小组却失败了。接着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对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理解也就更深了。

参考文献:

[1]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04).

[2]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03).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语文教学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