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

2015-05-30石雪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写作阅读结构

石雪利

内容摘要:阅读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结构,了解行文的思路,体会文章的过渡,理清作者的行文线索;然后进一步把握作者的语言,思考作者的思想情感。引领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与阅读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通过阅读既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又可以学习到写作的方法。两大主旋律应该结合起来认识和学习,那么定会出现语文学习的新局面。

关键词:阅读 写作 结构 语言

语文教学是一件慢工细活,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与写作习惯。可是习惯培养需要长期的努力,学生们更看重成绩的提高,因而不得不研究一下阅读与写作的实践应用。下边我来谈谈从阅读与写作方面对学生的培养与尝试。

首先,我认为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老师应在课堂内引导学生,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欣赏的角度,分析的途径。

名家作品的结构安排都是很巧妙的,都会有明朗清晰的线索。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开头总述,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让读者大概领略一下,然后再按这样的顺序,分别选择典型的景物,去表现它这些特点。

1.一篇好的文章,它用词准确。

好的词语能起到传神的作用,应下大力度让学生去体会感知。比如:《祥林嫂》中,那“间或一轮的眼珠”,几乎将人物的灵魂都剖了开来,展示给读者看。

2.文章句式的多变,既能给人以美感,也能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3.文章的修辞也是构成语言风格的一大方面,巧妙地使用修辞,能够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鲁迅在《药》中描写那一群看客,说他们像潮水一般涌向古轩亭口,观看时,又像是伸长了脖子的鸭。

其次,我再谈谈语文学习的另一大板块——写作。

关于写作,我一直努力尝试各种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当然,其中既包括写作过程中应该养成的习惯,也包括动笔去写的习惯。

1.培养学生细心感觉生活,随时动笔写作的习惯。

让学生通过长期的阅读感知,寻找别人创作的源泉,然后细心体会生活,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感触记录下来,就会成为作文的第一素材。我告诉他们只要认真感觉生活,就会有写不完的感动。比如,四季的更替,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仔细去观察就能写一篇不错的写景散文;天气变化的阴晴雨雪风雷电,也都可以去描写或去思考,写作成文;成长中的经历,跟父母的隔阂,与朋友的友谊,与陌生人邂逅,可以记事成文;如果能养成这样的习惯,也就解决了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写作无话可说。

2.开始动笔写作时,注意结构的巧妙安排,使文章在形式上先取胜。

心灵的窗户在眼睛,标题灵动一半文。“题好一半文”,这话一点也不假。要努力使题目或体现文采,或表明观点,或引人思索,或蕴涵深广,总之,要给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感觉。借助话题创新题目: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是题目有,放下感情的叶片;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理智与感情的天平。

第一段处在很特殊的位置上,一定要注意巧妙把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开头要做到点题。因为考场作文,不宜落笔离题太远,一般应采取开门见山。题目是什么,开篇就回应题目,然后将行文的总体思路展示出来,以作为文章的纲。注意行文中的过渡段,还有段首句与段尾句的使用。结尾注意把握好,做到照应深化。结尾的照应,会使文章俨然一体,混然天成,而且在照应的同时,要注意感情和主题的进一步深化。

学生如果能从这些结构形式上下功夫,并且熟练把握运用,作为一篇学生作文,就已达到了基础等级的要求,当然了,字数的问题在前边一定讲过了,学生已经不存在写不够的问题,只是写得好与差的问题,下边我再来介绍努力达到发展等级的办法。

3.精心设计,使自己的语言亮起来。感性地去读一篇文章,你会陶醉于那优美、精彩的用词,感人的情景,觉得要做到很难,但如果进行理性地分析,你会 发现使语言亮起来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几种表达方式的交错运用。根据文体,合理分配几种表达方式所占比例。记叙类的文章,就以记叙为主,抒情为辅,再适当加入议论,使文章的观点能亮起来。议论类的文章,就应使议论的比例增大,记叙类的文字尽量压缩。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在表达上有不同的作用,应学会灵活运用。比喻能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真切;对偶会使语言更加整齐;排比能增强气势,也就是说,写作时,尽量不要平铺直叙,同样是对一件事的交代,使用修辞会更加生动感人。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并积累材料,又通过写作加以运用,从而提高综合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渭南市铁路自立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阅读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日出》的结构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