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中国梦引领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2015-05-30杨桂芬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

杨桂芬

内容摘要:“中国梦”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总和。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需要在深入领会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工作开展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创新,以目标为导向,从需求出发,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运用新媒体,将中国梦“内化”为理想信念和个人追求,实现从思想到行为的跃升。

关键词:中国梦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路径

一.中国梦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凝聚了我国几代领导人的心血,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是所有中华儿女的期盼,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实现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其表达的价值观和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有着深刻的契合性。当代大学生是最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未来的人才支柱,与中华民族的振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大学生“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利用“中国梦”去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悟和实践,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梦的提出及其所体现的理想追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西方文化思想潮流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许多大学生自身需求意识在逐渐增强,但是国家意识方面却出现一定程度的淡化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面对个人发展的压力,部分学生会因此出现精神缺乏寄托、没有前进的方向、没有动力和梦想。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们,虽然思想观念已经基本成型,但仍然不够成熟,所以,要通过中国梦教育来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进行有效的抵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中国梦作为大学生的理想和目标,有利于在价值观上激励大学生追求真理、探索科学,在学校内形成优良的学风。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缺位

1.道德教育缺位。由于我们国家在社会中承担伦理道德社会化功能的结构的专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这种功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来承担的。而在高校里更是如此,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来进行的。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重视道德教育,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前面,道德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心理教育缺位。很多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没有注重对于学生心里教育进行过多的干预和调试。在现实中,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不属于同一个工作范畴,存在严重的脱钩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由辅导员和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负责,很多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均每学期只有一场专题讲座,参与者多数为辅导员或者个别学生代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落实在实处,与思政教师也相距甚远。

(二)社会化教育、生活化教育缺失

1.社会化教育缺失。作者通过对很多高校的调查发现,现有的思政教育体系不能很好的将教育对象,也就是我们所指的大学生,设置在一定的社会化环境中,而是一味的放在学校,进行单纯的政治教育,出现了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的现实问题。有的学校虽然存在派学生代表外出参观等等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往往起不到真正的学生心灵深处的感触教育,不利于学生认知自我、认知他人、认知社会。

2.生活化教育缺失。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但有很多大学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通过作者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的实际,政治色彩浓厚,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差距。

(三)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整体规划、网格式布局、多层联动和梯次推进

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规划,不能简单局限于“两课”教师和“党务”干部,应针对全校各部门及所有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在内,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目标、步骤、要求、途径,使思想政治工作呈网格式布局、多层联动、梯次推进,那样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应才会大大增强。从而促进学校稳定和思想统一,并在解决具体问题和施教上呈现主动性和强大效力,避免思想政治工作仅为“两课”的事、党务者的工作,使整个思想政治工作陷入被动、单薄、弱化的局面。

(四)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整体上的齐抓共管、有序递进和持续发展

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有空泛无力的感觉,往往只是随形势呈“被动式”发展,具体操作时往往紧一阵、松一程,顾此失彼,导致效应链常常断裂。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面、环境面、技术面,更有施教人员的素质面等;此外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其生活背景、接受信息、意识潮流影响也呈复杂的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大环境稍宽松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松懈下来;情形一紧张,又得急匆匆地狠抓一阵;在解决针对性问题时,又容易“一刀切”,既缺乏整体解决方案,又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之,学生的互动和主动参与不到位,就很难使思想政治工作呈整体上的齐抓共管、有序递进和持续发展。

三.以中国梦为依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创新性

(一)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的前提地位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是学生学习、生活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复杂的思潮,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面对新时期学生中出现的新的心理问题,高校在今后的工作有必要做到,第一、开好一组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一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设计一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和讲座的开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二是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三是有效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四是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第二、建设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与档案。一是建立校园三级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体系,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二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三是加强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工作,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与时俱进。

(二)凸显社会化、生活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归属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生活化是向人的生活世界的理性回归,离开了社会生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将走向虚无。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中国梦为主题,以人为本,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中国梦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的使命意识和社会责任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另外,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总结提炼“中国梦”的工作任务与实质,推进“中国梦”的进一步深化。

因而,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健康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为前提、社会化生活化教育为归宿,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

(三)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现代管理科学已有系统的科学方法和应用心理学方法,可充分发挥高校这方面的优势。要关注网络的利用和引导,据调查97%的大学生都会上网,80%以上的大学生对网络又很感兴趣;还可充分利用校电视台、广播站、校报,院刊开设一些访谈、辩论、名家论坛、科技动态,及报道一些先进事迹、成功者足迹等,从多方面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效应;还可针对师生开展心理障碍诊断,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潜、显的层面上都获得发展。

(四)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营造筑梦圆梦的文化氛围

1.建立网络实践平台,开展网上实践活动。依托网络阵地建立思政教育新平台,始终确保掌握舆论阵地主动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通过制作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样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也适应当前形势下新媒体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构筑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传递网络文化正能量。

2.善用手机媒体,做好教育、管理和服务。由于现代在的大学生都有手机,绝大部分学生的手机都可以上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结合网络文化发展建设需要,大胆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当前学生使用手机的新趋势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育形式;灵活运用新媒体传播途径,正确引导大学生中国梦的总构架。

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重在实现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内化。在此过程中,创新和拓展路径选择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姗姗、李志平、陈绩馨、周明,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03期。

[2]李婧华,“中国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思考,《河南教育(高教)》 2013年08期。

[3]徐柏才、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年02期。

(作者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