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区资源环境综合治理策略研究
2015-05-30李霞
李霞
摘 要:本文通过对淮南矿业集团采煤塌陷区资源环境综合治理策略研究,提出采煤沉陷搬迁应与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治理,结合煤炭基地发展规划,由搞活煤炭产业延深到发展地域经济,注意运用社会各方建设力量。
关键词:采煤塌陷;环境恢复;综合治理;策略研究
随着淮南煤矿企业“建大矿、办大电”的战略步骤实施以来,煤矿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淮南在大发展建设道路上提出将采煤沉陷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统筹发展的“三合一”模式,在战略上铺开了采煤塌陷综合治理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合作化道路。
1 采煤塌陷区资源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模式
1.1 规模型城市生态修复 新矿区治理与老矿区修复協同推进,进行采煤塌陷“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生态修复工程。
老龙眼水库生态区是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老龙眼水库生态区配套亭、台、桥、休闲会所等建设内容,修复工程提高了老龙眼景区的自然价值,形成开放式城市公园。大通湿地生态区是大通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这里已成为连接南、北主城区的绿色纽带,此处商业开发地价已具备升值效应。
1.2 采煤塌陷村庄搬迁新村建设 按照已形成的“煤炭基地”规划实施“先搬后采”政策,于2012年底完成2015年的搬迁任务,解决搬迁历史遗留问题,涉及淮南市、阜阳市、蚌埠市三县、两区16个乡镇142个自然庄2.8万户、约10.2万人,统筹集中建2城、扩6镇、兴3个中心村。建成迪沟新镇、夹沟新镇、潘集新城、凤凰湖新城“两镇两城”的新城镇集群。
1.3 井下采场与地表环境大布局项目调整 淮河中段洼地和采煤沉陷区统筹治理,建设具有减洪、除涝、水资源利用等功能的蓄洪与水源工程。废弃上下六方堤,年均减少堤坝加固维护费用1000万元左右,移址重建济河闸,解放此处压煤量近3000万吨。
1.4 采煤塌陷土地复垦与地表水土保持 矿井塌陷区经过稳沉后,地表最大塌陷深度可达17.4m。对预测塌陷深度小于3m区域的表土进行提前剥离,集中堆放,作为塌陷土地复垦使用,大于3m的区域进行水塘改造,对早期业已形成的煤矸石堆场采用挂网客土绿化。对于井下含水层实施保护策略,对掘进巷道、断层出水点采取灌浆堵漏,设置防渗墙,防范上部松散层孔隙水位下降,防止地层浅部水土流失。
2 采煤塌陷区资源环境综合治理策略制定原则
2.1 配合政府提升城市面貌原则 淮南市政府提出建设“五彩淮南”,矿属地政府提出建设“美好乡村”,煤矿企业走向“矿业大发展”道路,共同宗旨是提升煤矿城市形象面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关于采煤塌陷区加快村庄搬迁推进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搬迁安置、环境修复等重点工作,兼顾提升土地利用经济价值。
2.2 农村新村搬迁和民生经济定位相结合原则 科学规划煤炭开采规模,采煤搬迁安置集中化,有序开发,做到建设规模、开发强度与区域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相衔接,采煤塌陷资源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改变过去采煤塌陷治理仅对分散零碎的受损住房赔偿,就地加固或异地新建,无法形成新镇规模。
2.3 采煤塌陷区资源环境综合治理中的经济杠杆策略
2.3.1 运用调节民生政策经济杠杆。民生政策价值杠杆是社会总财富的二次分配,从煤矿企业的总资本中分配民生建设资金可以为集团企业带来重要发展契机。在城镇化道路上,最重要是活化政策机制,能够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充分利用潜在的地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通过招商引资激发城镇活力,城镇发展活力在于政府活化政策机制。
2.3.2 农民新村建设与后续经济开发相配合。农民新村选址应远离地下压煤区域,选址于省市级交通干道线路,便于形成城市经济交通网络,同时在农民新村设计上注意居住与商业开发相结合,从设计角度发掘经济后续潜力,在统一规划建设的农村新村门面地段集中建多层。
2.3.3 调动地方民营经济潜力共同开发。在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恢复开发实践中,特别要对出现分散零碎的沉陷区进行深度思考,由于没有规模效应,难以形成投资热点。针对这种情况,属地政府应采取一定的政策优惠方式,将分散零碎的沉陷区由地方民营经济接管,采取农业经营方式,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合模式,土地入股,收益共享,深的挖成鱼塘,浅的垫成菜地,进行生态开发,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3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策略评价
3.1 对综合治理策略的评价和存在的问题 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策略具有独一性,利用政策扩张型策略体系,发动大型煤炭企业为主导建设力量,民营企业参与建设,以多样经济体经营方式、有效的资源整合等模式完成了城市大规模历史性改造。煤炭开采属地由农业区向工业区,城市郊区向城市新区迅速转变,提升淮南煤炭基地在全国能源“主战场”地位。
3.2 采煤塌陷土地用地转征问题 未来采煤塌陷地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搬迁村庄大量增加,搬迁用地需求量大,除了少量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来满足之外,大部分要通过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来解决,而农用地指标有限,需要解决采煤塌陷地村庄搬迁新村址用地问题。对于经治理的塌陷土地如何核算土地价值量,复垦后的塌陷地权怎样转交给地方管理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3.3 采煤塌陷土地综合治理难度增大 由于淮南煤层特点和现代化开采技术的应用,形成淮南塌陷区塌陷面积大、速度快、多煤层开采造成多次塌陷、形成稳沉区时间长的特点,往往是在很长时间内既不能综合利用,又反复补偿青苗费,综合治理工作难度大,制约采煤塌陷区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的申报。
3.4 在煤矿现代化建设中,历史文化资源逐渐消失 目前淮南有历史煤矿开采完毕后迁离原址,实施关、停、并、转。对采煤塌陷资源环境综合利用工作停留在对矸石山开发利用和对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上,而对具有人文价值的煤矿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还未进行项目评估工作。
4 结论与展望
在宏观政策调整下,淮南市政府和煤矿企业联手实施采煤塌陷区资源环境综合治理,充分体现了“企业为了发展,发展回报社会”的理念宗旨。淮南不仅建一流城市生态环境,也是建一流煤炭工业体系。煤矿企业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使得社会、企业、群众都得到切切实实的发展。将企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四规”合一,打破壁垒,实现政府和企业两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采煤塌陷区的土地资产产生新的价值,是对研究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采煤塌陷区资源环境综合治理起到示范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