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美学浸润的《赤壁赋》
2015-05-30陈晓旭
内容摘要:庄子美学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赤壁赋》中,无论是崇尚自然的逍遥游,还是通过对宇宙和人生思考实现的领悟齐物论的境界,都是庄子美学对《赤壁赋》影响的体现。除此之外,《庄子》中的语言特色及其组织形式对《赤壁赋》也有影响。
关键词:庄子美学 浸润 《赤壁赋》
《庄子》成书于动乱之间,战国中期的社会现实动荡而严酷。人们不仅要忍受诸侯割据而带来的混乱和恐慌,还要在饥饿与寒冷中艰难度日,人生在此时变得异常艰辛而可怖。《庄子》一书虽然也有讽刺和嘲弄,如《应帝王》篇中用混沌经过七天开了七窍而死亡的故事来暗讽当时社会不顺应自然的悲惨现状,并且以此来表达自己崇尚自然、支持无为的观点。但是全书更多想传达的是庄子本人,希望通过某种精神修养来实现内心的虚静和平和,从而可以从容应对这个悲惨而残酷的世界。《庄子》中的《逍遥游》、《齐物论》等篇章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浸润了后世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儒家思想之外,在内心低谷和彷徨时有所依傍。
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是魏晋时期才开始,美学更是近代舶来的概念。但是庄子美学,庄子的美学,并不是以文学或者艺术为对象,而是以人生为出发点,以走向审美来解决人生问题。“庄子绝不曾像现代的美学家那样,把美、把艺术,当作一个追求的对象而加以忌索、体认,因而指出艺术精神是什么。庄子只是顺着在大动乱时代人们所受得像桎梏、倒悬一样的痛苦中,要求得到自由解放,而这种自由解放,不可能求之于现世;也不能如宗教家的廉价的构想,求之于天上、未来,而只能是求之于自己的心。”[1]与其说是庄子美学,毋宁说是庄子的艺术化人生观。庄子的这种在逆境中或者说是在困境中的人生观,可以持久给人提供精神动力,因为庄子美学中最强调的就是通过一定的修养达到虚静,实现精神的自由。
在《庄子·人间世》中,有这样的文字:“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2]在这里,庄子认为,用耳朵听和用心听都是不够的,要用气去听。气因为没有物质的干扰,所以更利于实现不受宇宙万物束缚的自由的境界。同时,在《大宗师》中,有“颜回曰:‘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3]这样的语句,此处更是强调去除因为身体、知识等外物造成的阻碍和不自然,期以实现万境皆空,“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4]最终能够理解“道”的内涵。
庄子在书中传达的关键便是希望通过“心斋”和“坐忘”来实现精神自由。“心斋”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对话,是内心倾听外界,尤其是自然的声音,从而可以实现“坐忘”,忘却自身的物质性,可以与外物融为一体,融入自然之中,从自身实现“齐物”。庄子的这一观点需要极大的修养,需要长期而持久的历练,就像鹏可以抟扶摇而上和神人可以吸风饮露应该也不是一两天之功。虽然最终可以达到理想状态的人不在多数,但是《庄子》对后世,尤其是对后世文人心态、性格的形成以及创作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且意义重大的。
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绝大多数读书人和士大夫阶层,在其最初时刻,年轻之时,都有着很浓重的家国情怀,积极入世的思想。希望得到君主的器重,做于社稷有功之事,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也可以兴旺家族,福泽后代。此时,常常是儒家思想占据主导,支配其行为。但是一旦奸臣小人当道、君主有所蒙蔽或者自身遭遇不幸处于低谷,老庄思想便会成为舒缓情绪的良药,让士人心境开阔、旷达。因为科举、文化等原因,士人是朝中官员,同时也常常是文人骚客,有些人此时便会书写诗词以作排遣。本文就试图通过苏轼黄州期间创作的《赤壁赋》来看庄子美学对其影响。本文将以《前赤壁赋》为主,《后赤壁赋》也会有所提及。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文内容并不适用于所有士人,并非所有人的创作都会与庄子有关,也并非低谷沉寂时的创作定会与庄子相关。
庄子美学对文人的影响不少,或在绘画方面,或在文学创作方面。以苏轼的《赤壁赋》为例,庄子美学的内涵对苏轼的创作心态产生影响并且苏轼通过文本创造重新阐发了其中的意义。除此之外,《庄子》文本本身,其文风特点、语言特色等形式特色也对苏轼创作有所影响。
《庄子》对苏轼的影响并非只见于两者文本之间,没有依据。据记载,苏轼在少年时代读《庄子》时,就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5]苏轼的《赤壁赋》创作于元丰五年,乌台诗案后被贬谪黄州当团练副使的时候。虽然在创作的时候,苏轼已经意识到那里的赤壁并非当日三国赤壁之战所在的赤壁。那里原叫“赤鼻山”,只因为和“赤壁”谐音,而也被唤作“赤壁”。但是因为苏轼贬谪的感怀之情浓重,便将错就错,一发幽古之思与人世感慨。
庄子美学对苏轼《赤壁赋》的影响首先就体现在寻访自然的逍遥游上。老庄思想影响下的士大夫大多有寄情自然、寻访山林的旨趣,庄子美学强调的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互融合的审美境界和人生态度。《庄子》内篇第一篇就是《逍遥游》,庄子最终探究的在黑暗的世界中获得解脱的行为方式便是逍遥游。虽然这里的“逍遥游”是一种虚指和泛化的概念,而非指具体而单一的逍遥的出游,但是具体的逍遥之游是抽象的逍遥游的载体和实现形式。在具体的逍遥之游中,主体可以进行休养,进行类似的“心斋”、“坐忘”。因为纯粹的自然环境和平日的日常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可以较好地从物理上对平时的生活环境进行隔绝。物理环境上的变化,可以从心理上一定程度地为主体排解平日的郁结和不快。
在《赤壁赋》中,“游”字出现的次数有2次。分别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以及“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虽然“游”字直接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是文章通篇都是围绕“游”来写的。文章首段先交代了游的时间和地点,继而进行初到赤壁所见景色的描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首段最后一句“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空间不断扩大的情形,渐入仙境的描写,是苏轼初游赤壁心情的小高潮,可见其内心的愉悦和舒心。不同于后文融入了吹洞箫者或者曹孟德等非自然的人物因素,此处只是全部自然景色的描写,是苏子刚到赤壁时见到的纯粹的自然,不涉及其他含有人文因素的“知”或者“识”,是纯自然物象给他带来的想象空间的开阔和心灵空间的自由。
而后文,由吹箫者略微哀伤的箫声到感慨曹孟德一代英雄也不可以不朽,文章由刚开始的自由和潇洒过渡到有些“不逍遥”,感情基调变得低沉。但是随后经过苏子观察宇宙、思考人生,最终又和友人重新获得逍遥之感,欣然睡去。无疑,文中苏子和友人的心理变化经历了逍遥——不逍遥——再次逍遥的过程。并且初次达到的逍遥只是由单纯的自然美景带来的,而最后的逍遥是经历过哀伤和思考,重新获得的更高境界的逍遥。《赤壁赋》全篇所描写的景物和抒发的感情就是苏轼和同游的人在游玩赤壁期间的所见和所感,这篇文学作品其实是游玩的副产品,是其人其心境在游玩时的真实写照。
庄子美学所浸润在《赤壁赋》中的,其二,就是《赤壁赋》中显示出来的齐物论的内涵。齐物论是庄子思想的一部分,更是庄子看待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庄子美学可以看作是庄子的审美化人生观,所以齐物论也是庄子美学的组成部分,庄子美学是通过齐物论等而实现的。在《赤壁赋》中,开头交代过出游的时间后,稍稍描写过江面上的景色,以及叙述过大家饮酒而歌之事后,文章进入了精要部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此句用一个“愀然”和“正襟危坐”将文章整体冷下来,从前文的哭泣妇人淡淡的忧愁中快速转移读者的注意力,使其有所期待,然后娓娓道来。文章用曹孟德的诗句引出一世之雄而今不在,再通过反观自身形成鲜明的时间对比。最后用苏子的一段话作为概括了解全篇,却也是全篇精妙所在,齐物论内涵的集中体现。
苏子引出江水和月亮的变化,江水的不舍昼夜流淌、月亮的不断盈亏变化,进而再从变与不变正反两方面来辩证看待,其中还包含将自然万物与人类自身进行的比较。人之所以会觉得心中不悦、遭遇不幸有所郁结,常常是因为客观事实与主观期待差别太大而造成心理落差,并且过多地在意到了主体受伤害的唯一性,自然或者不自然地忽略了受挫的普遍性。苏轼则先叙述自然自身的瞬息变化,进而反观人类自身,“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前文友人刚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一代英雄纵使昔日辉煌今日不在,心生忧愁;但是此处引出自然之变化,巧妙在于,世人总是寄情于自然,注重了自然宏观的不变忽略了具体物质的变化,关注于它的静谧与平和,忽视了它的陨损和消耗。经苏子一说,人们常常对之饱有艳羡之情的自然,也和人类一样处于瞬息万变之中,并没特权。虽然曹操也是世人敬仰的英雄,但因为他也是人,对于经历时间变化不复存在的揭示只能让读者更觉人生的悲凉。但是因为自然不是人,是物,是物体,并且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存在,所以对其真实存在状态的揭示可以让人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感觉。这正是庄子“齐物论”精华所在,也是《赤壁赋》最后一段可以进一步升华,让人觉得宽慰的原因。更何况,在此之后,苏子继续叙述说出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的无穷无尽。
而在《庄子》的《齐物论》中,开头便从子綦境智两忘引入关于地籁、人籁、天籁的讨论,虽然地籁、人籁和天籁的发声者各有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发声者都是自身。万物看似千变万化、形态各异,但是其实本质是齐一的。在《赤壁赋》中,无论人杰或者自然,存在形式相差很大,但也都是“逝者如斯夫”,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相对于《庄子》中篇章的哲思而言,《赤壁赋》远远不可与之同日而语。《赤壁赋》仍是以写景抒情为主,只是最后一段富有哲理,有《庄子》某些思想的渗透和相似。这些富有哲思的语句也是为散文抒情服务,叙述作者和同游者经过这番思辨似的讨论,加大文章的情感维度,让文章境界更为深远。
庄子美学在《赤壁赋》中的渗透不仅体现在内涵的交叉上,同时语句叙述形式上也有类似之处。《赤壁赋》中的名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中多处语词使用和语句组织形式和《庄子》中的一些句子很是相似。在《庄子·德充符》篇中,“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世也。”[6]
将《赤壁赋》中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与《德充符》中的“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对照读来,虽然《赤壁赋》中的句子词语更加繁复一些,但是这一对句子不仅整体句式一致,而且句子的语法结构也是一致的。句意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句中都有万物同一的意思,并且句子节奏也近乎一样。
再看《德充符》中的另外一处: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7]
将《赤壁赋》中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中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与《德充符》中的“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相对照,虽然相似之处远远不及上文提及的一对,但是读来语势还是有些相似。
从语言上分析,《赤壁赋》中与《庄子》中相似的语句还有一些。虽然将相似的两者举隅并且分析,并不能说明《赤壁赋》中的文字定是受《庄子》影响,但是因为苏轼早年研读《庄子》颇多并且很有心得,所以也不可以完全否认《庄子》对苏轼以及其文章的影响。娄坚曾经在《手书苏长公问养生后题》中评价道:“窃尝妄论,六经之外,文之谭理而达者,无如《庄子》;论事而达者,无如《国策》;后之作者,能兼撮二书之胜,无如苏长公。”[8]除此之外,谢枋得曾在《文章轨范·卷七》这样评价《赤壁赋》“此赋学《庄》、《骚》文法,无一句与《庄》、《骚》相似,非超然之才,绝伦之识,不能为也。萧洒神奇,出尘绝俗,如乘云御风而立乎九霄之上,俯视六合,何物茫茫,非惟不挂之齿牙,亦不足入其灵台丹府也。”[9]这样看来,觉察到《赤壁赋》与《庄子》语言文字间的相似也并非一二人的观点。
至于苏轼的《后赤壁赋》是苏轼三个月后的同年冬季所作,与《赤壁赋》的抒情性不同,《后赤壁赋》更为侧重叙事性。虽然文末通过道士在梦中问“赤壁之游乐乎”来表达所游之乐是《赤壁赋》的延伸,但是就文章全篇而言,《赤壁赋》受《庄子》影响更多一些。总体说来,庄子美学对《赤壁赋》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文中人物在自然中得以逍遥游,经过审视自然以及关照自身实现精神自由,还体现在通过对齐物论的体悟获得旷达人生观。此外,《庄子》文本本身的语言特色和组织形式也可以在《赤壁赋》文中看到些相似。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注 释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2页。
[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90页。
[4]同上。
[5](宋)苏辙:《苏辙集·亡兄子瞻墓志铭》,陈宏天,高秀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26页。
[6](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95页。
[7]同上。
[8](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51页。
[9](宋)谢枋得:《叠山先生批点文章轨范·卷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影印本。
(作者介绍:陈晓旭,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