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015-05-30郭世峰
郭世峰
[摘 要]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除了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探索能力。对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新课标对初中生物教师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可有效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117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初中生物的课程安排是将理论知识讲解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也锻炼了实验操作能力。可是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事实却非如此。由于实验教学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在实验的准备上,所以很多教师用讲实验代替实验操作,只是在课堂上讲解实验步骤,告诉学生实验操作流程或者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这样教学,学生缺乏动手实验的机会,这与新课标以学生为主进行实验教学的要求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标对初中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的要求
1.实验操作要规范。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必须规范。教师的规范操作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规范性的教育教学也有助于教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实验教学方法要灵活。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教师能通过规范的实验流程(如实验计划—实验材料、仪器准备—实施实验),引导学生运用辩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行实验分析;根据不同的生物实验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实验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方法,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开拓学生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新课标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实施生物实验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现在大多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按照规范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学生会做实验,但是不懂得为什么这样做,对实验的理论知识缺乏分析研究。这样显然违背了实验教学的初衷。因此,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教师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对实验进行合作探究。
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客观评价实验结果。
生物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师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生物的教育教学,对生物实验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例如,在进行“观察肾脏结构”的实验时,学生得出的实验结果是:肾脏外侧的皮质部分的颜色比内侧的髓质部分的颜色浅。这与教材中写明的“髓质的颜色是较浅的,皮质的颜色是较深的”是相矛盾的。这时候,如果教师片面地强调教材的正确性,无疑会让学生对实验产生怀疑,产生错误的实验观,降低实验的兴趣。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要相信实验的结果,并向学生解释出现不同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实验观察的肾脏与活体分离时间过长,血管分布不同。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实验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形成了科学的实验态度。
2.依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
初中生物实验注重实验的过程,从实验的现象与结果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时,要围绕实验目的进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的实验时,实验的目的是观察长骨的结构,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被长骨的颜色、气味等其他的性状所吸引,而忽略了结构的观察,所以教师要依据实验目标开展实验教学,以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3.有计划地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开展要具有计划性,初中生物教师应提前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制订合理、有针对性的实验计划,同时根据外界的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实验活动,特别是对于课外的实验活动,可以提前制订好计划,使实验可以顺利地开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进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时,如果教师预先制订好计划,提前一个星期安排学生在家里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带到学校进行分析,不仅节约了课堂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总之,初中生物教师应对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新课标对初中生物教师的新要求,更加规范化地、有计划性地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水平。
(特约编辑 安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