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2015-05-30黄勤
黄勤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新常态。新形势和新挑战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重要意义。国内形势的变化、全球化浪潮的袭来、新媒体的广泛运用等新形势的出现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具体表现在复杂性、针对性、挑战性、紧迫性四个方面。为了应对新的挑战,一方面要增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要明确培养目标的问题,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脑入心。
关键词:新常态; 思想政治教育; 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15)09-0052-3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增速换挡,增长质量和内涵发生质的变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和新情况。新常态是一个全面、持久、深刻变化的时期,是一个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并行的过程。在新常态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体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
一、新常态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乎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即人们的精神生活,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影响其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正确的意识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可以推进社会发展。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尤其需要正确思想观念带领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为了适应新常态、新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基于实践,不断进行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再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被实践检验,继续创新发展。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七个部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怎样加强和改进、有何重大意义、需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和任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做了说明。为我国新常态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了工作原则与方向,提出了工作重点與任务。
《意见》强调了对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要求党委书记、校长等校领导要旗帜鲜明,要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从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职务评聘)等多方面具体体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高校教师承担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权利也是责任。《意见》也首先充分明确了对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以及重视程度,二是更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要求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讲授,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等途径,始终做到与时俱进。三是更加注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情景创建。让学生通过情境从更高层面领悟到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这个层面上,突出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情境创设的重要性,这对于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方面,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高校的思想工作。不断改进升华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在高校的具体落实和贯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和轴心,具有极端重要性。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要求。
二、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
新常态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产生了变化。国内形势的变化、全球化浪潮的袭来、新媒体的广泛运用等情况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一些新挑战,出现一些新特征。
(一) 复杂性
当前,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部署下,中国已踏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国内外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此时尤为重要。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是国际领域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日趋复杂,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不停进行战略围堵和牵制遏制。这种情况下,高校凸显了突出矛盾。二是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宗教极端思想对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三是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网络的开放性与透明性增强了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能否适应、利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
(二)针对性
中国与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会是十分尖锐的。国内外敌对分子渗透分化、有意破坏,针对大学生以及教职工传输不友好的文化、观点。国内极少数人公开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主张政治上学习西方式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民主,经济上主张私有化,思想文化上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价值观上推崇损人利己的极端个人主义、歪曲历史、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等等。这种情况尤其需要广大干部和群众不断克服和抵制错误、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能够对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从而从根本上挫败西方敌对势力的战略图谋。
(三)挑战性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赋予了新内涵。要引领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群体思想和行为走上正确的轨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真正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全球化的浪潮带来新的挑战。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技术差别越来越小,联系愈来愈紧密。同时,国际格局多样化趋势势头正旺,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观念碰撞加剧,思想渗透、多元价值并行客观存在。这种文化价值的冲突很有可能左右、影响大学生还未成型的世界观。如何以战略的眼光全面、科学地分析机遇与挑战,放眼世界,融会中西,在激浊扬清中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崭新而艰巨的任务。
(四) 紧迫性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取得不少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从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较滞后;教师的理论水平、师德师风还有待提高;思政教材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意识形态领域噪音杂音时有出现;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还需从理论上、口头上、笔头上进一步提升能力。
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网络的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丰富、充实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和视野。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网络信息良莠混杂。特别是借助网络,敌对分子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更加容易,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是对青年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的重大考验。这些都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三、新常态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
为了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坚定信念,就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首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意识形态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常态下,社会传播和社交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深受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生活、学习、交流等方式已经与互联网紧密连接。对于高校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要认清这种常态,利用好大数据来管理、分析情况,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利用好网络,深入了解学生、做好引导工作,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加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要明确培养目标的问题,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当前形势下,国际形势复杂,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明确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培养目标的问题上毫不迟疑;要让学生知道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切实践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发挥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特别优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全党,广泛开展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加强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人民的精神世界中筑起钢铁长城。在复杂环境下,只有坚定明确走什么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才能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高点。
此外,应当灵活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与时俱进,引领新常态。利用好日新月异的技术这把双刃剑,创新教学方法,把政治语言转化成生动、具体的生活语言,坚持以人为本,了解学生的需求,改进教育方法,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紧扣时代脉搏,抓住学生实际需求,将互联网与教学改革有机融合,加强校园的数字化建设,真正运用网络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四、结语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才能够引领新常态。对高校而言,认识新常态就是要认清意识形态斗争。适应新常态就是要在新常态下坚持传播正能量。针对网络上的种种不良思潮,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凝聚正能量,激励学生积极有为、奋发向上。引领新常态就是要运用创造性的思维,用好互联网创新创造,既要有技术支撑,又要有适应新形势的能力。真正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积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白坤昌. 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4): 70~71.
[2]张俊华.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4): 73~74.
[3]黄金.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的分析[J]. 才智, 2014, (23): 88.
[4]于江宁. 浅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世纪桥, 2010, (21): 122~124.
[5]张晓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 (08): 118~119.
[6]张永汀. 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5):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