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 扶优扶强民营剧团发展
2015-05-30何向东
何向东
近年来,芜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突出重点、加强指导,大力扶持业绩突出的民营剧团,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其快速发展壮大,以新型市场主体的身份积极开拓演出市场,向市场求效益,在面向农村、服务群众中走出一条繁荣发展之路,为活跃基层演出市场、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芜湖县民营剧团数量不多,只有2个,但起点不低,质量上乘,剧团规模均超过40人,常年在农村流动演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其中芜湖县黄梅戏剧团每年演出500多场,服务观众百万余人次,演出收入300万元左右。中央、省、市、县电视台和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农民日报》《安徽日报》等众多主流媒体以及中国经济网等数家网站曾予以宣传报道。剧团先后荣获“全省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全省“百佳剧团”、第四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市“2011年度优秀民营文艺院团”“全县先进演艺企业”等称号,2012年受到芜湖县人民政府通报表彰,2013年4月被评为全省民营文化企业100强,入选全省首批“十大名团”,其演出的黄梅戏《江姐》同时入选全省首批“十大名剧”,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一、注重实效,因地制宜扶持民营院团发展
(一)关心剧团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在芜湖县民营剧团发展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和县宣传文化部门一直予以高度关注,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剧团驻地或演出地进行慰问,调研,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解决剧团基地。很长一段时期,民营剧团没有固定的驻地和排练场所,这给演职员的生活特别是剧目排练带来许多不便。对这个困扰民营剧团发展的问题,县领导十分关心。一是解决了芜湖县黄梅戏剧团基地。2011年,县政府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了芜湖县黄梅戏剧团演艺基地建设工作;县政协组织开展了黄梅戏发展专题调研,召开了黄梅戏事业开展座谈会,提出了加快黄梅戏演艺中心建设、尽快出台扶持我县黄梅戏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等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决定将位于县城、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的原儿童福利院,免费提供给芜湖县黄梅戏剧团使用,从而解决了剧团排练、职工住宿、器材存放等问题。2014年在剧团排练基地内,由县财政投资50万元新建了500平方米的集排练、小型演出于一体的多功能排练用房。二是解决了芜湖县万程黄梅戏剧团基地,在红杨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将闲置的原新桥村部无偿地提供给剧团使用,该处占地面积1500余平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解决了剧团排练、器材存放等长期无固定场所的问题,为剧团发展提供了保障。
2.解决流动舞台车。以前,剧团开展送戏下乡活动都要先搭建舞台,既耗时又增加器材搬运难度和人力负担。2012年省文化厅、财政厅给我县配置了一台流动舞台车,我们更新观念,打破国有民营政策壁垒,为更好发挥流动舞台车的作用,解决剧团送戏下乡演出的困难,县里就将这部车无偿地划归芜湖县黄梅戏剧团使用,给他们转场演出带来了极大方便。
3.支持打造新剧目。民营剧团完全依靠常年演出来维持生存,谋求发展,真正要打造新的优秀剧目实属不易。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剧目打造工作,经费上一直给予支持。自2011年,县黄梅戏剧团排演了新剧目《江姐》《送礼》《铁画记》等,县政府除了向上级主管部门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外,县财政一次性补助62万元鼓励剧团排演新创剧目。
(二)发挥剧团作用,送戏下乡惠及百姓
芜湖县每年都要开展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这已形成了制度,送戏便是其中的重点项目。政府将采购民营剧团优秀剧目,作为扶持剧团发展的措施之一。为充分发挥剧团作用,使本县群众近距离了解他们,自2009年起,除去省文化厅组织的送戏下乡的文化民生工程外,县财政每年投入30万元采购优秀大戏60场,由芜湖县黄梅戏剧团组织集中送戏下村进社区演出。2014年、2015年的民生工程“送戏进万村”活动,主要采购了本县两个剧团的优秀剧目下村演出,使芜湖县各乡村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看到家乡剧团的精彩演出,深受群众好评。
(三)鼓励参加调演,扩大剧团社会影响面
为不断提高县黄梅戏剧团的知名度和竞争软实力,凡上级举办展演、调演活动,我们都鼓励他们踊跃参与。在经费方面,一般用以奖代补方式适当加以解决。2010年,县黄梅戏剧团作为全省民营院团优秀代表参加了全国首届优秀民营艺术院团展演,连续两晚长安大戏院的精彩演出座无虚席,广受好评。同时,还鼓励县黄梅戏剧团参加全省民营戏剧院团展演、全省小戏折子戏调演,省市新剧目创作调演等,县政府对参加调演取得优异成绩的,进行了通报表彰,共奖励补助经费38万元。
县里每次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如党庆、国庆、八一拥军等,都会安排县民营剧团参加演出,多渠道地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表演水平和艺术风采的平台。
(四)注重人文关怀,建设稳定良好的演出队伍
目前,县两个民营剧团共有演职员100余人,如何防止人才流失,保证队伍基本稳定,又能够不断吸纳新的人才,确实需要做很多工作。在剧团建设方面,我们政策上给予倾斜,政治上予以关怀,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尽心尽力搞好演出,服务大众。
为了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县政府给予了优惠政策待遇。对于引进的专业人才,凡在剧团工作满一年的,户口可以迁入本县,子女就地入学,并享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居住(补贴)。同时,还从政治上关心他们。县黄梅戏剧团团长曹帮萍被推荐为第七届、第八届县政协委员,第九届县政协委员、常委,第十一届省政协委员,还被授予“2010年度芜湖新闻人物”称号。县黄梅戏团的3名骨干演员,也被列为党建对象进行培养。
二、明确方向,下一步有针对性扶持民营院团的发展
1.民营剧团的发展,剧目创新是重点。大部分剧团原创首演剧目数量和创作人员数量屈指可数。通过努力,我县近年创作了《送礼》《回访》《江姐》《铁画记》等精品剧目。“十三五”期间,我县还将创作优秀剧目,多层次满足广大群众需求,重点扶持大型抗日题材的黄梅戏新剧目《戴安澜将军》。
2.政府要高度重视民营院团的发展,充分发挥民营院团在文化产业建设中的作用。今后根据城市规划需要,优先考虑建设一座多功能大剧院,满足群众享受高雅文化的基本文化需求。还将在森林公园建设之初,利用现有的黄梅戏排练中心,将黄梅戏文化融入其中,打造黄梅戏主题公园,一是建设黄梅戏走廊,将黄梅戏的起源、生根、发展和成熟的各个阶段,用雕塑、展板等形式展示出来;二是建设戏迷大舞台,在森林之中适合地带,建设戏台(戏台风格为古戏楼形式),月月有演出,人人能上台,持续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3.政府及主管部门在艺术演出采购方面对民营院团采取倾斜政策,如送文化下乡,政府主办的各项重大节庆文化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提高奖励力度,拓宽奖励面。对在完成上级调演任务取得较好成绩的剧目和剧团,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适当补助,以减轻民营剧团的资金压力。
4.今后将设立民营院团专项扶持资金,协调有关部门为民营院团提供贷款,对民营院团给予优惠融资待遇,政府给予贴息贷款,以克服资金周转困难,有效保证剧团正常运转,满足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基本需求。把黄梅戏艺术发展作为我县的一张文化名片,让民营剧团为我县可持续发展加分。
总之,芜湖县在扶持民营院团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想做的事还很多,进步的空间还很大,仍需要继续努力,再上台阶。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民营剧团持续发展,逐步把它打造成芜湖县的文化品牌,以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县文化馆)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