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探析

2015-05-30费小平缪宁陵

成才之路 2015年9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费小平 缪宁陵

摘 要: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是促进和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以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为重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推动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2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明确了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是促进和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以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为重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推动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服务于区域经济,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校企深度合作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和研究课题。

一、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内在诉求

几年来,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拓宽了服务社会辐射面,增强了办学活力,深入推进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着内在的诉求,校企合作办学已成为高职教育办学的特色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校企深度合作中人才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诉求

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深度合作的诉求之一是对人才的诉求。一个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人才发挥作用,企业既需要高端领军型的人才,又需要生产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企业需要学校针对企业岗位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人才。企业还需要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担负起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和提高的职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2. 校企深度合作中企业与高职院校在资源上的诉求

学校、企业基于共同利益的谋求资源融合共享的诉求,企业在资金、设备、技术和师资等方面支持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可以成为企业人才的储备库,可以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等,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不仅解决学生实习、就业的需要,而且还要关心企业的需要,在人力资源、实验设施、科研项目转化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根本宗旨就是让企业全程参与高职人才培养,让高职院校在深入参与企业生产经常活动中,建立起以利益资源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人才。

3. 校企深度合作中企业与高职院校对文化融合建设的诉求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虽然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在互驱互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文化相融。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中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吸收、认同、效仿,与学校文化相融合形成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同时,学校文化还可以渗透和融合到企业中,文化的相融可以使学校与企业在深度合作中产生许多的共同语言,有利于校企持久健康的合作,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再认识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中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按照企业实际岗位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原则来确定各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计划,摆脱传统的教学体系的束缚,强化岗位实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构建以实践教学为宗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以学习岗位技能为主的实践环节,积极开拓在企业进行教学与技能训练的途径,建立和完善学校与企业培养人才的机制,把校企合作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1.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然要求

现代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加剧了对知识、人才、信息、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渴求。校企深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内在的需要,也是与经济互动的具体体现。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又必然服务于生产劳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式、表现、特征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必产生新的联系和模式。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企业发展,实现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

2.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多层次、多规格的有文化基础、有专业知识、有实践技能的劳动者。国家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人才群体的高效益生产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的人才是社会、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并实施教学,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具针对性、实用性,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也是学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

3. 校企深度合作是现代企业自身发展、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师资、信息、科研等方面的优势,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进行技术革新,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方面,可以利用学校教育教学的优势,培训员工,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高产品质量,校企双方共同研发新产品,促进企业研发队伍的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中要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和内容,逐步构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有充分认识和明确措施。

1. “双师型”素质教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但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还取决于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除应具有普通类教育教师资格外,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是来源于高校的培养,这部分教师本身理论素质较好,但实践技能较为欠缺,对企业文化感受不深。因此,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企业这个实践教学平台,强化专业实习,掌握最新操作技能,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并将技能训练与相关专业的考证考级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际学习企业的精神、管理、文化等,不断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真正做一名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

2. 校企深度合作是“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的必由途径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平台,也是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必由途径。校企合作不但可为学生的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方便,而且高职院校可通过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工艺,与企业人员共同参与产品开发和科研项目申报,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改革思路、收集教学案例,能真正结合专业岗位技能和职业院校发展的实际,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素质。同时,高职院校还可通过选聘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课,充分利用企业人员的工作经历、背景和专业技能优势进行教学,学院只需通过对企业兼课人员进行适当的教学基本功培训,就可将企业兼职教师培训为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

四、校企深度合作办学保障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为了更好地保证与企业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共同作用,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建立较完善的保障机制是校企合作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只有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保障校企深度合作的效果和质量。

1. 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准入机制

校企深度合作办学过程是企业生产经营和学校人才培养相互渗透的过程,又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学校如何选择合作企业直接关系到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合作成效。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制定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准入标准,选择与学院开设专业相对接和匹配的行业企业,充分考虑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核心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要求。合作企业必须具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职业环境,有较强的合作意愿,热心于高职教育,愿意在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支持,并在行业内具有较大规模和良好的品牌与声誉,有着优质的客户资源、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组织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要在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组织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搭建校企合作的实施平台,强化以专业为单元的校企合作工作。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明确各专业的校企合作目标和任务。高职院校可根据学院自身专业设置,将校企合作工作分解落实到各专业教研室,赋予专业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利,扩大专业群的自主权和管理权。从而使校企合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激励考评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无论是教师、校友还是学生都会与企业有着一定的联系,都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资源。但目前高职院校的体制和考评体系导致教师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关注自身职称的晋升,而主动为学院找寻合作企业、开发合作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到企业实践锻炼的主动性不够。因此,高职院校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推荐联系对口企业与学院合作,并做好合作项目的开发和跟踪工作,将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作列入教师本职工作,将合作取得的成效与教师的年度考评、培训进修、职称晋升相挂钩。凭借这种考评标准,还可以激励学院教职员工参与到企业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项目研究中来,发挥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创造性,进而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高职院校要邀请合作企业定期组织召开校企合作工作的交流研讨和总结会,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评估,收集推广成功的合作案例,交流介绍成功经验,总结合作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4. 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持续有效开展的关键。校企双方要在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通过理事会、董事会的形式构建校企合作办学实体,由企业管理层和学院管理层人员共同参与校企合作管理,并在企业内部和学院内部分别成立校企合作工作机构,配备相应的专兼职人员,建立双方定期沟通协商制度。同时,在校企双方合作运行中,应兼顾校企合作双方的本质属性,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找准合作主体之间合作的有机结合点、各自利益的诉求点,将利益、人才、技术三要素作为构建校企合作有机体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的关键因素,建立符合校企合作有机体运行要求的开放式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等。

参考文献:

[1]孟英伟.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2]王春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06).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