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孰”字了得——《淮阴侯列传》“主问题”教学案例
2015-05-30殷邦来
□殷邦来
(作者系安徽师大文学院2012级教育硕士 江阴市青阳中学教师)
案例背景
《淮阴侯列传》是苏教版《〈史记〉选读》中的名篇。我们发现在教读这篇文本的时候,要么只重视“言”的教学价值,讲讲文言知识点,就草草收场;要么就是提出几个问题,学生讨论一下就匆忙结束,文言知识点很少涉及,课后通过反复训练弥补课堂知识点学习的不足;要么把“言”和“文”割裂开来教学,文言知识点单独学习,文章、文学单独学习,两者两张皮,毫无有机联系。
“主问题”阅读教学有利于有效开展文言文选修课“探究性”学习。余映潮指出:“我在提问研究上的创意是: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1]于是,我上了一堂关于《淮阴侯列传》“主问题”阅读教学的选修课。提出“文章前三节写了什么内容?这与井陉之战有何关联?”的主问题,抽丝剥茧,逐层递进,最终以“孰”字统领整个课堂。
案例描述
师:作为一代名将,“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信力也。”今天我们来学习淮阴侯戎马一生中重要的一次战斗——井陉之战。文章中哪几节写了这次战斗?
生:第4节到第7节。
师:那么,文章前三节写了什么内容?这与井陉之战有何关联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章前七节内容。先来检查大家对这篇文章预习情况。
师:先看重点字词。老师出示语句,解释由学生当堂回答。(投影略)
师:大家对字词的理解,很好。文言文,我们既要学习“言”,也得学习“文”。下面我们来分析文章的内容,先来研究“井陉之战”的内容。这次战争写了哪些事情?
生:(略)
师:那么这次战争叙述得如何呢?
生:(学生议论纷纷)。
师:请看修改后的这部分内容。(投影)
师:这些文字是对原文的删改,很多是概括性的句子。请大家思考,原文有怎样的特点,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文本讨论)
生:(略)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难怪鲁迅曾经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师:韩信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课堂逐层递进)
生:(略)
师:根本原因是什么?(课堂逐层递进)
生:智谋。(有难度,与学生共同探讨得出)
师:请思考“井陉之战”(智),与文章前三节有关联吗?
生:(学生议论纷纷)。
师:其实,我们同学只要抓住文本,体会司马迁用词的深意,也能感受到韩信是甘受胯下之辱的。
生:(各抒己见)。
师:请看修改后的文段。(投影)与原文有何异同。(略)
生:缺了“孰”。
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师生共同探讨,咬文嚼字)
师生:“视”之前着一“孰”字,表明韩信是仔细的看着,注意观察,更表明韩信有心术,有坚忍之志,这一字很好地刻画了韩信的心理状态。(板书“孰”)
师:细筋入骨如秋鹰,字外出力中藏棱。——清·刘熙载(投影)
师生共同总结:文章前七节,写了两部分内容,即韩信早年屈辱生活和井陉之战的故事;这两部分具有必然的联系,共同表现韩信具有坚忍之志和权谋之术的性格特点。
师:分析完这前七节,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司马迁对韩信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生:礼赞,敬仰。
师:司马迁特别推崇《春秋》“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的精神。一字见褒贬。
附:板书设计
案例反思
在选修课课堂中,尤其在《〈史记〉选读》的学习中,依然重老师讲授,轻师生对话;重知识训练,轻能力养成;重“言”的识记,轻“文”的探究。我们知道处于文言文选修教材中的这篇文本重要的教学价值是抓“言”析“文”,为此,教学中应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语文课堂应抓语言,要从一字、一词、一句中品读文章真意,以做到以简驭繁,由言到文。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文学作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语言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内容不应该告诉,而应当引导学生从形式、字里行间读出来,王荣生教授认为 “学生阅读课文获得 ‘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则是一个更为本质的行为。”[2]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选修课教学中应该从从语言文字中发掘出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问题”。
[1]余映潮∶《阅读教学“主问题”研究与实践笔谈》,《中学语文教学》2007(9)。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