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顶岗实习相关问题探析

2015-05-29柳叶

读与写·上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现状问题

柳叶

摘要:师范生顶岗实习既是高师院校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师范生的有效途径。作为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性举措,高师院校师范生顶岗实习工作日益受到关注。

关键词:顶岗实习;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03-02

1.顶岗实习相关概念

1.1教育实习。关于教育实习的概念,目前学界尚未有完全统一的界定,教育学权威工具书中的表述也不一致,但是所反映的基本要点基本一致:第一,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重要环节,应由师范院校统一组织,并在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的共同协作下、在指导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第二,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师范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区别于理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一般应包括听课、教学、参加教研活动以及代理或协助班主任进行教育行政工作等;第三,教育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实习师范生熟悉中小学现状,将在学校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既巩固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又能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从而增强独立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工作的基本能力。

1.2顶岗实习。顶岗实习首先并较多出现在企业界和职业教育中。在《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顶岗"的解释是"顶班上岗,即代替原有工作人员的职务或工作"。在企业界,"顶岗"一词来源于用工制度,是指某人顶替原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承担相关工作职责与义务,享受相关工作权利或报酬。[1]而"实习"一词在词典中的涵义是"学校组织学生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单位或现场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在教育界,目前关于"顶岗实习"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徐高厚在《教育实习》中对此概念的界定:"顶岗实习或双向培训实习的做法是让师范院校的学生实习之前首先按照模拟实习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然后下到农村中小学顶替中小学教师的岗位,承担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被顶替的老师去高等师范院校接受培训,使他们集中精力学习专业知识。"

1.3教育实习与顶岗实习的区别。顶岗实习和教育实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相同点是都是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学实习活动,都是高师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实习生承担的任务不同。参加教育实习的学生主要通过观察、听课、试讲和指导教师的辅导进行初步教学体验和学习,不能独立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顶岗实习则是由师范生完全"顶替"原实习学校的教师,相对独立地履行任课教师或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承担教学或班级管理工作。

第二,二者的管理体制不同。传统的教育实习的师范生由高师院校单方面进行管理,是由高师院校单方面联系基层学校将师范生"安插"进去。由于实习生基本不受实习学校的管辖和约束,他们的到来增加了实习学校的工作负担,还有可能扰乱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因此很少有学校愿意主动接纳实习生,有的甚至拒绝接受。顶岗实习则打破了这种尴尬,是各专业学生按照各实习学校的需求进行分配,实习生由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进行共同管理,调动了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的积极性,同时约束了实习生的行为,提高了实习的效果。

第三,二者的实习效果不同。传统的教育实习多在大学四年级进行,时间也比较短,课时很少,往往刚有为人师的感觉实习就已经结束了。实习效果可想而知。顶岗实习时长为半年,这样就使师范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接触学生、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体验为人师的感觉,也使实习效果得到了较大保证。

2.我国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研究现状

尽管顶岗实习在我国已发展较长时间,但是关于顶岗实习的研究还比较少。以篇名中出现"顶岗实习"、全文中出现"师范"为条件,在CNKI中进行检索查到相关文献476篇,其中"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一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35篇、"特色期刊"52篇。在发表文献中,2006年及之前总计发表篇数为18篇,自2007年始,文献发表数量急速上升,可见自2007年《意见》颁布后对顶岗实习支教的推进作用,但也从侧面说明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对顶岗实习支教的研究多为经验性的总结,从研究内容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的价值研究,包括顶岗实习对师范生、对农村基础教育、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等方面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结合各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对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进行的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3)利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的顶岗实习支教的个案研究。

3.师范院校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我国师范院校顶岗实习支教活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但是同时也存在许多困难,面临诸多问题。从参与定岗实习支教的主体进行分类,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剖析:

(1)参加顶岗实习支教的师范生存在的问题。第一,实习生对顶岗实习支教的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普遍停留在表面上的"支教"活动或者"教育实习"活动,而不能在实践中将两者有机结合。第二,实习生自身缺乏主动性,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实习安排、缺乏与带队教师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主动沟通和交流,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和解决,为顺利开展实习支教工作带来了弊端。第三,实习生缺乏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实习生在实习支教中担任班主任是实习支教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诸多研究中反映出实习生在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突发事件时常常顾此失彼,工作信心和积极性也因此受到打击。第四,实习生面临诸多压力。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选择在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实施定岗实习支教,这往往给实习生的学习和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一方面实习生可能会因参加实习支教而落下课程,尽管许多学校会有一些学分上的政策,但是对实习生整体的学业和培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此时的实习生多面临考研或就业,几者之间在时间上也存在冲突,对实习生造成了选择困难和较大压力。

(2)师范院校存在的问题。第一,一些师范院校在实习支教前没有对实习生进行前期指导和培训,或培训力度不够,导致实习生一开始准备不足,很难适应和快速进入实习生活。第二,实习过程中配套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岗后补课等措施不完善。[2]第三,对于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中期考核和评价、实习工作结束后的终期工作总结和评价不够重视。中期考核和评价对于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实习工作质量等有重要作用;终期考核对于以后开展顶岗实习支教工作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师范院校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充足的顶岗实习支教经费是保证实习工作能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素。

(3)实习支教学校存在的问题。第一,中小学校教师和领导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观方面体现在他们的观念和认识上,担心实习生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质量,因而不敢让实习生完全参与实际教学活动,使实习生得不到实际的锻炼;客观方面因为很多实习支教学校的教学和食宿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一方面实习生因教学设备简单而不能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简陋的食宿和生活条件也使很多实习生望而却步,影响了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当前我国中小学仍以学生智育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最主要标准,左右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这就导致实习生在学校难以展开除教授教科书以外的其他教育活动。

(4)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存在的问题。第一,制度缺失。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没有相应的专门的政策制度用于保障实习生的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第二,缺乏沟通。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缺乏与师范院校、指导教师、实习支教学校的良好沟通和协调机制。第三,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顶岗实习支教的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制约顶岗实习支教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5)国家政策层面尚没有与顶岗实习支教相匹配的政策、制度等,这就使顶岗实习支教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制度保证,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师范院校、实习支教学校、实习生四方在实习工作过程中权责不清晰。

参考文献:

[1]徐理,廖菲菲.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内涵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10(28):115-117.

[2]吕京.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90-91.

[3]李问岫.当代中国师范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246-247.

[4]李友芝,李春年.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1985:189.

[5]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文献(1949-1997年).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288.

[6]许高厚.教育实习.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7.

[7]陈静安.五国教育实习模式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现状问题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