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2015-05-29刘晓芹郑德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5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人格心理健康

刘晓芹 郑德伟

(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山东 潍坊 261042)

由于经济、文化和地区的差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王玲凤等〔1〕调查发现湖州市农村老年人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9个项目上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退休老人。秦皇岛〔2〕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8.6%,明显高于中国正常成人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稳定性、健康状况、医疗费支付方式、家庭关系、配偶状况、健康状况及负性生活事件。多省市民族地区〔3〕农村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有关。本文研究潍坊市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潍坊市的高密、安丘、坊子、昌邑、寿光5个县市区,各取1个村≥60岁的老年人,共250人,回收有效问卷233份(93.2%)。年龄60~98〔平均(71.51±7.28)〕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表(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劳动状态、疾病等)、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对有一定文化,能自己作答的被试者,主试者指导被试自己完成问卷,对没有文化或由于疾病等其他原因不能自己作答的被试者,采用主试者读题,被试者回答,主试者记录完成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因素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发现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总体阳性检出率为58.4%。

2.2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 小学以下文化的农村老年人阳性检出率(81.1%)高于小学(62.2%)及中学以上文化(54.2%)(χ2=12.813,P=0.002)。小学以下文化的农村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高于中学以上文化的老年人(P<0.05),在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小学文化的老年人(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老年人SCL-90各因子分方差分析(x±s)

将反应症状程度的10个因子分进行性别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独居的农村老年人在强迫、抑郁和睡眠与饮食3因子上得分高于非独居(P<0.05,P<0.01)。有疾病比无疾病的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与饮食7个症状上得分高(P<0.05,P<0.01)。在心理健康的10各因子上,不从事劳动的老年人得分都高于从事劳动的老年人(P<0.01)。经常参加活动的农村老年人在焦虑症状上得分显著高于不经常参加活动的(P<0.05),而其他症状差异不显著。见表2。

表2 潍坊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不同变量比较(x±s)

2.3 人格特征与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各因子与人格的内外向不存在显著相关;神经质的人格特征与所有因子都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除强迫症状外,其他因子与精神质都存在显著正相关(P均<0.05);撒谎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均<0.01)。见表3。

2.4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以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阳性为因变量,以学历(小学以下=1,小学=2,初中以上 =3)、性别(男 =1,女=2)、家庭状况(独居 =1,非独居=2)、劳动状态(从事劳动=1,不从事劳动=2)、疾病(有疾病=1,无疾病=2)、参与活动(经常=1,不经常=2)和人格特征(精神质、神经质、撒谎)为自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似然比估计进入回归方程,结果,进入回归模型的是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见表4。

表3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r值)

表4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在性别上,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秦皇岛〔2〕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相一致。以往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性别的差异,中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存在着性别的差异,这可能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变量无关,而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4〕有关。或是与性别角色日趋整合,性别特点不突出有关,发展心理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男性开始在原来男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表现出温柔、敏感、体贴等女性特点,中年女性逐渐表现出果断、大度、主动等男性特点,出现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变化,逐渐趋向“男女同化”,老年期的男女同化可能使性别特征差异减小,从而减弱了性别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农村老年SCL-90总分高于男性〔5〕,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文化程度越低的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越不好,导致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自我评价降低,自我效能感减低,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水平较低,导致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较低,这间接地影响其心理健康。老年人独居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无配偶和高龄〔6〕,其家庭功能受损,得到来自配偶、子女的照顾、关心和支持相对减少。

躯体疾病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分析原因:①疾病会增加老年人的经济负担。虽然我国已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统筹等措施,但老年人慢性病和重病居多,长期的治疗,医疗费和药费成为老年人和家庭沉重的负担,也给老年人带来心理的压力;②疾病本身产生的痛苦,会引起老年人产生焦虑、抑郁、恐怖等负性情绪。③疾病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也会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工作和心情,这些又反过来作用于老年人,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神经质反映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得分越高表明情绪越不稳定、焦虑、担忧、郁郁不乐,由此可知情绪不稳定的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越不好。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高分者可能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具有这些特征的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差。撒谎分量表测量的是受试者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等情况,其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这也就是说,善于掩饰自己,不善于敞开心扉与别人沟通,不善于把内心的想法与他人交流的老年人,其心理健康程度差。这种特质可能使老年人掩饰自己,感受到心理的压力和困惑、烦恼都无法表达出来,心理的困惑得不到抒发,影响了心理健康。

1 王玲凤,傅根跃.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28-9.

2 杨桂凤,杨桂芝,王小娟.秦皇岛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10-1,4815.

3 徐红波,李亚红.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489-91.

4 杨彦春.老人幸福度与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1):9-12,10.

5 魏晓云,谭小林,李 远.重庆部分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8):915-6,919.

6 王 憓.城乡不同居住模式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人格心理健康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