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视觉”版如何用图片讲故事
2015-05-29□文/李丹
□ 文/李 丹
一、图片编辑的新闻敏感催生一个专栏的诞生
2014年春晚,伴随王铮亮的歌声,大屏幕上一年又一年、“大萌子”长大而父亲变老的影像,点燃了众人沉积内心的情感,微博、微信中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老照片与朋友分享。一时之间,人们都在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场集体怀旧的热潮中,《大连日报》“视觉”版编辑敏锐地意识到,读者有渴望表达心中朴素情怀的意愿,抓住这个热点,贴近读者、积攒温情、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正是党报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正如新闻摄影人王大斌所说,在信息爆炸、影像泛滥的当下,十几年前的乃至几十年前的影像越发显得弥足珍贵,搜集整理历史的记忆、采摘社会进步的浪花、印证城市的发展和社会变迁已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
从读者的视角切入,最直接的做法便是“请君入瓮”,在报纸上,和读者一起搭建时间长廊,重温那些荡漾时光味道的记忆;和读者一起在温暖的幸福中,见证时代的变迁……顺着这个策划思路,2014年4月《大连日报》“视觉”版在线上线下同时推出大型图片征集活动“时间去哪儿了”,和读者一起走过一条有关记忆的时光隧道。
征集信息一经发出,立刻引起强烈关注。社会热点与媒体报道产生了“无缝对接”的效果,参与者之多超出了想象。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新媒体时代,信息迅速快捷,图片为王,人人都是影像的获取者,作为媒体的图片编辑,应转变过去“来什么图片发什么图片”的习惯,更应该注重新闻敏感性,培养快速反应及策划能力。正如美国新闻摄影家尼斯·柯布勒在他的《报道摄影:专业化的探讨》一书中指出的:有效的报道摄影始于图片编辑,而不是摄影记者。
二、利用网络资源开启多人团队协作模式
以往,图片专版的稿件多是由摄影记者“单打独斗”完成,独自寻找新闻线索、采访、拍摄及写稿,很多时候新闻摄影与文字是各自独立、单干的状态,这也导致图片版经常会出现单一、缺少深度与厚度的情况。
新媒体时代,图片需要承载很多,它不仅仅是一张照片那么简单,更多的时候一张图片就应该是个故事。美国《生活》杂志有一个明确的图片评判标准,那就是“图片故事”。他们认为:“照片是相机拼出来的文字,故事也由此展开。”为此,在“时间去哪儿了”征集活动及版面操作过程中,突出强调了新闻摄影与文字平等的状态,开启多人团队协作的采访报道模式。在先期推出的图片征集活动中,通过大连新闻网及《大连日报》官方微博发出征集信息,请广大读者参与并提供线索,之后由编辑甄选,确定采访对象,邀请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共同去采访。由于《时间去哪儿了》的特定情境要求,展现在版面上的多是新与旧的直观表现,老照片由读者提供,新照片很多是由摄影记者拍摄的,而文字记者则挖掘出照片背后的故事,或感人或生动,或记录历程或回忆过往,每一组照片和文字的背后都有一段独特的人生故事。
《老相机定格流年旧影》一文就是读者自行推荐,文字与摄影记者共同采访完成的(见图1)。73岁的姜维国老人是东北第一台“和平”牌相机试制组成员,他收藏的最能体现时间变化的一件藏品就是由他试制、生产、后改名为“友谊”牌的120单反相机。版面最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当年这台相机的生产制造过程,和他用这台相机拍摄的过往岁月与人生,还有今日摄影记者镜头下他和这台老相机的合影。报道刊发后,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姜维国老人非常感动,并把他珍藏的老相机照片送给《大连日报》的记者留作纪念。
三、新媒体时代要求图片编辑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
数字媒体时代对图片编辑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新闻敏感、文字功夫、编辑技巧、沟通能力、服务意识、美学知识等都应具备。
在处理《时间去哪儿了》版面时,图片编辑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与认识。随着照片不断征集上来,编辑发现,这些珍藏数年甚至几十年的照片,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士所拍摄,在美感和信息量上都有欠缺。面对泛黄的老照片,如何运用编辑手段让版面出彩,是编辑必须要下的一番功夫。
图1
图2
图3
图4
1.讲好故事——用“情”打动人
所有的报道都是为人服务的,人性是永远的主题。在《时间去哪儿了》的版面处理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一个“情”字,父母情、战友情、公益情……用“情”打动人,版面自然会吸引人。比如《妈妈带来的“全家福”》一文(见图2),从1961年到2006年妈妈去世前的最后一张全家福照片的展现,传递了人间真情的可贵;又比如《大连知青“反哺”插队乡村——8年时光只为一个承诺》一文所记录的,15岁随父母插队到农村的孙奎连,34年后选择再次去“插队”,只为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一个承诺。插队时稚嫩的脸,和34年后人生花甲的脸共同出现在版面上,其情不能不让人感动。
2.用好素材——突出新闻性与时效性
2014年“八一”建军节当天,《大连日报》“视觉”版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时间去哪儿了》专栏,记录报道的主题是《老兵和他们的爱情……》,三组老军人和他们的爱人从青春飞扬时期的黑白照片,到白发皓首时的金婚留念,连同他们的人生故事一起,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建军节充满浓浓的人文关怀,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读者再次直观地感受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征集过程中,有很多老军人的子女发来父母的照片。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敏感地意识到这些素材选择在一个特定时期,主题性集中刊发,效果会比较好,而“八一”建军节就是一个最好的契机。新闻性与时效性都得到了有效体现。
3.做好组合——还原历史场景记录岁月变迁
《一位用影像记录历史的老人》就是我们为此精心策划的版面报道。李振盛老人是个喜欢用相机记录时间的人,在他的镜头下,有大连的旧日风光,也有他与一些地标性建筑的合影。2014年,他重新回到大连,在曾经拍过照片的地方,又重新进行了一次“历史重演”:1959年在星海公园一块礁石上的照片,2014年原景重现,一样的礁石,一样的姿势,而此时的他早已白发苍苍,大海上也已建起了跨海大桥……新旧照片对比,还原历史场景,带给读者的是岁月的变迁和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慨。
4.选好角度——新旧对比记录城市变迁
有对比才有说服力。《时间去哪儿了》专栏所体现的就是对比的力量。《百年动物园大变迁》(见图3)回忆了小动物园到大森林动物园的过程, 1909年“电气公园”的样子,还有100年后森林动物园的现状。从市内搬迁到风景区时,万人观看动物大搬迁的场景跃然纸上,强烈的纪实性、鲜明的形象性,显示出图片的震撼力,让很多老大连人感慨万千。
四、拓展传播渠道,将更多信息发布到版面以外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在强调以视觉传播为核心,图片已成为主流。图片编辑应将工作重点从“如何拍”延伸到“如何拍与编”,即延伸到影像编辑这一角色中去,不能只满足于版面报道,应将更多的信息发布到版面上并扩展到版面以外。
在“时间去哪儿了”专栏运作中,我们尝试了多渠道传播模式,从线索的获取到最终内容的发布,都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并获得最大化的影响力。
报纸与网络同时征集新闻线索,在大连新闻网开辟专栏、设计网页,与纸媒同步发表相关报道,并在网上发布参与者的拍摄手记和记者采访背后的故事、小花絮等。因版面有限未能见报的作品也会有选择地发布在网上,使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并吸引了很多年轻读者的参与。第一篇报道《甜蜜的回忆》的作者就是一位80后读者,用影像记录了与父母相处的美好时光(见图4)。
线下,编辑记者也通过多种渠道寻找线索,一本书、一张照片都可能是素材的来源。名人如著名作家邓刚、普通人如一对盲人夫妻等都是报道的对象。多角度征集线索、多渠道传播信息、线上线下互动、版面精心编排使得《时间去哪儿了》成为“视觉”版最打动人心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