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微信与4000多亩“新余蜜桔”
——地方党报“微时代”重塑影响力的成功尝试
2015-12-01何智勇赖娇健
□ 文/何智勇 赖娇健
“微时代”,党报影响力来自接地气的报道题材
11月13日凌晨,全国劳模、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新余果农丁友生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忆往昔,新余蜜桔让世界尝到了甜头;看今朝,新余蜜桔使果农欲哭无泪。”短短30个字,道尽了果农的心酸和无奈。
在朋友圈看到老丁这条信息,新余日报社分管新媒体的副总编心情沉重,立刻安排两名文字记者、一名摄影记者,在第一时间驱车赶往距离市区40多公里的蒙阳生态农业园,了解果农受灾情况。原来,因为在成熟期遭遇连日阴雨,今年的新余蜜桔品质下降导致销路受阻,整个人和乡4000多亩新余蜜桔还有80%没有找到“婆家”。紧接着,记者马不停蹄地找果业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寻求对策……6个小时后,这条图文并茂、内容详尽的微信新闻通过新余日报社微信公众平台推送。
新余蜜桔是新余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115万新余儿女引以为傲的家乡特产。新余蜜桔受灾的消息一经推送,就引发市民热烈关注。大家不仅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还通过新余日报微博、微信公号为果农支招;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召开新余蜜桔生产销售形势座谈会,为新余蜜桔生产营销问计把脉。
一条微信新闻,为何能取得如此好的传播效果?首要原因在于报道题材接地气,这是老百姓欲知未知的信息。随着移动互联网一日千里的发展,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学龄儿童,都开始通过微信“触网”,微信朋友圈也成了信息集散地。这些信息是新闻的由头,但又不具备完整的新闻要素,这就需要党报记者多一份担当,多一份为民请命的责任感,练就一双发现新闻的慧眼:市民在朋友圈的一句随口抱怨,可能就是一条很好的舆论监督新闻线索;果农在朋友圈的一声哀叹,经过党报记者的采访、发掘,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扶持,最终促成了一个危机四伏产业的“起死回生”。
“微时代”,党报的影响力来自有深度、有全局观念的报道角度
在《连日阴雨,让新余蜜桔的好行情“泡了汤”,丰产不丰收,果农快哭了~~~》一文中,记者将重点放在挖掘新余蜜桔丰产不丰收的深层原因上,而不是简单地帮果农吆喝卖桔子。经过走访果农、果业局负责人,记者发现,其实早在2014年,新余蜜桔销售红火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隐患。一些果农为了和南丰蜜橘、赣南脐橙等竞争对手争夺上市时机,往往不等蜜桔成熟就提前采摘,影响了新余的蜜桔口感和口碑,福建、广州、南京及越南等成熟市场的订购量一路下滑。长此以往,新余蜜桔势必前景堪忧。
这一情况一经报道,迅速引起了新余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在11月22日召开的新余蜜桔生产销售形势座谈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吴隽强调,果业企业和果农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用心保护好新余蜜桔这张来之不易的本土品牌,决不能做伤品牌、伤市场、伤诚信的事情。
座谈会一结束,果农丁友生情真意切地给记者发来微信:“感谢《新余日报》对我和新余蜜桔产业乃至整个农业的关心支持,是《新余日报》的第一推动,才有了这次分析会。我在我们果农群里说了实情,感谢《新余日报》和所有关心支持新余蜜桔产业的媒体朋友。”
“微时代”,党报的影响力来自“推动社会发展”的传播效果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微时代”,党报要重塑影响力,必须具备比自媒体更强更好的传播效果,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和信赖。而要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传播效果,就必须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时机上下足功夫。
从选题来看,必须弘扬主旋律,贴近民生。从采写来看,必须坚持并深化“走转改”,确保新闻真实、准确、全面。从传播时机来看,必须在确保新闻品质的前提下,用优质新闻抢占先机,让真相走在谣言前面。要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党报必须将审核机制前移,对于重大、突发新闻开辟绿色通道,先审、快发,通过旗下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兴传播渠道首发,报纸在后续报道中深度跟进,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无缝对接。一条微信新闻,救了一个面临危机的产业。在纸媒日渐衰落的今天,这个新闻案例的成功,让我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