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化实施 数据库应用 互联网延伸
——从“寻访贫困儿童”看公益报道的全媒体制度化推进

2015-12-01郭远明

中国记者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分社新华社江西

□ 文/刘 菁 郭远明

在全国上下关注扶贫工作的当下,聚焦贫困群体并给予舆论支持是媒体公益报道的重要方向。但一直以来,关注贫困群体的报道多显零散,偶然性大,缺乏全媒体业态下的可持续性和常态化。

2014年年底以来,新华社江西分社立足江西老区扶贫的实际,推出“寻访贫困儿童”全媒体报道,分季度、常态化对贫困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展开寻访,栏目化发稿、全媒体展示。报道中,新华社江西分社创新性地组建起江西贫困儿童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为报道提供精准的研究依据;以“互联网+”进一步延伸报道影响力和有效性。由此,不断探索“寻访贫困儿童”全媒体报道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缘起:让“零落的眼泪”唤起常态报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贫困人群的脱贫至关重要,其中改变贫困儿童的生活教育环境,更关系着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成效,关系着未来。江西作为革命老区,近三百万贫困人口中有几十万未成年人,他们的生存发展状况格外牵动人心。

此前,包括新华社江西分社在内的众多媒体都陆续零星报道过一些贫困儿童,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看到这些孩子们用羸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稚嫩的脸庞显露出坚毅而无助,我们不仅被打动,更在深思。零散的贫困儿童报道有很大的随意性,对象多是偶遇,虽然也能唤起社会帮扶,但无法形成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整体持续性研究报道体系,无法更有力地推进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全覆盖。只有通过将贫困儿童调研主题常态化,才更能帮助这个群体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命运。

2014年年底,新华社江西分社以“凝聚新闻力量,托起人生希望”为主题,正式启动了“寻访贫困儿童”全媒体报道,统筹调度多种报道形式的记者和分社自有新媒体平台参与。记者们用生动的笔触、细腻的画面真实地展现一系列感人至深的贫困儿童故事。以“冬日里的暖阳”为主题,新华社江西分社探索性推出了“寻访贫困儿童”第一次全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共鸣,200多家报刊采用,新媒体广为转发。

首季“寻访”报道取得的效果,让我们坚定了将这一主题常态化的信心和决心。2015年年初,新华社江西分社确定将此项报道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报道选题和调研重点,每季度明确一个不同的侧重点,实现报道常态化、制度化,调研不断线、不断人。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西提出了“一个希望、三个着力”的要求,其中一个“着力”就是要着力加快老区脱贫步伐。“寻访贫困儿童”全媒体报道正是顺势而为。贫困儿童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一些贫困儿童性格闭塞心理扭曲,有的因监护无力频受伤害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更加体会到常态化推进“寻访贫困儿童”报道的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

主题报道常态化必须依托于持续性栏目化发稿。在进行2015年一季度的“寻访”报道时,江西分社积极与新华社总社相关编辑部沟通,摄影部给予我们业务创新大力支持,开设了“关注贫困儿童”专栏。目前,新华社江西分社已完成2015年前三季度的“寻访贫困儿童”全媒调研报道,分别以“关爱病残贫困儿童”“暑期留守贫困儿童”“穷娃娃脱贫记”为季度主题,推出了“板凳男孩”“面具男孩”“无瞳小姐弟”“十三岁小妈妈”“白酒女孩”等40多个贫困儿童典型,拍摄约400张图片、10多条视频稿、20多篇文字稿,制作6期不同类型的网络新媒体专题和轻应用产品。

“寻访贫困儿童”全媒体报道推出以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社会机构以及众多网民关注。“寻访贫困儿童”在公益机构中树立起了品牌,不断有网民和社会机构致电新华社江西分社,要求参与线上线下的寻访帮扶行动。江西一所职业学校接收了数位贫困少年免费入学,一些重病贫困儿童得到了医院有效的救治。中华少儿慈善救助基金会、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主动与分社对接,要求共同推进贫困儿童帮扶行动;江西省内一些微公益组织将寻访报道作为推进公益活动的引领。

创新:“数据”讲述贫困儿童故事

开展报道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扶贫主管部门还是乡镇,都没有将贫困儿童单列进行统计,更缺乏对他们的建档归类和研

人所采访的贫困儿童制作了轻应用,在微信圈里转发,获得积极响应。记者陈子夏制作的轻应用《垃圾堆里的童年》,展示了一位先天胸骨畸形的小女孩张宝宝的故事,再发到她的微信朋友圈后,不少微信好友发起了微信“一起捐”。

3.“互联网+”公益,扩大报道社会效果,实现持续有效帮扶。

相对于报道刊发后自发的社会救助,新华社江西分社在推进“寻访”报道时努力寻找与常态化报道相适应的公益援助渠道,我们想到了“互联网+”。网络时代,慈善募捐渠道向网上延伸,腾讯公益频道的“乐捐”是目前国内知名的网络公益载体,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扩大报道影响力和有效性,为贫困儿童做更多有益的帮扶工作。

新华社江西分社用近一个月的时间与腾讯、第三方公益募捐机构、地方扶贫部门、乡村负责人、贫困儿童家庭等完成了一系列手续对接。2015年新年钟声敲响前一天,我们为贫困儿童发起的第一个腾讯乐捐项目上线,一周内募捐金额就突破万元。

随着流程的不断熟悉,发起对贫困儿童的网捐渐成常态。围绕2015年“寻访”报道的季度主题,新华社江西分社在腾讯平台通过网页、微信等启动乐捐,为报道的“地中海贫血”娃娃、“板凳”男孩、“蜗牛”男孩、“白酒女孩”等筹集了约20万元救助资金。新华社江西分社职工也于今年年初为贫困儿童捐款近万元。其中记者跟踪拍摄13岁脑瘫女孩为减轻病痛每天喝一斤白酒的图片故事社会反响强烈。对“白酒女孩”的乐捐,创造了5小时内筹满5万元善款的网络慈善募捐速度。海军总医院和一家医疗器械机构正就免费治疗事宜与女孩家人对接,北京、湖北、广东的多家医疗机构和慈善组织纷纷与记者联系,表示愿意免费提供治疗。

猜你喜欢

分社新华社江西
江西银行
再创新高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我爱江西奶奶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法新社进入朝鲜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